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痨的阿布戴·柯西胥在《黑色维纳斯》之后消声了三年,再度回归国际影坛,又带来了一部长片,照例三个小时。

当年《谷子和鲻鱼》不敌《色·戒》,《黑色维纳斯》不敌《在某处》;柯西胥连着两部作品都在威尼斯铩羽而归;这次转战戛纳终于修成正果,《阿黛尔的生活》不仅一举摘得金棕榈,而且赢得一片喝彩。新作中,既有《谷子和鲻鱼》中对情感、美食的细腻刻画,又有《黑色维纳斯》中对身体的大胆展现,亦延续着柯西胥对“公平”问题的不懈追问。

他将原著——法国作家朱莉·马洛的漫画——《蓝色是一种暖色调》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改为Adèle,就是因为Adèle在阿拉伯语中意味着“公平”。尽管被冠以“蕾丝边电影”的名号,而且影片中长达十五分钟的同性爱镜头,由于精致的布光与古典绘画的构图而唯美得令人惊颤,但“同性恋”却并非《阿黛尔的生活》的唯一主题。很显然,阿黛尔和爱玛的关系是男权文化中经典两性结构的复制——短发的艺术家爱玛热爱哲学、更加成功、更加强势;长发的幼稚园教师阿黛尔则更年轻,缺乏阅历与知识,热爱小说,喜欢美食,擅长烹饪……爱玛忙于事业,令阿黛尔倍感失落与孤独,于是与男同事偷情,被爱玛发现撵出门。阿黛尔始终无法忘情,希望再次寻回失落的爱,而爱玛却早已另结“新欢”丽斯——也许并非新欢,因为正是爱玛常常以创作为名在丽斯家逗留,才令阿黛尔倍感寂寞和焦虑。换句话说,在阿黛尔肉体出轨之前,爱玛的精神已经出轨。

柯西胥将长焦大特写和手持摄影交替使用,考究细腻的场景布置与细节刻画,将爱情关系中的两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境遇展现得立体丰富,滴水不漏,浓浓密密地将观众包裹其中,令人无法不随阿黛尔的情感波动心绪荡漾。最令人动容的是,影片尽管貌似客观地平等呈现双女主角,但还是可以感觉到导演对阿黛尔的体认更多,尽管爱玛占有“道义”的高位。事实上,这场花开无果的爱情悲剧并非由于背叛,而是某种“命定”。来自精英阶层的爱玛(百代创始人的孙女蕾雅扮演)与来自小市民阶层的阿黛尔(海选的无名小演员阿黛尔)注定无法殊途同归,她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规划与社会理想,尽管她们都接受同性爱。阿黛尔到爱玛家里吃的是最新鲜的生蚝,父母优雅宽容;爱玛到阿黛尔家里吃的是家常意面,父母絮叨俗气。与原著漫画不同,柯西胥删掉了阿黛尔父母发现女儿同性恋之后大发雷霆的情节。对柯西胥而言,不是性取向而是阶级差异才是当下法国社会最难以跨越的沟壑。

结尾处,阿黛尔终于明白,她的身体也许只是爱玛艺术创作的灵感,爱玛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并最终只能作为爱玛作品中的一个无名的身体裸露于大众面前,她断绝了重拾旧爱的欲望。那个转身离去的姿势,让人心疼,也让人欣慰。来自突尼斯的柯西胥始终没有忘本,他仍旧站在边缘与弱势的一方。

但有些反讽的是,影片始终穿插着大量法国文学、哲学、艺术的经典,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宗主国的文化是多么深刻内在于他的记忆中。

阿黛尔的生活La Vie d'Adèle(2013)

又名:接近无限温暖的蓝(港) /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台) / 火热蓝色 / 阿黛儿的一生:第一、二章 / Adele: Chapters 1 & 2 /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上映日期:2013-05-23(戛纳电影节) / 2013-10-09(法国/比利时)片长:179分钟

主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蕾雅·赛杜 / 萨利姆·克希乌什 / 热雷米·拉厄尔特 / 卡特琳·萨雷 / 奥雷利安·雷克因 / 莫娜·瓦尔拉芬斯 / 阿尔玛·佐杜洛夫斯基 / 安娜·卢瓦雷 / 本杰明·思科索 / 桑德尔·丰泰克 /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 编剧:阿布戴·柯西胥 Abdel Kechiche/Julie Maroh/Ghalia Lacroix

阿黛尔的生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