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终于看到了《24城记》。之前在成都的时候,这片就作为华润的广告,被铺到了成都每一个角落。所以,我还不至于像很多朋友那样“顾名思义”,以为这是一个关于24个城市的故事。不过,预先接受的信息多少会让受众产生误解。比如,在看片之前,我一直以为这片会讲述拆迁中的矛盾冲突(现在想来自己真是naive,华润花了那么大的手笔,怎么可能暴露房地产商最血腥的一面);又比如我一直认为这片是和成都有密切关系(贾樟柯在败走戛纳之后,曾经说过“我和成都都不需要金棕榈奖来肯定”)。

很明显,我错了。

这是一部讲述(或曰,记录)工人劳动者的电影。这样的工人劳动者群体,兴起于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共和国成立以后,而其衰亡则发端于1979年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由现代化机械化的浪潮推动,终究于1990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的关停并转之后淡出我们的视线。春节期间重温姜昆的相声《虎口脱险》,里面提到“青工”一词,怕也是白云不复返了吧。

片中的讲述显然是沿着老中青三代人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从何锡昆的师傅和吕丽萍饰演的大丽那一代老沈阳工人开始,讲述了420厂如何从东北基地经过大连、上海、武汉、重庆,最后在成都东郊落户,扎根,建厂;而后侯丽君,以及陈冲和陈建斌饰演的角色,作为中年一代开始回忆1980年代420厂由盛转衰,由军工企业转民用企业,乃至最后大量工人下岗的近况(下岗也仅仅是被简单的一笔带过);最后是赵刚,以及赵涛饰演的角色,作为青年一代,讲述其对工人角色的失望、排斥。

中间穿插了大量420厂房和厂区的长镜头画面,而最后厂房被拆除的画面显然是最具隐喻的。贾樟柯怎么想我不清楚,在我自己看来,墙破屋陷的那一刻,就是一代有自己特色的工人阶级的休止符。尽管成发集团还在,车间设备依旧,同样是统治阶级的农民工兄弟也依然在为第二共和国贡献着青春和血汗。但是,1950年代以来由国家意识形态和经济政策双管齐下塑造的工人劳动者,已经在这个国家销声匿迹。现在的工人(包括所谓的白领)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早已是简单的拿钱干活,换言之,甘受“剥削”。约束工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是白纸黑字载明的(或是红唇白齿说好的)劳动合同,“主人翁精神”、“厂荣我兴,厂衰我耻”已经被归入可笑的宣传口号。

可是,从1950-1990年代之间的(如果20年算一代的话,恐怕应该是前后三代)工人劳动者也可笑吗?或者,他们年少离家,他们抛妻舍子,他们中年失业,他们老景凄凉(这些你都可以在电影中看到)……这一切的牺牲与奉献,仅仅是作为后辈的我们“在24城替他们买一套房子”就足以理解和补偿的吗?如果不深刻地认识这一代工人阶级所遭受的苦难和做出的贡献,而仅仅将其归纳为“三线建设”或者“计划经济”之类的体制政策,那么1949-1979年之间的历史,就必然是残缺的。

从这一意义看,尽管这部电影没有反映征地拆迁的激烈矛盾,没有描述下岗失业的现实苦难,但他塑造,不,记录了一代已经消亡的工人阶级的形象。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贡献!《学疑》、《小花》、《外面的世界》;溜旱冰,厂产汽水,双燕牌冰箱;三线,打越南,留职停薪……这些或微观或宏大的名词,串联在一起,本身已经构成了历史。但在这部电影中,它们都只是载体,真正被记录的,是作为劳动者和主人翁的工人阶级!

如果继续反省下去,凭借么我们就认定征地拆迁是最重要的呢,就理所应当被写入呢?我们真的知道这一代工人阶级关心的是什么吗?在某种思维定式之下,我们以为人都是经济人,都是理性的,都是自利的,都是趋利避害的……而正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彻底清除了这一代工人阶级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们贴上“命苦”、“傻”的标签,只是,这对他们来说,真的公平吗?

很多人的评论中,都在感慨影片最后引用的那句“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中引用的多首诗句中,最切题的是改编自江河《玻璃工厂》的那句“如果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劳动就是其中最黑的部分。”电影中没有引完的后几句是“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闪耀……以黑暗方式收回光芒,然后奉献”

好,回过来再说说那句“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不少人说这是在讲成都,讲成都消逝的420厂,以及其他东郊国营企业。而我以为,这部电影和成都没有一点关系。正如陈建斌饰演的角色所说“420厂是一个独立的社区”。这样的厂区与132厂,125信箱等其他成都军工企业并无区别,也可以在任何一个三线城市被复制,而完全没有体现出成都一丝一毫的特征。

作为一个成都人,我甚至敏感地认为这部片子里面成都的形象是略显反面的:对沈阳来的工人师傅及其子女来说,成都永远是异乡,是姥姥姥爷永远的牵挂;对上海来的学生来说,成都就更是落后偏僻的代名词,而令其拥有无上的优越感;到了80后那里,成都的形象也仅仅是“阔太太”和“有钱人”。片尾从电视塔上鸟瞰成都的镜头,无异是真实的,但却没有任何的美感,而是与全片风格一致的灰暗阴郁。整个电影里的成都,始终是一个他者,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都象征着这个国家,用一双外部的眼睛瞪视着这个厂,这群人的国家。

最后,在四位职业演员中,我喜欢陈冲的表演;吕丽萍和陈建斌一般;赵涛,omg,我不得不说,你真的没有一点点成都人的气质,作为70年代初出生的你饰演的角色,也完全不像我认识的80后青年。而何锡昆、侯丽君、赵刚,以及其他被贾樟柯记录的420厂的工人、干部、子弟们,你们彻底打动了我。

作为一个成都人,我向你们致敬!

二十四城记(2008)

又名:24城记 / 二十四城故事 / 24 City

上映日期:2009-06-03(中国大陆) / 2008-05-17(戛纳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吕丽萍 / 陈冲 / 赵涛 / 陈建斌 / 

导演:贾樟柯 / 编剧:贾樟柯 Zhangke Jia/翟永明 Yongming Zhai

二十四城记相关影评

plw9711
天亮了
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