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倘若纪录片是一块蛋糕,那么它的人物便如同之上遍插的蜡烛,一经点燃,闪闪放光。如果你不甘寂寞,非要在烛身上包一层金纸,当它烧尽的那一刻,飞灰纷纷落在蛋糕之上,又不晓得会不会影响你的胃口。《二十四诚记》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它用甩不开表演欲望的明星去替代那个原本真实的角色,终于削弱了电影本身的力量。

或许是贾樟柯意欲去追求一种颠覆感,就如同《狗的状况》里展示的那样,用视角转换折射出一个充斥着嘲笑和施虐的世界。《二十四城记》亦是一种颠覆,因为它无声息的掺入了剧情成分和演员表演,成为一部形式上的“伪纪录片”,贾樟柯的大胆尝试仍是值得赞叹的,片子出来的效果却很让人头疼,真与假的含混、虚与实的杂糅、记录与抒情的不齐、表演与自然的落差,皆能一一尽收眼底。

贾樟柯之前的电影,几乎都是由自己编剧,《二十四城记》则请来了女诗人翟永明,我并不清楚成都有哪些着名作家,不过不论是写诗的翟永明还是写散文的洁尘(也是影评人前辈)都不太适合这一个角色,或许《二十四城记》的编剧更应该是个小说家,如此便能淡化掉那层“诗化”和“散文化”的气味而增加写实的力量。影片里淡入的字幕也许能表达一种对工人生活理念的强调,不过那些诗句呢?是不是有些走火了呢?

毛主席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其实还有一群人与之相同,那就是知识分子。电影导演作为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自然不能免俗,对于贾樟柯来说,他的内心便很矛盾,一方面需要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一边又放不下自己得到认同的渴望,于是很多时候他的电影里总会无缘无故的出现一些噱头。最典型的应该是那些漫天飞舞的流行歌曲,从《小武》里的《霸王别姬》、《心雨》到《三峡好人》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各个时代的流行风便一直没断过。《二十四城记》之中贾樟柯又大把甩出了《妹妹找哥泪花流》、《血疑》、《浅醉一生》、《外面的世界》,即使这些歌曲能若有若无的合乎了那个时代应有的情怀,但用的泛滥了,也就过头了。

另一处妥协的地方就在于明星的使用,《二十四城记》作为一个形式上的生产生活纪录片,本就不应该有明星加盟的。这些年的许多纪录片,无论是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张扬罗拉的《后革命时代》或是贾樟柯的《东》,走的都是纪实性路线,通过生活记录、人物采访、简单的音乐勾勒便可以达到一种临摹群像的感觉。启用明星,亦不是没有办法,如果你渗透进某个具有共性的社会问题,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便可以大大的扩展,黄真真的《女人那话儿》便是这一个路线的典范。

遗憾的是《二十四城记》采用了明星战略,依然是吃力不讨好,这样一部电视采访片一定会让影院里的人们昏昏欲睡。在观众看来,没有故事、没有冲突、没有场景变化的电影应该是很难以接受的,即便它不是一部纪录片,很多观众也一样会对“贾樟柯”这样一个陌生的名字选择摇头,我仍然深深的记得《世界》在青岛上映之时门可罗雀的景象,这也是我唯一看过的胶片版的贾樟柯电影,内心有些悸动,却也泛着些抽凉。

其实贾樟柯对气氛的营造和对状态的刻画颇见功底,影片开始的诸多细节,人物的集中、散落、或者埋头工作都是简洁而细致入微的,我一直坚信他的电影来源于对一个事物多角度的无限次观察,所以能依靠镜头调度和节奏把握把技巧收敛起来,化作一种无形的感染力,这种功力在第六代导演中,也许只有他和习亦男具备。之后便是罗列的人物采访,从钳工、书记、下岗女工、后勤经理、厂花到员工后辈,形形色色的粉墨登场,非职业演员的部分没有刻意打光,也没有额外的运动镜头,导演似乎要达到一种以静制动的效果;职业演员串演的部分则是很有些过于雕琢,影片多了很多表达情感的处理方式,摄影机也开始游走,开始超脱单纯“记录”的角度。

影片之中的吕丽萍、陈建斌、陈冲、赵涛是四个嵌入的职业演员,他们的段落在镜头处理和表演方式上都迥异于之前的非职业演员,由此造成的情感落差是非常明显的,极有可能成为影片的致命硬伤。贾樟柯亦深知这一点,所以在他和翟永明的剧本里,这些人物的性格都与演员本人所擅长的戏路进行了挂钩,吕丽萍的那种悲戚和哭啼应该是多见了,如同《老井》、《蓝风筝》里的寡母形象的一个延伸,而她的“做戏”也是最明显,那段讲述同样也太过乏味和冗长;陈建斌不同于吕丽萍的那种悲,而是用一种带有自嘲的玩味态度讲故事,他的表演看似滴水不漏,外松内紧,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脱离了人物本身,和陈建斌上一次文艺触电是孟京辉的电影《像鸡毛一样飞》一样,他的表演模式是戏剧化的,舞台感总是抹不掉;陈冲算是几个演员里较好的一个,借助一些道具和细微的动作,能给出一些传神的表达,自然要归功于她高超的演技和丰富的阅历,编导给她设计的角色是“小花”,让那个她曾演过的角色跟她自己的解读做了一回碰撞,陈冲立在电视前看屏幕上的《小花》的一场戏,导演用了一对反打镜头,让观众心中不自觉的泛起了一阵韶华易逝的哀痛,不过陈冲的“放”姿态做到了,“掩”的那种状态没有出来,法国媒体批评她浮于表面,自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赵涛的一段或许是不应该删除的,因为这些人的故事需要一个总结和延续,一个后辈人的讲述在这里不但合理,而且能够透射出一种致敬的意味,遗憾的是赵涛不适合这个角色,不但是年龄上有所偏差,人物气质上的差异亦是过大,一个BUG是她在车上打电话的时候说的似乎是山西方言(我个人听不懂,似乎是如此),不知作何解释。

贾樟柯自己说“纪实和虚构的混合是一种真实和想象的混合”,不过这样做的效果是影片失去了原本强烈的感染力,明星表演在纪实风格面前仿佛是戴上了一张面具,隐藏了真实,很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相对于职业演员本身脱不掉的“做戏”感觉,非职业演员在片中的演出则是非常让人信服的,不论是钳工班长、书记、下岗女工还是那个媒体人,都仿佛是坐在你面前掏心窝子讲故事;相对于这些人,明星演出的部分大大弱化,因为观众关注的并不是他们演的好不好,而是像不像的问题,明星在这里便有一个自身无法摆脱的劣势,那就是他们自己的知名度,观众看完了前面几个人物觉得很真实,突然换成了演员,他们便会认出那是吕丽萍、陈冲、陈建斌,而不是其原始的角色。对观众来说,演员本身的效应大过了角色,对于纪实片里的安插身份来说,便是一个灾难。

贾樟柯在《三峡好人》里展现的那种开放的格局,在《二十四城记》里面再度封闭,携着余力为、林强等班底成员,贾樟柯选择了一扇即将破败重建的飞机工厂来展现一个微缩城市,也敏锐的抓住了那批的生存状态,只是影片本身并不能算作一个成功的实验,一个“伪”字折射出的不仅是影片无法缝合的裂缝,似乎也预示着剧情+记录风格的难以融合,而真正的“伪纪录片”似乎应该是钮承泽的《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所展示的那般,让自己成为一颗棋子,带着自我反省,带着社会思考,努力的寻找一种个人出路和集体共鸣。文/灰狼

PS:陈冲在片中说:“人家都说我长得像小花,就是陈冲演的那个”,有点怀疑是致敬刘镇伟的《东成西就》。

二十四城记(2008)

又名:24城记 / 二十四城故事 / 24 City

上映日期:2009-06-03(中国大陆) / 2008-05-17(戛纳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吕丽萍 / 陈冲 / 赵涛 / 陈建斌 / 

导演:贾樟柯 / 编剧:贾樟柯 Zhangke Jia/翟永明 Yongming Zhai

二十四城记相关影评

plw9711
天亮了
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