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南方周末网“24楼影院”

相信很多人看完《阿黛尔的生活》,脑海里都会抑制不住地想:好棒的故事!美妙的相遇,炽热的欲望,暴烈的分手,心碎的结局。三个小时的影片如行云流水一般,从开始到最后一秒都深深地锁住了观影者的心,令人为之激动,为之沉醉,为之震惊,为之叹息!

影片以两个少女的恋情为主题,大胆的性爱场景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有关令人无法自拔的、纯粹的爱情。高中女生阿黛尔和男同学托马斯约会的那天,在街头与学习美术的大学女生艾玛擦肩而过并为对方所吸引,甚至在夜晚的梦中将其作为情欲想象的对象。由于无法接受自己喜欢女性,阿黛尔努力地和异性交往,结果却是无疾而终。而后,她在一位亲吻过她的女同学身上所进行的同性之爱的尝试,也意外地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困惑而痛苦的阿黛尔在酒吧和艾玛再次相遇了,两人擦出了炽热的火花,展开了一场充满激情和欲望的热恋。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激情的消褪,阿黛尔无法融入艾玛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阶层,因孤独而背叛了艾玛,艾玛将其赶出家门并决然放弃了两人的爱情。经年,艾玛展开了新的家庭生活,徒留阿黛尔对于初恋无法忘怀的伤悲。

这是始终保持了高水准创作能力的法籍导演阿布戴•柯西胥的第五部长片,故事改编自朱莉•马洛的原著情欲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朱莉开始创作这部作品时年仅19岁)。原著中,阿黛尔(漫画中的名字叫克莱门汀)和艾玛对同性恋的自我认同差异导致了两人分手的结局。而在电影中,导演(兼编剧)将同性恋的自我认同问题纳入了一个更宽广的社会性的视角,将阿黛尔和艾玛不能继续相爱的本质原因归结为社会阶层的差异,并且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和情节安排成功地建构了这个思路。

阿黛尔来自于一个很传统、很实际的普通市民家庭。导演很有趣地用“意大利面”暗示了这个家庭的特征。影片开始有一个场景是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意大利面”,若干个嘴部咀嚼的特写镜头,展示了一种“物质性”占比相对较高的普通家庭生活;艾玛到阿黛尔家做客的时候,吃的也是“意大利面”,阿黛尔父母关心的问题都很实际,如艾玛靠画画是否能够谋生以及男友从事的工作等等;若干年后,在招待艾玛朋友的聚会上,沦为家庭主妇的阿黛尔端出的还是“意大利面”——普通市民家庭物质性生活的延续。作为对比,艾玛的家庭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艺术氛围浓厚,情感观念开放,母亲是一位艺术爱好者,继父则是一位将美食变成一种生活文化的男士;他们对于阿黛尔作为艾玛女友的到来表现出由衷的高兴,聊天的话题较形而上,侧重于了解阿黛尔的思想。诚然,两个家庭各有各的快乐与温馨。艾玛父母的开放性给了她很宽松的从事艺术创作和追求自我的环境,而阿黛尔的父母也努力地给予她家庭的温暖(比如为她举行十八岁生日聚会等)。但两个家庭的阶层差异却是本质性的,艾玛来自于一个在更有文化话语权的精英阶层,阿黛尔则属于普通市民阶层。这种阶层差异在两人长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首先,阶层差异导致了阿黛尔和艾玛对于同性恋取向自我认同的巨大差异。精英阶层对同性恋显然持有更开放的态度,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感更强。(例如在法国巴黎,同性恋集中于高雅和富有的人当中。)艾玛自我认识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她通过与不同性别朋友的交往认识到了自己喜欢女性。对于自己的性取向,她很明确也很自信,她正是以这样的身份去生活,去和朋友交往,并且拥有自己的圈子和事业。相反,受到普通市民阶层价值观的影响,阿黛尔自始至终都存在身份焦虑。她的出柜是很挣扎的(在同学们的质疑声中,她拒绝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伴随着困惑和泪水。第一次梦见和艾玛做爱醒来后她哭泣,和托马斯做爱后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男性时她哭泣,试图和女同学建立亲密关系被拒绝后她哭泣。虽然她最终无法抗拒地为艾玛所吸引,和她一起展开了新的生活,但是她作为同性恋的身份焦虑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本质上她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是同志,所以将自己封闭了起来,除了和艾玛在一起,她在社会上、工作中维持了一个“正常”的异性恋的身份。这种心理上的冲突,使得她在面对和艾玛的感情危机时,选择一个男人(而不是女人)作为出轨对象来排遣内心的孤独。——似乎所谓的“正常”能够带给她一些宽慰。

其次,阶层差异也影响了阿黛尔和艾玛在精神层面的交往。来自于普通市民阶层的阿黛尔,思想简单而实际。她希望从事教育工作,是因为她认为教师是一个稳定可靠的职业。虽然她也喜欢文学,但文学对她来说是很私人的体验,她并不想通过写作把自己的思想展现给别人。艾玛则完全不同,绘画对她来说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种自我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她喜欢表达,渴望表达,全身心地去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甚至性,通过绘画展现出来——精英阶层有着更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和被理解的需求。阿黛尔和艾玛的整个恋爱过程充满了肉体的欲望。这种欲望很强烈的时候,掩盖了两人精神交往的缺失。(阿黛尔对绘画知之甚少,除了“毕加索”还是“毕加索”,对于艾玛所谈论的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基本茫然。)本能性的互相吸引令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可以沉醉于爱河之中,但是长期的相处和共同生活却更需要精神上的交往。激情褪却后,艾玛试图使阿黛尔更接近自己所在的阶层,她屡次建议她从事写作,但阿黛尔很抗拒。对阿黛尔来说,能够和艾玛亲密地在一起就够了;艾玛显然觉得不够,她需要阿黛尔在精神层面上和她更接近。两人的分手是撕心裂肺而残酷的,残酷的不仅是艾玛如此决绝地将阿黛尔赶出家门(肉体背叛对于艾玛来说是无法原谅的),更是艾玛早已在精神上背叛了阿黛尔,选择了和自己同属于一个阶层的、“也画画”的莉莎。阿黛尔试图用肉体和欲望的记忆去挽回艾玛的心,此时的艾玛却已经不再爱她了。

尽管影片在形式上很先锋,对于女同性爱的表现采用了非常直接的方式(顺便说一句,拍得太美了,完全没有不适感),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性的问题。他试图通过两个少女之间的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来传达他对于当下法国社会阶层差异的关注。阶层差异的背后是文化差异,是精神世界的差异。布迪厄说:“家庭出身与教育背景作为个人文化资本的主要来源,是造成人们文化审美趣味区隔的主要因素。”这种差异是本质性的,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根本上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剥夺了人们得到爱的权利。在《阿黛尔的生活》中,正是这种阶层差异摧毁了阿黛尔的初恋,摧毁了她和艾玛之间的爱情。

影片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就如同任何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初恋故事(不论是同性恋的或是异性恋的)一样真实。故事本身的叙述水准是一流的,用一种很纯粹的情感力量打动了观众,而影片背后这些深刻的人文思考和问题探索更加强了故事的张力、丰富了故事的内涵。(相比而言,中国大陆类似题材影片《甜蜜18岁》则显得稚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略显零乱的故事线索,压制了两位女主角情感主线的展开,使得人物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可能是出于一种悲悯情怀,亦或是怕观众无法接受艾玛不再爱阿黛尔的事实,导演并没有采纳漫画的结尾(克莱门汀病逝),也没有让两人从此陌路。影片的最后,阿黛尔受邀去参观艾玛的画展,在画展上她目睹了艾玛和莉莎的亲密而黯然离去。而艾玛的邀请,以及她那有意无意关注的目光,似乎表达了一个不愿阿黛尔从她生活中永远淡出的希望。同时,这也在观众的心中植入了一个疑问:爱情的力量是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没有人知道阿黛尔的生活将会何去何从,但是她对艾玛的那份很纯粹的深情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心中。她那离去时忧伤的蓝色的背影(影片中无处不在的蓝色),令我想起了珍妮特•温特森在《激情》中写到的一句话:如果你离开我,我的心会化作河水流向远方。

阿黛尔的生活La Vie d'Adèle(2013)

又名:接近无限温暖的蓝(港) /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台) / 火热蓝色 / 阿黛儿的一生:第一、二章 / Adele: Chapters 1 & 2 /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上映日期:2013-05-23(戛纳电影节) / 2013-10-09(法国/比利时)片长:179分钟

主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蕾雅·赛杜 / 萨利姆·克希乌什 / 热雷米·拉厄尔特 / 卡特琳·萨雷 / 奥雷利安·雷克因 / 莫娜·瓦尔拉芬斯 / 阿尔玛·佐杜洛夫斯基 / 安娜·卢瓦雷 / 本杰明·思科索 / 桑德尔·丰泰克 /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 编剧:阿布戴·柯西胥 Abdel Kechiche/Julie Maroh/Ghalia Lacroix

阿黛尔的生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