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总跟一个长居美国的朋友在电话里大声地辩论贾樟柯。
他也做电影,常在剧组里打灯送饭补衣裳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资深的影人。一直对贾樟柯的电影不存好感,他的倒贾理由就一句话——“太他妈装B了”。
我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一句话评论。我一气不停地用长达两个小时时间向他倾倒了几年来我对贾导的种种倾慕,种种欣赏,种种厚望,引典列据,锐不可当。
最后我理直气壮地甩下一句:你即使要骂,也得骂得有理有据!就像我夸得有理有据一样!

风儿吹,狗儿睡,时间慢慢走,过去了一些日子,某日骑车下班,不紧不慢,橘红的路灯下车轮和自己一遍一遍被拉长,消失,拉长,突然怎么就想起来那天的电话。
心里怎么就突然虚了起来。

我想起了刚看的《二十四城记》。

影片戛然而止在娜娜登高远望的迷蒙视野里,一座雾气中的城市,“成都,仅你消失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它完全不同于我曾今看过的电影。我一时找不到扶手来支撑自己略微茫然的感受。
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一个关于纪念关于消失的主题,贾樟柯究竟要说什么?
整部片子里,每一句话都饱含了导演的心计,用喋喋不休的倾诉继承了《三峡好人》欲言又止的隐忍。还是脱不开那个尴尬的“真相”。
贾樟柯从《世界》就开始了对“真相”的探讨,剧中人面对微缩景观的不可进入、也不可脱离的事实,将一个原本紧缩的对话空间拉伸至每个人的身后,如同一声叹息轻轻披在漂泊者的肩头;在《三峡好人》里,贾樟柯又将这种空间再次拉伸,延展到一个荒诞、随机的破败河山之外,并且谨慎地表达了对话的不可实现性;《二十四城记》则显示了贾樟柯更大的野心,他居然从银幕之内向外生生拉开了一个空间,将寻求真相的绳头一端递给了观众,观众拉啊拉,拉啊拉,都以为会拉出来一头巨大而硬实的伤感,没曾想,绳头的另一端什么都没有。
实景的缺失和演员的介入使得一段历史变得更加迷离不实,更加难以接近;很显然,演员的表演越是逼真,我们越是远离那个荒芜的真相。空空如也的绳头上缠绕的忧伤就是贾樟柯要递与我们的、更加确凿的真相。
但这就是贾樟柯想告诉我们的吗?

许多人说《二十四城记》是“伪纪录片”,我不能苟同。
如果要说一个东西“伪”,那起码先要明确它的“真”。
而我一直都在质疑纪录片存在的可能。所有的历史,大到一个国家,一场运动,小到一个个人,一句散话,都是不可还原、不可重现的过往,所谓纪录片无非是执镜者自己打碎重组的解读和立场。
所以,用全景式、追寻式的传统纪录片手法来表现尽管会卖座许多,但动机本身就值得怀疑。贾樟柯似是在提醒我们,面对一段隐没的历史,不可参与和不可感受性才是真实。

的确,面对那个个体被悄无声息吞没的时代,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做好被感动的准备。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这样的记忆和由心而生的疼痛。
我只能说:不能说这与我无关。

不可不说,对于今天的观众,阅读电影是有障碍的。这种障碍更多是来自于我们对电影的定义和阅读经验——大量的欧美大片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但却狭隘了我们的心界。
长期习惯了故事性阅读的观众仅仅是坐在欣赏的位置上;还不能做到站起来,接受来自影片的拷问甚至质疑。
这就好比是闲听评书和促膝谈心的区别:前者花了钞票,听的是故事,必定要辗转低婀,峰回路转,惊心动魄,容不得半点的停歇;后者拎瓶老酒,叙的是心肠,任由他涕泪滂沱,语无伦次,戛然而止,纳得下一夜的无语。
中国的观众往往将所有的电影一并划入评书之列,带着先入为主的目的向一个无语凝噎的苦闷人儿索要凤头的精妙,品味猪肚的起落,挑剔豹尾的短长,当然是不可能如愿的。
这就是长期被经验训练的结果,导致我们给电影下了一个娱乐的定义。
《二十四城记》就是这样一部被大多数人归错类的电影。它肯定做不来雄赳赳地亮相,顿挫嘹亮把歌唱;它未必是你的朋友,但它找上门来决不是为了逗闷子的。

《二十四城记》的“四不像”该是刻意为之的,它同时走到了虚构和纪实的对立面,它不掩饰自己的尴尬和局限,试图用第三种方式来放大这种尴尬和局限,寻找接近真相的新路。
几位主演的演技如何并不重要;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导演深有预谋的安排。他可以成功地让非职业演员忘记镜头本色发挥,也可以将职业演员骗入一个圈套。
贾樟柯把自己也伪装起来,装出一副弱智的摸样,等着的是走失,不是与你热烈相见。

但这都只是我个人的解读。我依旧不知道我理解到的就贾樟柯想要表达的。或者说,我不晓得自己误读的成分有多少。
我的这些解读也不是空穴来风。贾樟柯早期的《小武》《站台》《任逍遥》就建立起了我对他实力的足够信任。尽管他还远远不是大师级的导演,但他的荣耀和失败都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情。
我不是挺贾派。但我只是希望一个能述清这个时代的导演继续走下去。走好。
当下的中国,不要说述清现实,真正能直面现实的就导演乏善可陈,所以我不愿他消失。中国的历史在影像里已经有过巨大的断裂带,我不相信一个贾樟柯倒下去,千千万万个贾樟柯就能立马站起来。


另:
说起来还有件颇可寻味的趣事:前段时间有幸与贾导某位御用演员共进咖啡,三个小时里我像个语无伦次的土老冒自作多情地胡说八道,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没有防备地将对方当作了能相互读懂的朋友。
事后我才知道对方的防备从来没有松懈过。看似轻松随意的谈吐里其实藏着对方的审视和挑剔。
那一刻,我这个初到京城的外乡人彻底迷离了,站在路边不知所措,点了根烟,带着顾影自怜的心态让自己像个沧桑的男子,眼神如长镜头缓缓摇过万家灯火……还没摇到一半,却又被一阵突来的风迷了眼,吹掉的烟头差点烫了衣裳,捂着帽子赶紧去扶倒掉的车子——简直斯文扫地!真丢死人了!还是回罢!



二十四城记(2008)

又名:24城记 / 二十四城故事 / 24 City

上映日期:2009-06-03(中国大陆) / 2008-05-17(戛纳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吕丽萍/陈冲/赵涛/陈建斌

导演:贾樟柯编剧:贾樟柯 Zhangke Jia/翟永明 Yongming Zhai

二十四城记相关影评

plw9711
天亮了
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