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看完英国拍的那部“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紧接着看这部的。
英国的那部纪录片,试着将中式教育移植到英国。由于教育本身就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并且也反过来强化社会文化的,所以毫无疑问,强调自由与平等的英国学生,面对中国老师的绝对权威,更多的表现出了极大的“为了反抗而反抗”的叛逆情绪。于是,全片都带着一种英国式的傲慢,看着这种错位与水土不服引发的一连串骚动。
而这一部丹麦拍的则更为客观,也更有思考价值。片子看似在比较两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创新与合作能力、英语水平之间的优劣,但实际上,纪录片本身,更想通过展示两种不同教育制度在各个方面的不同内涵,来引发各自的思考。
作为一个在中式教育里成长的小孩(特别是早期中式教育),不言自明,很多教育弊端,直到成年谈起来都咬牙切齿。似乎自己就是被戕害的一代,与此同时也带着一些滤镜去看西方教育。“自由与民主”,越是离我们遥远的词语,听起来越是向往。但是,看完这部片,让我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认知。
以“自由民主和快乐”为核心的西方教育,充分发挥了对孩子的信任,并且充分保护了他们。每天六个小时学习时间,不按成绩分班,课堂上有较为充分的自由,可以就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许多课程的设置以联系生活,和实用有趣为基准。不排名,甚至规避”竞争“。这其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每门都得到满分12分成绩的女孩,咋采访时,突然就哭了。她说,同学们会(轻蔑地)说,你都得12分了,还坐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似乎对于会读书的孩子,也有一种隐性的排斥,认为你没有生活没有乐趣。可是,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认为有趣的事情,为什么就要被嘲笑呢?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的第一名,总是被老师赞美,同学学习的榜样。当然,学习差的孩子,在竞争中的节节败退,也给了他们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这意味着,不同社会给了不同的“隐性”的规则,将你划归在“大多数”或者“少数”中。在此规则之下,没有绝对的平等与自由。
校园,其实未尝不是在孩子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的一个预演,中国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给予完全自由与否的症结在于:我们可以充分相信孩子吗?我认为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你可以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因为你了解她,和她一起面对成长中的困惑与收获。所以,你可以自信的说,我愿意相信我的孩子。但是,对于一个群体,我们恐怕需要一点点的谨慎。校园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但同时,教会他们与家人之外的群体相处,遵守适当的规则也是必须的。绝对的自由与放纵之间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不以尊重别人为前提的自由,多少是有些可怕的。自我意识的极端也可能是“自私”,个性的极端也可能是“排他”。在群体教育中,如果你不能每个都细致照顾到,那么制定规则是必须的。国家给予了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教师给予了知识,让孩子应当具有最基本的“对教育的尊重,对学校的尊重,对老师的尊重”是合理的。
再说快乐,片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说丹麦一直以“我快乐,所以我学习”为口号,但似乎他们忘了考虑“我了解了未知,所以我快乐”。不单单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不是么?快乐是没有定式的,成就感可以使快乐,进步也可以是快乐.....画地自限是不合适的。
当然,中式教育问题很多,都不用我细说。但是,我们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也是值得夸赞的,这是现代创新所必须要求的基础。我们对老师和对集体的尊重是好的,这是有合作意识和效率的前提。但是,教师的过分权威,如果被一些水平低劣的教师滥用,就可能对学生造成极大伤害。而过于同一的要求,可能会损害学生的自我个性发展。
另外,两方教育者都同意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的底蕴和个性塑造,往往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我觉得在中国这种,强调同一化的校园教育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为了避免孩子成为“同质化”,“标准生产线”的产品,为了让他们在基础知识之外,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自我思考与知觉的能力,家长的意识提升和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说,这才是纪录片的意义,让我们看见,其实不管是欧式还是中式教育,都各有其优劣,也都是在为特定的社会生活服务。盲目自大自信,又或是盲目崇拜对方,都显然是不合适的。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我们都懂。我们能做的是要睁开眼,环顾世界,看见并且理解这些不同的存在。与此同时,修正自己教育中的问题。

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9.z mod Kina(2013)

主演:未知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