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鲍勃粥

助理主持人:@Pincect刘

场刊嘉宾:@Not Here、@果樹、@Run Erika Run、@POORTHINGS#GBA

特邀嘉宾:@franzcopy、@松野空松、@子夜无人

主持人 鲍勃粥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9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鲍勃粥,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金棕榈《大象》,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特邀嘉宾 franzcopy

3星。小而精,安静却又掷地有声,平稳却又平地波澜。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四星。末日在魔鬼亲吻过魔鬼后降临,电影不只是过于冷静,用舒缓的节奏“展览”一次屠杀,把哭泣与反思的权力交给观众。

场刊嘉宾 Nothere

二星,最后震撼了好久。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一瞬间的结束。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4星 长镜头 同一空间多视角转换 到最后几条线交织在一起爆发出巨大又无声的力量。

场刊嘉宾 果樹

4,形式上带来的日常感与我作为观众不断在窥探中获得的满足,一瞬间击破,有力而震慑。

主持人 鲍勃粥

那第一个问题,大象中通过许多镜头的反复运用,或人物行动之间的重叠,来构建了一段非线性的时间,这样的手法有什么效果?

特邀嘉宾 franzcopy

我觉得这样其实是在小范围的空间里做出震撼感,如果直接线性,环境背景不够有记忆性,人物动机也不够纯粹可挖掘,这就是很多人说的《1917》的缺点罢了,虽然的确好像是这样的。

场刊嘉宾 果樹

对于我来说能看到各条线的不断收缩,最后聚于一处,一并爆发。这些重叠让电影看完后仍旧回味悠长,让我有一种既偶然又必然的感叹。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通过视角的改变来表示了我们日常视角的有限性,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有限的,知晓所有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各种跟随镜头中看到缺乏动机的意愿、缺乏解释的行动,这也是暴力的不可知性。跟随镜头经常就是这样:处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形态,一定程度上拒绝了呈现面孔和情绪,更看不到足够的动机,只有前进的动作,只是由这个对象引领着观众。

场刊嘉宾 Nothere

营造若有若无的感觉,形成与最后的反差。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这种创新的形式展现出了片中每一个人物的日常生活 让观众拥有上帝视角。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蛇眼》也用了这种手法,一条故事线的主角在另外一条线变成配角、路人。

主持人 鲍勃粥

鉴于大家都提到视角,想进一步问问,本片的视角是什么,或者在不同的时候分别是什么?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多视角还能提醒我们,我们在别人的世界里可能是一个过客,毫无亮点,那些在我们世界里不受我们注意的人背后可能也有很精彩的故事,而电影本身不就是在讲两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少年最后搞出大事吗?应该反思社会对普通个体的漠视,枪口顶到脑门了才知道出大事了

特邀嘉宾 franzcopy

是不太固定的,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人,似乎一切都很平常,但罪恶是在酝酿的,观众们会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而且不是很明显)。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视角是一直在切换的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些与高潮屠杀戏这个事件相关联的多个个体的小的视角,在小的视角内看到的又是他们各自的运动轨迹。在一些其他电影里我们经常看到的跟随镜头,经常只是为了完成对A到B之间的运动轨迹的呈现,但《大象》里似乎比较重视这些有着不同视角的A到B、B到C、C到D之间轨迹的传递以及相交,组成了一个链条,共同呈现一个充满现实的迹象而又像虚构的世界。

主持人 鲍勃粥

还有一点,大家上面也提到了"游戏"的概念,所以大家觉得"罪恶酝酿"或者动机的展现是"充分"的吗?还是只是这个日常态展示的插曲?最后的暴力在影像观感上究竟是一次社会事件还是戏耍?GVS是否有意加入价值批判?

特邀嘉宾 franzcopy

戏耍不至于……我感觉导演的态度也没有这么“随便”,他只是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手法来揭穿真相。感觉后来布拉迪·科贝特的《光之声》开头是有点那个味的。

场刊嘉宾 果樹

我也不觉得导演有在游戏,整个片虽然技术上花活儿挺多,但是氛围还是很沉稳的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GVS描绘的犯罪者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魔,而都是活生生作为人的青少年,通过画外的延伸想象,我们猜测出他们明显不够成熟也容易受到成长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特邀嘉宾 franzcopy

大象这个标题是不是来源于说房间里有一头大象,大家却不知道这个说法?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观众不会看到罪恶的生发过程,观众看到的只是一些迹象,这些迹象早就存在,只是可能一直假装看不到。标题得问原版短片的导演,1989年阿兰·克拉克的同名短片《大象》,形式和内容存在相似性。

特邀嘉宾 franzcopy

跟这个一脉相承,你要是做的七零八落轰轰烈烈,那反而就跟这个标题大大不符合了。各个方面注定了这个电影一定是要拍的沉静如水的(最后再给人致命一击)。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是这种散点,可以在细节处辐射到很多不同人群、社会的问题,而又不需要郑重其事抛出来大书特书,就在移动中浏览出来就行了。

主持人 鲍勃粥

那么所以就聊聊著名的,那一吻吧,大家怎么看?

特邀嘉宾 franzcopy

直男的小把戏罢了。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澡堂那场戏等于说把同性这个话题正式放到了桌面上吧。

场刊嘉宾 果樹

那一吻很好啊。两个凶手出发前想体验一下亲吻的感觉,一下子把他们从大恶人又往回拉了一点,让人想起他们其实也值得可怜。

场刊嘉宾 Nothere

那一吻我觉得很自然,无形中有了一种告别的感觉。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大象》也是一部不要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的电影。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那我问一个,嘉宾们也可以列举一下能从电影里看到哪些因素可能在滋养暴力,或者说能猜到其中反映了哪些其他的现实问题?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上课的时候坐在后排的Eric 还是Alex被扔纸团,然后玩暴力游戏。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肯定有校园暴力的体现的,而且那几个女学生应该也是霸凌者吧,还有那个体育课不愿意穿露腿短裤的那个女生,她或许也是一个被排挤因而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暴力游戏,极端视频,同学的欺负,以及唾手可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其实电影里很多部分都很像游戏玩家视角嘛,是这种既不是完全第一人称FSP的,也不是第三人称的,我不太确定这个游戏视角叫什么,尤其是那个女生很僵硬地在走廊跑步的时候,感觉就是一个游戏形象。

特邀嘉宾 franzcopy

那两个罪犯看的纳粹视频算吗?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肯定算吧,首先我认为是从历史角度对人类暴力基因的一个展现,那场棒球运动的戏其实镜头留下的也是比较激烈的冲撞。

特邀嘉宾 franzcopy

纳粹视频算是一种缩影,这样的耳濡目染确实让犯罪率大幅上升。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然后还有一个我觉得也是一个对21世纪众多暴力媒介的体现:指向了电视的邪恶,以及互联网的邪恶,21世纪的特性让暴力变得唾手可得,青少年随便可以订购到枪支,这也使美国枪支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不仅让他们变得邪恶,还让他们不爱看《最后的决斗》。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最后Eric一枪崩掉Alex 印象很深刻。这里我感觉校园欺凌只是他们暴力的导火索,到最后他们的杀戮不再是为了复仇,而只是出于本能,为了杀戮本身了。

特邀嘉宾 franzcopy

这个肯定更多还是自身因素,很多双手把他们推向了暴力的深渊。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大家有看过维伦纽瓦的《理工学院》吗?和《大象》是同题材,而且片长比《大象》还要短,《理工学院》我就记得特别冷,和《大象》比可能更“零度”一些。而且《理工学院》涉及到性别议题了,那个凶手要杀校园里所有的女人。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大家觉得这部电影有给出希望吗?

场刊嘉宾 Run Erika Run

没有。

特邀嘉宾 franzcopy

可能有,但我不太想get到,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应该冰冷到底。

场刊嘉宾 POORTHINGS#GBA

没有希望。

助理主持人 Pincent刘

其实我们看到海报上的黄头发少年,他也遭受着一些问题,比如父亲酗酒,当然这也比较隐晦,电影不止给了他一个女孩的吻,还让他最后生还了。突然又想到还有一个点算有点微弱希望的,就是那些被枪杀或生还的学生,都被相机记录下来了...摄影机的关怀是无差别对待的。

特邀嘉宾 franzcopy

冰冷刺骨的电影,81分钟却让人可能81天都缓不过来。

#FIFF23#DAY9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大象Elephant(2003)

上映日期:2003-05-18(戛纳电影节) / 2003-10-24(美国)片长:81分钟

主演:阿里克斯·弗罗斯特 Alex Frost/约翰·罗宾森 John Robinson/埃里克·德伦 Eric Deulen/伊里斯·麦康利 Elias McConnell

导演: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编剧: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大象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