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象”,有一个影评说:

“青春期的大象是最危险的。“

青春有种状态,不是美好的,而是残酷的。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颐和园》《告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人间失格》《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鳄鱼手记》《第四张画》《饲养乌鸦》《孩子》《铁皮鼓》《四百击》……

这些电影,告诉我还有另一种人生,跟我这样从小装得很乖的人走的不同的路。




有一篇影评说的不错:

“每个人都不明所以地移动。顺着直觉和时间移动,不给自己停下来的机会,不给自己六百的机会。不提问,也不要求解答。一座学校,是一个松散而偶然的生命器皿,所有的生物个体都被纳入其中,但是,他们相互排斥,他们不发生化学反应。冷漠,孤独,封闭,这是一种从成人社会里沿袭而来的被社会意识强行认证和定制的生活模型。被抽掉了灵魂的生命形态。而,所有的冷静与封闭,习以为常的心理暗示与不反驳的生活规范,都在累积着日益膨胀的能量,这能量,等同于一挺重机枪的毁灭力。”

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在等待,等待到底是哪一个开始崩坏。

似乎不需要理由,只是一种感觉,生存着的人,被某种东西困罩住了。不得动弹,不得反抗。大人可以借酒精麻痹自己,孩子必须保持清醒。

吃下去的东西为了保持体形在抠出来,没有理由地受到欺负,因为外表被人看不起,谈无数次恋爱,在枪口前举起了相机,策划一场恐怖袭击……这些行为毫无逻辑毫无理由,可是就这么发生了,发生在被普遍认为安全透顶合理透顶的学校。

有条短评:

“当卧室里有头大象时,你不是怀疑大象是假的,就是怀疑卧室是假的。”




现代人要的是一种绝对舒服无害的植物性关系。清浅受纳,清浅授予,绝不要深刻。笼罩在网络和臭氧层破大洞底下长大的新生代,体质好脆弱,试图摸寻出适于共存着的生活气氛,要避免任何深刻,避免冲突,甚至避免接触,唯恐夭折。

每个人以为,通过自己与他人的独立开,就可以获得安全,所以即使发生爆炸,发生枪击,都觉得世界离自己很远。

最近在看关于同性恋的小说...从《鳄鱼手记》到《荒人手记》,十几二十年前的同志们,并不像现在宅腐文化泛滥的那样,没有那么多唯美,也并不是为情善始善终,现在的宅腐只保留了同性之恋的【耽美】,甚至以此为名,而忽略了其中的【受虐】,深陷其中的人极端痛苦。

艾滋离你们很远吧,所以你们以此取乐,纵声高呼,所有都是伪同性恋者伪支持者们的集体意淫罢了。

有瓜农被城管用秤砣打死了,刚刑满释放的人转眼就摔死了两岁的孩子,被强拆的人用汽油浇满全身以死相抗,高级摄影机前是贫穷的孩子瞪着恐惧的眼睛,女儿被强暴上访女人自己被劳教,没有双脚的侏儒趴在天桥上供人照相然后下去,几十公里外的废墟里压死了很多人,几百公里外的草原人们被逼到抛弃家园。

世界允许这样的罪恶,它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它让大部分人以幸福人的微笑出现:免除被秤砣打死、被强暴,有家可归、身体健康,也不用被压在废墟里、或者没有水。

世界早已狡猾地逃脱它肇祸的责任。因为它让你以为你的世界是安全的,所有别人的痛苦,你不用去担心,不用对少数的人的处境动恻隐之心。

但是,这是一张大网,当所有人变成一条蜘蛛线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缠在一起。可以很偶然,你正好站在枪口对着的那个书架前;也可以很必然,你就算带着所有观众的期待慢慢靠近枪击犯,你还是会被打死。生活里没有防弹衣也没有救世主。你不能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将面对死亡。

早上看到一条围脖:

@羊城晚报

【这也有指标?郑州要求全年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27人内】昨日郑州下发《2013年度政府目标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将全年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27人内,其中工矿商贸42人内,交通事故85人内。《方案》还将具体名额分配到区,如上街3人,郑东新区2人,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各1人。

每个人能做的,只是祈祷,自己不是那127个人中的一个。

大象Elephant(2003)

上映日期:2003-05-18(戛纳电影节) / 2003-10-24(美国)片长:81分钟

主演:阿里克斯·弗罗斯特 Alex Frost/约翰·罗宾森 John Robinson/埃里克·德伦 Eric Deulen/伊里斯·麦康利 Elias McConnell

导演: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编剧: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大象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