其实早在两周多之前就去影院看过最终章了,但是一直迟迟不肯写这篇影评,大概是知道写过后就代表着真的与哈利作别了。。。但心中总免不了牵挂,终于,在这样一个凉风习习的下午,开始动笔。

电影本身并没有太多可说的,只有两个字,完美。导演大卫耶茨经过前几部的摸索之后,终于在最后一部达到了顶峰,简直算是超水平发挥,作为一个拍mv的人,能将那么多大场面拍的连贯而伟岸也算不容易了。相比于前几部,这一部所打的五星可谓是货真价实,即使不包括感情因素也可算是一部分量十足的五星电影。说它完美并不是因为是最后一部而刻意夸大,而是真的拍出了无数哈迷所期盼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将书中每个细节都呈现,但是那几个关键情节实在是催人泪下,最明显的是斯内普教授放出守护神,含泪说出“always”那个镜头,我想没有多少人能控制住泪腺吧。我当时看到那里时,心里想的,这不就是我看书时所想象的场景吗!!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好,相信很多哈迷也有同感,以为是导演拍出了大家脑海中的画面。霍格沃茨保卫战也拍出了水平,宏大的气势,众志成城的场景,恍惚中有些指环王的味道。配角人物让人印象深刻,最感人的是麦格教授,老演员本身就抱病坚持拍摄,奉献了伟大的演出,那一句“nice to see you, potter”包含了万千情感,俏皮的“早就想试试那句咒语”让人不禁笑的有点难过;双胞胎战前相视的那一笑,眼神的交汇,拍的让人恰到好处的掉下泪来;卢平夫妇的戏份很少,但是很深情很壮烈;卢娜一如既往的古灵精怪,点醒了哈利;纳威作为一名唯一没长残的男主,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光芒四射。。。只可惜配角的戏太少,其实大家对他们十分喜闻乐见,多加个十分钟配角的戏绝对无人反对。
主角们当然一如既往的给力,罗恩在有求必应屋里喊着不许打我女朋友然后又跑回来的镜头实在好玩,和赫敏那几秒的激吻也圆了无数哈迷多年的梦。哈利没啥可说的,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矮,好像还没有金妮高。伏地魔最近没研究黑魔法,而是研发了新式笑声,引来笑场。斯内普教授仍然那么感人而苦逼,终于以一死让哈利明白真相。最后的最后,主角们都已结婚生子,但是扮相比较好玩,只有金妮是本色演出,其他人都明显不像为人父母。

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是想回忆总结下与哈利相伴的这十年,这十年占据我人生一半时间的韶华。时光转回十年前,某个下午在图书馆看书时,尚在上小学的我偶然发现书架上有一本被翻得破破烂烂的书,书名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翻开第一章,大难不死的男孩。。。然后那个下午就没干别的事,在图书馆读了几章后立马借回了家,如获至宝一样的读完,顿时感觉世界豁然开朗,原来还有那样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在某个角落,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强大的故事架构,当时的我还无法完全领会,但是已经沉迷其中了。于是乎,觉得图书馆的书太破,跑到书店搬回来已出版的所有书,大概是出版到了阿兹卡班。之后的几个月,基本生活的重心就是和哈利他们探讨魔法了。。。再然后,就是哈一的电影上映了,大概是01年吧,当时依然在小学,好像还是和爸妈一起看的,在一个如今已经废弃的但儿时常去的电影院,看完觉得哈利的演员找的真好,相信丹尼尔当时的样子绝对让罗琳和所有哈迷喜欢到了心坎里。那时的鲁伯特和艾玛还十分青涩,光芒被丹尼尔盖去好多。貌似老爸被我熏陶的居然也有点喜欢hp了,跟着我又看了密室,还借我的书去读了下~~~那时哈利他们十岁左右的年纪,真的是和我同龄,所以把他们当成伙伴绝对是发自内心,就像在我身边一样,一起成长。书中,他们学会了更多魔法;书外,我也一点点和他们一起长大。记得很好玩的是当时买的盗版电影碟,里面有才的字幕将马尔福翻译成马粪,绝对是史上最经典翻译,现在每次想到也会乐个半天,还有赫敏成了妙丽,斯内普是石内卜,还有什么莎啦啦史莱哲林,真是无比欢乐。后来,记得看完火焰杯的书后好久没书看,一直上了初中才出了哈五,然而不知为何,读起来不如以前有感觉,大概是因为自身成长的原因,潜意识里迫切的想与童年的爱好撇清关系,怕被别人说幼稚。不过后来发现那时同学中哈迷还是很多的,所以一起讨论哈利就成了课余的主题之一,对哈利的爱也有增无减。特别是阿兹卡班电影的上映,让哈利的电影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哈三拍的虽然略带黑暗,但是却是将哈利从儿童作品转向成长型有深度的作品的标志性事件,好喜欢那一部电影,看了大概四五遍。初中时对哈利的痴迷程度大概是最疯狂的,加入了好多哈迷俱乐部,甚至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哈迷俱乐部的元老级会员,买的魔法物品更是不计其数,我的房间看上去已经压根不像麻瓜的屋子,哈哈。书更加是翻来覆去的读,几乎连每章节的名称都记得差不多。爸妈也很支持我喜欢哈利,因为觉得是个正面的爱好,于是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对hp的爱。。。再大一点上高中时,哈七已经快出来了,也标志着七部曲进入了尾声,当时第一时间抢到哈七后,心里那个矛盾啊,又想快点读完,又想省着点读,因为读完就没有了。那时是第一次有了对哈利不舍的感觉,多希望罗琳教主能一直写下去啊。那一年,哈利17岁,已经独当一面,肩负万众期待,打败了伏地魔;那一年,我也17岁,接近成年的年纪,期待像哈利那样承担责任,像男人一样去战斗。

唉,花季雨季啊,多么美好的岁月。也是从那时起不太喜欢后面的电影,从火焰杯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哈五哈六一部烂过一部,甚至有点对电影丧失信心,只有出落成大美女的艾玛独撑门面,成为电影里最亮丽的风景。不过人大了,思考也多了,开始对哈波里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看法,也是从那时开始喜欢斯内普教授。哈波中的每个人物都是不完美的,即使伟大如邓校长,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以及常常利用他人的不厚道之举,但是斯内普教授却是最接近完美的那一个,不为别的,只为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着那份爱。别的不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讨厌的人把自己最爱的人抢走,却又可以义无反顾的保护情敌的儿子那么多年,只为那一双与母亲相似的眼睛,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斯内普的一生,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虽然顶着混血王子的血统,但是上学时天天被詹姆一帮人欺压,被人鄙视,毕业后先是为邓布利多卖命,后来又给黑魔王当差,但是其实是两头不讨好,伏地魔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他,而邓布利多只是把他当成一条狗来利用,即使是后来斯内普当了校长,也是被很多学生和老师敌视、看不起。斯内普的一生,充满着痛苦与自责,他一生也许只为一件事后悔,那就是不小心对莉莉说出的那句“泥巴种”,但是这一件事让他后悔了一辈子并且无法挽回;他在詹姆夫妇遇害后赶到现场,搂着自己最最心爱的人的尸体痛不欲生,也许这是他唯一一次拥她入怀,却已然阴阳两隔。没人能够理解他对莉莉的爱有多深,他一直义无反顾的保护着哈利,虽然哈利并不领情,直到死前恳求能最后凝视哈利的双眸,莉莉的双眸。即使睿智如邓布利多也没有料到他那绵延数十年的对莉莉的爱,问出那句“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这才有了那句经典的回答,“always”。面对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斯内普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一切决定都与她有关,包括冒着生命危险当卧底,直至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份伟大的爱也是哈波能打动众多人的重要原因。所以上次看到一封情书写道,“I love you, like Snape loves Lily.” 顿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情书。此外,其他角色也都刻画的深入人心,马尔福的跩,纳威的木讷,多比的可爱大无畏,双胞胎的个性鲜明,卢平小天狼星等老一辈人之间的友谊,卢娜的古灵精怪,穆迪的疯,乌姆里奇的二,经典的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也正因如此,喜欢上了看网上的同人,弥补了书中描写过少的遗憾,记得当时最喜欢的是描写老一辈人的生活的同人,尤其是讲斯内普和莉莉的。

再然后,我已告别青春,走入了大学校园,与之相随的是哈利也走向了尾声,书早已完结,只能靠电影撑着心中的哈利情节。在经历了哈五哈六的烂之后,终于在哈七上开始伟大复兴,拍出了高水平,也一下子把我拉回与哈利一同成长的那十年时光。最后,直到最后的最后,哈七下上映了,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如此不舍的感觉,上一次大概是高中的毕业晚会上。相聚离开,终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十年之后,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面临告别。影片放映完后,字幕升起的那一刻,脑海中久久不能释怀,多么美好的青葱岁月,多么要好的一起长大的伙伴,多么庆幸儿时能翻到那本魔法石,带我走向这样一段奇妙的旅程。说起哈波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就像是在与一群挚友畅谈彼此。我们一同从懵懂的青涩少年蜕变成四有好青年,一同携手走过成长的岁月。至此,我们所爱的故事总要结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段旅程过后,另一段更加美好的旅程在等着我们。故事的结束也代表着我正式长大成人,与青春正式挥手作别。哈利哪里只是七部小说,八部电影,明明就是我的成长日记,我的青春挽歌。

一梦十载,左手哈利,右手青春。何其幸运,能遇到哈利这样一位挚友,他承载了太多太多。十年之前,我和哈利一起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踏上了关于青春的旅程;十年之后,列车停靠在了标示着成熟的站牌。挥一挥手,作别十年梦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许,他会说,“Always. Until the very end.”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2011)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2(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下)/哈7(下)/哈利·波特大结局

上映日期:2011-08-04(中国大陆) / 2011-07-15(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 鲁伯特·格林特 / 海伦娜·伯翰·卡特 / 

导演:大卫·叶茨 / 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相关影评

g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