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从戏院走出,平日喧闹的DC一个人都没有,身后陆陆续续走出的观众没有一个不夸赞这部片子。观影的有同志,又直人,有大妈,也有我这样没什么文化的学生。
我几乎是眼睛木着看着她们走出戏院,然后消失在夜幕里的。
然后DC的街头又重归寂静。

我第一次看一部电影看到走出戏院不知道如何是好。

嗯,这是一部真正的爱情故事。它不是一个缩影,不是一段剪影,它是一个真正的爱情故事。

1. 蓝色
美国版的名字叫“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第一想法是,嗯这是部法国片,Bleu de France。所以,比起片子里最大的噱头,性。片子里的色彩元素让我非常的唏嘘。

注意到阿黛尔的衣服么?

阿黛尔喜欢蓝色。她大部分的衣服都是蓝色的,真的在cafe见到Emma(高中时的谎话一语成谶了吧)时的蓝上衣,Emma画展的蓝色镂空连衣裙,每一件都很蓝。
每一件都很美。
自己的被子枕套是蓝的,与Emma同居时的被子枕套是蓝的。

挚爱也是蓝的。

但,到最后这样的蓝,不蓝了。

镜头一转,在床上给了阿黛尔十四分的蓝发少女,变成了,不,我觉得是变回了,金发的画家。

金发的画家从蓝色的光里走进cafe。阿黛尔点的是White Wine,画家要的是Espresso或者是Macchiato。
我知道阿黛尔心情很复杂,只有酒让人勇敢。
嗯,我当时想的是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当听到阿黛尔无聊沉闷近乎自虐的寒暄。

一个喝酒的人哪里会能满足于只一句“好久不见。”

至始至终这部片子我都不知道Emma究竟知道了多少,想了多少,最后原谅了多少,但我能理解她,我很能理解她。

“You didn't forgive me?”
"I did. I have infinite tenderness, for you, and always will.”.
......But, I can't."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Emma低头沉默的啜泣着,半晌憋出的是一句,“I can't.”

仅仅是因为背叛么?

不,Emma何尝不知道这种背叛是必然。连戏外的观众都已经看到她们的爱情早就死在阶级的沟壑里,孤独会填补爱情退场后阿黛尔心里所有的缝隙。

Emma的头发已经不蓝了,也不会再蓝了。
属于阿黛尔的,唯一的能与Emma连接的事物,已经消失了。

我想Emma其实已经原谅了阿黛尔。其实事过境迁,Emma并不会太在乎阿黛尔下意识的背叛。
因为背叛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她们需要一个引线来结束这样一段彼此煎熬的关系。
我很庆幸,Emma沉默却无比痛苦的啜泣半晌说出的是一句,“I can't.”
这世界上太多人沉溺在荷尔蒙短暂的愉悦里,忘却了幸福是全身心不妥协一分一毫的相互促进与交融。

我明白金发的少女从蓝色的光里走向你的世界,也会从蓝色的光里走回她的世界。

2.性
纯属个人偏见。我一直觉得发生性 关系和做 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阿黛尔的生活里,她第一段性 关系拍的相当有趣。(最重要的是我真是很怀疑演员是不是真枪实干上的啊。这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太值得钦佩了)

嗯,说回阿黛尔的硬核摇滚小男生。

不不,还是再往前一点说回开场的,马里沃的《玛丽安娜的生活》。这个沉闷的读书场景,最让我惦记的是老师问,为什么玛丽安娜与男主角分别后心里一直怅然若失?
当时,有一个男同学回答,是因为后悔。因为玛丽安娜后悔自己没有和恋慕之人说话。
这绝对是导演私自夹带的私活没错。
所以当帅气不怎么喜欢读书,但是很深情的硬核小男生一出现,我几乎是下意识就估摸到了阿黛尔和他的发展。

你可以说阿黛尔很贪心也可以说她是很迷茫。但她不过是个普通的高中女生。
嗯,怎么说。
就好像你的生活里,突然有一个迷人的小王子喜欢你,你的朋友都各种鼓励,然后也不知道是碍于面子还是碍于一种“因为他挺好的,所以试试吧。”的心态,然后就迷迷糊糊和这个人开始莫名其妙的发展。
“我们宁愿做,也不愿错过。” 这句歌词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

我宁愿相信阿黛尔在很多事情上看起来的盲目恰恰是因为她很勇敢。即使那个蓝发女子已经在午夜梦回毫不客气霸占了她所有的性幻想,阿黛尔仍然愿意去面对那个小男生所代表的可能性。

即使作为观众,在这么不要脸的导演不要脸的在第一场性 爱就不要脸的全场全特写,我至始至终都没办法只是关注这场性 关系里的 性 本身。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真心是一位好演员。这场性 关系越激烈,我越是能感受到阿黛尔假装的呻 吟以及迷茫。所以,当我们直接从结论跳回过程,很直接的,阿黛尔根本只是为了性而性。
阿黛尔急切的女 上位,一开头就是女 上位,马上让我笑出戏来。

嗯,起码对于我而言,女 上位更多是一种来自女方的占有。而且结束后两人没有接吻。
一场没有接吻没有眼神没有交流的床 戏,根本就不用和后面任意一场做比较。
这简直就是一个披着荷尔蒙的笑料和槽点。

完事后,阿黛尔背对着他。嗯,就只是背对着他。
很有趣吧。
性让两个人的距离更远了。

我猜,或许一方面阿黛尔没有办法拒绝这种被众人一致看好,反而根本没有余地说不的感情,另一方面,阿黛尔也在为她心里那份和玛丽安娜一样的怅然若失找寻答案。只不过,阿黛尔通过性知道答案不在身后这个男人身上。

即使我不知道Emma是不是真的填补了阿黛尔心里的怅然若失,还是说她们之间的爱情更加不动声色却残忍极致的庖丁出阿黛尔心里那份被爱情激化的孤独与寂寞。
可笑吧。
我们口口声声称颂的爱情,反而在岁月做帮凶的前提下,一点一点萃取出了浓稠的孤独和寂寞。而面对这样的孤独,我们总是苍白且无力的为鱼肉。
而什么又是刀俎呢?

2.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但初遇总是美好的,特别是我们学生时代遇见的那个人。
这部片我必须承认到了Chap.2,我的心情相当的压抑,是那种哭不出来的压抑。看得到导演为所有必然性的铺垫,甚至是演员的表情都有明确的暗示。
但是,还是有泪点的。
当阿黛尔魂不守舍得睡在那张与Emma第一次漫聊的长椅上。树还是那颗参天大树,一树金黄。椅子还是那张椅子。风好像还是当日的风,温度似乎还是那个温度。你好像才刚撕下那张素描,好像才刚张口闲扯萨特和他划时代意义的存在主义,好像才刚许诺一定会打电话过来。

但是,你也好像不会再回来了。

并不是因为这份失恋的魂不守舍唤起了我的共鸣。我难过是因为我能感同身受那份苍白的无力。

人与人的距离,有的时候反而因为越接近而越遥远。

有些鸿沟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我知道阿黛尔发现了她与Emma相处的无所适从,但我不知道阿黛尔是否意识到她与Emma之间越是亲近就越是明显的横沟。
但,在此之前,在精神交流,地位交流,嗯换句话说,在两人的社会性发生碰撞与摩擦之前,两个人的身体与心灵,是相互吸引的,是出于本能的。
这很美。

3. 暗涌

这是林夕一首蛮悲伤的词。
但没有比“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这句话更能恰如其分的表达我对两人琢磨来琢磨去的赞赏了。
阿黛尔是个面瘫型少女,很少笑。嗯我知道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吃货属性中度过的。
话说她失个恋边哭还要边吃个士力架就算了,导演还要特写她嘴里嚼的乱七八糟的残渣又是什么心态!

躺在草坪上,镜头就是阿黛尔的眼睛,
它看向Emma雪白的脸颊,然后是手臂,手臂上闪烁金黄色的毛。阳光扫过Emma蓝色柔软的短发。作为观众,我简直要怀疑阿黛尔眼睛里自带美图秀秀了。
但阿黛尔笑了。
如果这时两人要献不献吻,是不是太对不起不等人的風花雪月呢?

在酒吧里莫名其妙的一番攀谈后Emma似乎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你在哪个学校读书?
在速写本上快速写下自己的号码,阿黛尔似乎若无其事的说一句,答应我你会打给我。

在人群间,两人命中注定看向彼此的一眼回眸。

这缺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都无法澎湃的暗涌,让两人的第一次做 爱,精彩绝伦。
两人每一次的触碰都是刀锋破冰一般的豪爽,每一个眼神的交换都是地狱恶魔的淬火吟唱,每一次呻 吟都真实得抓住我的神经不放。更不要提两人年轻又曲线姣好的身体那份富有节奏性的律动。
不要脸的导演又再一次不要脸的全景大特写了混蛋!
Emma紧紧伏在阿黛尔瘦弱又炙热的后背上,左手温柔的理顺阿黛尔四处飞散的乱发,右手放肆得在阿黛尔的身体里杀人放火。

后 入式与6 9式都是肌肤亲密相亲的姿势。
啧啧,可见一斑。

虽说这部接近三小时绳命的电影几乎是无尿点的,但看完这精彩绝伦,中立真实,不,甚至比现实更加激烈夸张令人憧憬不已的做 爱场景后,我还是去了一趟厕所。
跟我想的一样,一照镜子,妈 的一脸潮红。

三个钟头的电影,半个钟头无缝贴合的精彩床 戏,绝对是值回票价(虽然我也没花钱看…

4. 鸿沟

拖到最后一部分来讲人与人之间的马里亚纳海沟。感觉如果不欢快一点, 气氛就会不行了呢的样子呐。

嗯,那好吧。如果你问我这部片子要总结一个经验教训,那会是什么呢?
我仔细想了想,结论就是人蠢就该多读书。

阿黛尔看不上那个连《玛丽安娜的生活》都看不完的少年,吃个卷饼末了还要无心补刀人家一句“哦那书你还是别看了,有六百多页呢。”
但绳命是公平的,同志们。

阿黛尔看上的那个蓝发少女看的偏偏是她看不懂的萨特与存在主义,爱吃的是她鲜少吃着所以讨厌的蚌(我知道这很没有逻辑),赏的是她听都没听说过的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往来的都是一群艺术史与哲学的双料女!博!士!(谁还要再黑女博士吗?

而阿黛尔呢?
身边是一群总是询问你有没有对那个男人张开双腿的朋友,抱着“要做艺术家就得先找个金龟婿”的父母,以及再到电影后半段阿黛尔完全放弃的文学,无一不显示着阿黛尔和Emma在出身,教育,见识,生活态度,自我找寻以及定位上的悬殊。

是的。还是那个问题,我们假设灰姑娘和王子结婚了。
但是她们从此就真的能过上幸福生活了么?

Emma的初衷是好的。她知道阿黛尔的那份格格不入,于是鼓励富有写作才能的阿黛尔尝试提起笔创作,亦或者是去做一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毕竟爱情能让人感到幸福,但爱情并不是幸福的全部。

我想阿黛尔也并不是不知道自己不开心的源泉是因为自己的格格不入,或者说是因为自己自以为掩藏得很好的自卑。
但是啊,选上了做主角也不能放轻松啊,这部片子的女主是没有主角光环的。
作为观众,我想或许阿黛尔也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她根本就无力改变。就好像你突然有一天在大街上撞到奥巴马,你第一反应不是想靠近要签名,或是问他什么时候完成革命任务关荣回乡,而是本能的背脊发凉想逃走一般。
阿黛尔面对的,是一个她在任何方面都完全没办法追赶上的枕边人。

所以,那个在她十八岁生日派对轻歌曼舞婀娜多姿的阿黛尔,会在Emma的派对上又一次露骨的展示她类似于发呆的迷茫眼神。哪怕Emma的缪斯是她,她在Emma的世界,交际圈里的存在更像一个厨娘。
男人们的性 爱体验是不是相对于女人更局限?画作中的女人们看向的是不是另一个世界?

这和阿黛尔有什么关系!

她们简直在用法语说着另一种外语,不,不仅是外语,还是外星语好吗?
所以当那个拍电影的小哥终于过来真诚的赞美阿黛尔做饭的才能(虽然只是一堆看的我恶心巴拉的意面),阿黛尔仿佛发现了救命稻草,不露声色的紧紧抓住。

那一晚,或许阿黛尔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穷途末路,她乞求Emma亲吻她,对她再一次交付激情,好让她知道,起码,在身体上她没有离她的爱人也那么遥远。
穷途末路的性 关系,这样的概念总是与无法消磨的寂寞孤独成双结对出入在人们的生命里。
越是绝望,越是钻牛角尖,越是故作聪明的渴望用一些无谓的方法消除无法面对的绝望。
试图用肉体来解决精神矛盾,唉。

虽然我很想落井下石的说一句,看吧这就是放任自流的下场。
但是,我很难受。
阿黛尔很美。她健美的身体,温暖的笑容,一头随意扎起的乱发,捉摸不透的神秘,小鹿一般迷茫的眼神,勇敢的性格,没有一个地方不触动着我心中最柔软的怜惜。
但无论我多爱惜她原本的样子,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她最原始的样子就是导致她悲剧的罪魁祸首。
一个人不能永远的迷茫,不能永远逃避,不能永远放任自己与爱人间的格格不入,然后把头埋到沙子里。

我想或许爱一个人并不是要改变她原来的样子,而是努力让两个人之间维持相对平等的关系。
盲目的刻意维持一件事物所谓的原来的样子其实与刻意去雕琢它是一样的,人们总是要往更美好的地方走去,原地踏步只会拖垮无法向前进的关系。

更何况阿黛尔除了拥有对Emma坚定的爱之外,似乎至始至终的过着一种漫无目的的迷茫生活。
她是谁,她在干什么,她能干什么。阿黛尔一概不知道,甚至从没有想过。而这些恰好就是让Emma的生活富有活力与色彩的存在主义。

这场悲剧的另一个始作俑者当然是Emma。Emma或许知道阿黛尔一直以来在关系里相对劣势的地位,但我觉得,她并不认为阿黛尔的迷茫,无知,以及出身环境等等是一个问题。
Emma或许只是认为阿黛尔只要再从新写作,然后干点别的喜欢的事情就可以再维持十七岁相逢时的有趣,然后两人就又能再一次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不是这样的。
阿黛尔和Emma的问题发展到Emma察觉到了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病入膏肓了。

5.
终于,Emma开了画展。阿黛尔盛装打扮。
走进展览,看见熟悉的故人,寒暄,不再笑。
阿黛尔在寻找,又是不露声色面无表情的寻找。
她找寻她在Emma的生命里是否还残留着痕迹。
镜头天旋地转,阿黛尔端着酒慌乱的四处乱跑。
终于在Emma现任爱人的指引下,才发现原来那副以自己为缪斯而创作的画。
镜头定格在那副画前,拉远。
只见那副画前,Emma左手勾着她的现任,两人毫不在意的耳鬓厮磨轻声笑语。
就在那副画前。

如果硬是说阿黛尔背叛有错。
那么或许,若无其事真的是最狠的报复。

嗯,或许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阿黛尔的生活(章一章二)是一部真正的爱情故事了吧。
回来前就在想,这片子不得个金棕榈金熊真的比较对不起观众导演演员,以及文艺片独有的糟糕上座率。

回家一查顿时放心多了。

阿黛尔的生活La Vie d'Adèle(2013)

又名:接近无限温暖的蓝(港) /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台) / 火热蓝色 / 阿黛儿的一生:第一、二章 / Adele: Chapters 1 & 2 /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上映日期:2013-05-23(戛纳电影节) / 2013-10-09(法国/比利时)片长:179分钟

主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蕾雅·赛杜 / 萨利姆·克希乌什 / 热雷米·拉厄尔特 / 卡特琳·萨雷 / 奥雷利安·雷克因 / 莫娜·瓦尔拉芬斯 / 阿尔玛·佐杜洛夫斯基 / 安娜·卢瓦雷 / 本杰明·思科索 / 桑德尔·丰泰克 /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 编剧:阿布戴·柯西胥 Abdel Kechiche/Julie Maroh/Ghalia Lacroix

阿黛尔的生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