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登上豆瓣一看,好家伙这都快掉到7分不到了,着实有点冤枉盖里奇了。

先下结论:如果米国也有广电总局那这片指定是不能与广大观众见面的。究其本质,这是一部披着主旋律外衣的高级黑片子,之所以迷惑性这么强只是因为国内观影群体患上了战狼恐惧症,所以披着狼皮的羊也让大家PTSD了。如果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米国主旋律,我认为《珍珠港》或者《拆弹部队》这种才是比较符合的。

影片故事背景大致是911后美军驻扎阿富汗,为了支持当地的军事行动聘请了大量本地翻译,并许诺会给予他们米国签证和皿煮籽油(笑)。故事大致是男主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遭遇塔利班武装伏击,小队几乎全军覆没,本人也身受重伤,靠着当地翻译的顽强意志和舍命救助才死里逃生,事后为了实现曾经的承诺又返回阿富汗,孤身一人救下翻译全家并带他们飞往自由的美利坚。

单从故事来讲,这简直不能更主旋律了,但我认为盖里奇想表达的其实恰恰相反。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盖里奇用了大段的字幕来交代故事背景,但是细看这些字幕的内容其实充满了讽刺。美军在阿富汗驻扎长达20年,与塔利班武装开展治安战,却在撤军后一个月被塔利班全面夺回控制权,还留下3000名皇协军生死未卜,而这些人当初曾经得到过美国的移民承诺,而在这段字幕中,配的画面是翻译一家和男主登上空荡荡的运输机舱,确实太黑色幽默了。

从头梳理下来,不管是男主返回阿富汗帮助恩人,还是最后私人安保及时赶到救场其实都是个人行为,所谓盟约从来都与米国官方毫不相干。在这部电影中,米国官方和军方展现出的自始至终都是背信弃义、效率低下:承诺民众增兵阿富汗报911之仇,结果20年打了个寂寞;承诺给皇协军签证,结果运输机空着都不让你走;承诺给翻译一家办签证,结果还得靠男主走偏门找关系才办成。个人认为,本片的明线展现的是男主信守盟约,但暗线却是在用男主等人的守约来反讽米国政府屁股没擦干净就走人的作风,官方的承诺反而要个人来落实,确实太黑了。

那么如果本片要拍成真正的主旋律应该怎么拍呢?我是这么设想的:头尾字幕都删了,男主在米国医院醒来后将翻译的英雄事迹告知上司和战友,军方高层高度重视,媒体曝光引发米国群众热议,军方立马投入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组成救援部队,大举杀回阿富汗山区,用先进的洋枪大炮将凶残暴戾的塔利班泥腿子杀个片甲不留,不仅翻译一家被救出,秉持着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其他无辜平民也得以幸免于难,最后影片在运输机编队飞过自由女神像的画面中落幕。你看,这片子本身就架空历史了,这样拍其实也并不离谱,对吧。



盟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