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想象人类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杰出的画家,同时又是发明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代表,人类历史上绝无罕有的全才;恩格斯说他是巨人中的巨人;爱因斯坦说,如果他的科研成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他的才华如此之耀眼,以至于当你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时,很多人都在寻找他是外星人的证据…没错,他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

《达芬奇》

1452年,是中国明朝景泰三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围困成为孤城的第一年,也是千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前一年;而与此同时,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芬奇镇上,一位改变艺术史进程的巨人,列奥纳多·达·芬奇诞生了。

达芬奇的父亲是一位公证员,丰裕的家庭环境为达芬奇日后的艺术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住在佛罗伦萨附近,达芬奇从小就受到了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14岁开始拜师学画,并同时在雕塑、数学、医学等各个方面马力全开。年仅20岁的时候,达芬奇就已经成为了佛罗伦萨家喻户晓的青年画家。

成年后的达芬奇更是容貌俊郎,能歌善舞,才华满溢。1482年,达芬奇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家、艺术家的多重身份前往米兰。当时的米兰城市污染严重,人口稠密,达芬奇在米兰期间,没有专注于绘画上,而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设计各种机械、水利设备以及建筑模型,志在改造米兰。

达芬奇手稿

同时,在米兰的这段时间也成为达芬奇一生中艺术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均在此期间创作完成。

《最后的晚餐》
《岩间圣母》

在达芬奇所有的作品中,《蒙娜丽莎》是其最负盛名且常被后世膜拜的一副作品。她是法国巴黎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每年从世界各地前来观摩《蒙娜丽莎》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人声鼎沸,不远处的巨作《梅杜萨之筏》却寂静寥寥。但真正看过《蒙娜丽莎》的普通人却大多流露出失望的神色,因为一眼望去它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人头攒动以及相隔几米远的安全距离,使人根本无法窥探她的惊世之处。那么这幅画到底拥有何种魅力,令几个世纪的人类都为其倾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伟大而隐秘的世界名画。

《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成功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有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露着舒心的欢愉。达芬奇以高超的绘画技巧,精准捕捉到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一丝淡淡微笑,尤其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面部肌肉,使蒙娜丽莎的笑容看上去平静安祥却又意味深长,不少美术史家称她为——"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

今天不会有人因为一个工程师造出了一台蒸汽机而惊讶,但也没有人会怀疑两百年前瓦特改良出蒸汽机的伟大;可惜的是 这种认知一旦到了绘画艺术上,思维的转换就变得困难起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蒙娜丽莎》好在哪? 这其实是一个认知局限上的问题,局限就在于我们前卫的艺术观念和极为丰富的视觉经验——见识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领略过不计其数的现代图像和照片,便会认为蒙娜丽莎只是一副普通的肖像画而已;那么她到底伟大在哪里? 要想全面体会《蒙娜丽莎》在16世纪引起的视觉震撼,可能还需要我们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要想深入研究一副作品,我们首先要从它的历史创作背景入手,达芬奇所处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为盛期文艺复兴。其实文艺复兴早期已经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画家,例如马萨乔,波提切利,吉兰达约和油画的改良者凡艾克。那么他们当年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呢:

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视觉经验基础,达芬奇也正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创作出了肖像画《蒙娜丽莎》。想必你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相较于这些作品上的进步之处,但这其中的进步其实还要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下面且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对空间感的追求,达芬奇曾在笔记中哀叹:“画作永远不可能有镜子中人物那样的立体性”,但相对于当时的其他画作来说,达芬奇在对空间感的执着中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我们再介绍的详细一点,比如在这些对边缘线的处理上:

你会看到蒙娜丽莎脸部的边线是模糊的,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明显的体积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空间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渐隐法”,而之前的绘画对边线的处理被称作“硬边线”。

在对远处景物的处理上:

达芬奇发现,近处物体的颜色会显得明亮且鲜艳,远处物体则对比很弱呈现蓝灰色。这样的刻画会大大增加作品的空间感,这种方法被称为“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这二者都被达芬奇发现并记取,且在《蒙娜丽莎》中有充分的呈现。将近处的物体画得清晰而坚实,远处物体刻画得模糊而松散;达芬奇将这种绘画手法称作“隐没透视”,现世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大光圈虚化效果”,这种手法能在绘画中确立,也正是达芬奇的创举。

同时达芬奇的绘画非常注重构图、人体结构,以及物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他的画中各个部分的结构都联系的非常紧密合理。这是达芬奇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表现,这种科学性细致入微的渗透到他的绘画风格上;他的画还充分表现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和各个形象之间的平衡感,如大家都知道的黄金分割。

这种艺术观念其实非常好解释,就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绘画观——再朴素一点:就是想利用绘画完美地再现自然。他的作品应当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安放在镜前的各个物体。做到这一点,他仿佛就是第二自然的象征,也就是尽其所能得呈现一个人的真实面貌。那么他呈现的好吗?虽然一开始我就提醒大家要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但我们还是缺乏相关的思维逻辑和图像经验,这里我再稍微啰嗦一下,帮助看官们做一点点铺垫。

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快被解读成一个玄学问题了,所以还是先抛弃掉那些玄之又玄的解读,来看一下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这样一个微笑。你再翻上去看看那四张肖像,便会顿生疑窦,这些人物竟然都面无表情。

如今的我们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五百多年前的欧洲画家们会忽视人类如此丰富的面部表情,宁愿去塑造一张张麻木漠然的脸。这是因为在此前的一千年所谓“黑暗世纪”(Dark Ages)里,绘画艺术主要是为教会服务的,画面塑造的都是庄严肃穆的宗教神像。故而在那个时代中的人物绘画有着两个重要的面部特征:一是目视远方、二是表情庄严,这种绘画风格也延续到了肖像画的绘制中来。

打破这种观念限制的便是达芬奇所创作的《蒙娜丽莎》,或者说,达芬奇这一思想在《蒙娜丽莎》上得到真正的成熟与光大。蒙娜丽莎在画中目光柔和,面带微笑,展露着过去绘画中前所未有的人性,再一个动人之处在于她目视着画外的观众,无论观者站在哪一个角度,蒙娜丽莎都好似静静的望着你微笑,这在之前的肖像画中也是鲜见的,于宗教画中更是禁忌。

达芬奇为了追求真实的表达效果,反复修改及刻画精描这幅肖像作品,最终被现代X光证实油层达到了二十层以上;但画面中几乎见不到任何笔触——所有的绘画痕迹都被细致地抹平了,可以说达芬奇为了追求极致的真实、耗尽了他最大的努力。

所以,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神像,以及扁平、严肃的画中人物,十六世纪初的观众在某一天看到了这样一幅作品:画中之人仿佛就坐在画框后面的空间里,正微微带笑目视着自己,她真实得就好像自己早上刚打过招呼的邻居夫人。于是他们被这幅作品彻底地感动了,这幅画展露了前所未有的真实与人性。

这副画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在那个保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的年代里,妇女的举止会受到许多的约束,她们不能放肆地表现自己的欢乐与痛苦;不然,就是对上帝的"亵渎",在一般上层妇女中,也不允许肆意地哭与笑。所以中世纪的肖像画中,女性往往都被刻画得呆板、僵硬,面部了无生气。

达芬奇用调胶的颜色来表现软缎的质感,用袒露的胸部凸显这位妇女健康、华贵的青春气息。而在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空气透视法",人物后面的出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都被推向遥远的深处;仿佛这一切都被笼罩在薄雾中,以此来加强"蒙娜丽莎"的形象地位。这样一幅不大的肖像画竟用去他四年的时间,也充分说明了达芬奇不仅仅是为了画好一位贵夫人的肖像,更是通过艺术来表达他思想上的解放。

同时达·芬奇为了画出蒙娜丽莎的真实形象.他还从解剖和生理学上进行钻研。达芬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与各种尸体打交道,解剖尸体并研究他们,每天忍受着腐烂的恶臭以及感染疾病的风险,为的就是探索隐藏在皮肤下的人体肌肉组织,从而画出更逼真的人物形态。

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手稿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的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于是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了。

另外,蒙娜丽莎一双柔嫩、精确、丰满的玉手,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身份与阶级地位;同时也显露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眼光。从蒙娜丽莎的脸上可以看到那轻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柔凝的双目;悄然流露着一种恬静、淡雅而神秘的气质,你可以感受到蒙娜丽莎身上一股自然、纯真、朴素的人性情感正悄悄地从画布中透溢出来。

我们还可以透过蒙娜丽莎那柔润丰满的肌肤、精谨的结构、自然生动的姿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正在画面中涌动。这是一具鲜活而富有灵性的生命体。表面上看,达.芬奇似乎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刻画出一位气质高雅、富贵不凡的商人之妻;其实真正表现的是一种彻底挣脱宗教禁锢而苏醒的人性、复活的灵魂,体现出充满血肉情感的人本价值和自然美感,从而高扬了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精神。

达芬奇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蒙娜丽莎》,却没有把它交给任何一位委托人,他将画作一直带在自己的身边,直至去世。达芬奇在世67年,艺术创作时段并不算短暂,然而留存下的画作并不多;完成的油画仅有17副,加上未完成的作品及壁画也只有24副,之所以数量这么少,其一 是因为他频繁地运用新技术进行灾难性的试验以及他作画时一贯的拖延,其二 是他的创作精力并不都在绘画上,前边讲过了、他涉及的领域极广,几乎就是个全能的天才。

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手稿

比起同时期、乃至整个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任何一位艺术家,达芬奇拥有更多、领域更广的艺术创想。他思想深邃、博学多才,怀着一腔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探寻自然和人体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与情感、形体及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将艺术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达·芬奇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达·芬奇因病长眠于法兰西,据说他是在赶来的弗朗索瓦一世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离世令法国国王悲痛不已,举国哀悼。同时他的离世也是整个艺术界的噩耗。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传记作家瓦萨里说: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列昂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抱银鼠的女人》

达芬奇最钟爱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达·芬奇临终前将所有绘画作品和大量手稿都托付给了他)说:

“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从此以后,在艺术世界浩浩荡荡的文化长廊中再无第二位列奥纳多·达·芬奇。



达芬奇Leonardo(2003)

又名:Dangerous Liaisons / Leonardo da Vinci / the man who wanted to know everything

主演:Mark Rylance/Che Cartwright/James Faulkner

导演:Sarah Aspin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