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演员

吕丽萍一露面,感觉这部戏就完了。之前几个真正的工人所做的前戏,所有的无奈、回忆、辛酸、人,他们的眼神、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以及旁边两女儿的对话,以及所有员工统一制服在会堂歌唱《我的祖国》,导演营造的一切都嘎然而止,像一个有思想、有前途的男孩突然夭折一样。

之后,是演员的专业表演时间。

吕丽萍提着吊瓶在小区里与世无争地走着,她平静地叙述往事,讲她丢失的三岁儿子,回忆这个厂的峥嵘岁月。她声泪俱下,但旁人知道,她的面前是一张剧本,剧本里详细列明她要说的话,她的动作,以及到什么时候流泪,流多少泪,眼睛什么时候停止朝下看,应该望望镜头,或者抬起手来搔搔痒。镜头外的导演的声音不时要提点着她说话,导演的问话就像相声的一唱一和,要让我们,这些观众,进入他们的故事里,并付出感情。

接下来是陈建斌讲童年往事,后来有陈冲讲少女时光,再有一个电视台的导播(演员),再是一个26岁的替富婆在香港扫货的时尚女人。他们够专业的水准,但越是专业,越是对自然的侵犯和不敬。

最不称职的演员是观众认为他是演员。他可以涂脂抹粉,可以不施粉黛,可以呼风唤雨,可以卑贱如泥,可以让万人痛哭,可以让万人厌恶,但在此片里,尽管他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他是演员的角色。因为他们不应该出现,不应该攫取不属于他的经历。

如同去年地震时,某电视媒体立马赶制出7集电视剧,真实的背景,真实的事件,虚构人物,哪怕演员们的眼泪120%不是眼药水,但在真实的废墟面前,这一切现得多么的无力。如同一个好心人,在一个受着病痛折磨而不断呻吟的病人面前,假装受着同样的病痛而呻吟一样,无视个体的痛苦,假戏,真假。

电影最后的镜头,是从一个美丽的女人移开,从熊猫塔上俯瞰迷蒙的成都市。成都市俯瞰完后,打出万夏的《本质》两句:

仅你消逝的一面
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后来查了查,这是改动过的,原作是:

你祈求和得到的
仅我腐朽的一面
就够你享用一生。

(觉得享用一生比荣耀一生好。荣耀这个词,就是汪精卫,就是拆白党。)

也许编剧是翟永明,所以电影以诗歌穿插,试图把片子拉回过去。是的,所选的诗大多都是八十年代诗歌“繁荣”的时刻,如同更早以前的厂子,每天过着疯狂的节日。如今,随着厂子的搬迁,过去终于寿终正寝,剩下的就留给多情的人来祭奠吧。

诗的最后余辉,然后埋入地底,秘密地发光发热。诗新生的时候,就是在所有媒体消失的时候。

片子终于完了。混乱的大脑依然混乱。也许,一开始就犯了错误,以纪录片的方式看。也许,贾导演在印象里是真实的代言人,是潮流的另一极,一旦用到吕丽萍,就不代表平民了。

尴尬的演员。尴尬的观众。

二十四城记(2008)

又名:24城记 / 二十四城故事 / 24 City

上映日期:2009-06-03(中国大陆) / 2008-05-17(戛纳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吕丽萍 / 陈冲 / 赵涛 / 陈建斌 / 

导演:贾樟柯 / 编剧:贾樟柯 Zhangke Jia/翟永明 Yongming Zhai

二十四城记相关影评

plw9711
天亮了
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