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非常有意思,目前只看到他们28岁的时候。
你会发现,当采访17岁、21岁时,他们都强烈希望不要被当做典型,因为他们深信自身是独一无二的,而当28岁时,他们又开始逐渐接纳自己所在的阶层
此外,自信的人说话总是深思熟虑后的语气,对生活不满者说话语气总有一种压抑和无力感。
一个个采访者分析一下吧。

1
Andrew从七岁时梦想做骑师,到后来真的做到了骑师,又发现骑师不适合自己,他去做了出租车司机,(别人认为他不可能做到的情况下),他一步步实现了自己规划的心愿。
他认为英国上层社会的少年读公立寄宿学校,但他们的父母没有陪伴在他们,这让他们失去最重要的东西,陪伴。而贫穷人家的孩子,最不公平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穿着破烂的衣服,就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21岁时他最大的隐秘心愿就是生一个儿子,这是他认为最大的幸福。其实我觉得这也象征着他对公平的一种内心向往,他希望自己以后的儿子可以不用承受这种不公平,能够享受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
他依然觉得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得到最大满足的那一刻,是当骑师的第一天。

2
Charles在七岁的时候,他就渴望帮助更多的人。
一直以来他都作为社区仅有的一个社会主义者默默坚持着,而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政党支持,他会选择站在保障更多穷人的工党这边。而不是保障贵族的保守党。
他是很高智商的孩子,从小情绪就很稳定,没有什么能让他情绪有太大起伏。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做了三年保险后,竟然放弃工作,去贫民区教数学。
采访的人问他,你从小就是读贵族学校,大学考到牛津大学,如今住在公租房,做这样一份工作,你是否内心会感到失落?他说没有,他看得见这份工作的长处,他喜欢帮助别人。
他最让我敬佩的一句话是,“当然,我们可以选择欺瞒别人,在别人问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再最终我又决定相信他人,并且认为他们值得鼓舞。”

3
Suzy富裕家庭出身,因为父母从小离异,她对婚姻持有悲观态度。7.14.21.三次采访她都是比较抗拒的。
她一生都是接受家庭的安排,没有什么主见。21岁的时候世界各地旅游。22岁结婚,因为觉得对于这段感情再等待三年也不会有更多的变化。
28岁的时候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了。在有孩子的那一刻她甚至是慌张的,但随后她又觉得既然是她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应该由她来抚养。
她讨厌预科寄宿学校,决定未来将孩子送去公立学校。21岁时的世界各国的游历让她体验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区别。她希望孩子不会像她一样受到过多的“保护”,我认为这是她接纳自身阶层的结果,她也从过去的焦虑到如今的幸福稳定。

4
农村地区的尼克小时候每天走四公里上学,后来他以优异成绩去了牛津大学,但21岁时他并不认为自己成功(即使在别人眼中他很成功),他认为成功必须是要有某种成就达成才算成功。28岁成为核物理博士,去美国的大学做助教,一切对于科学的好奇都来源于小时候仅有的一本行星的插画,小时候在村庄里没有同龄人,他只能与成年人交谈,在上学的路上,他时常会感叹风景的壮丽,并且好奇是什么原理形成大自然这幅鬼斧神工。移民美国是因为美国相比英国更自由,更少官僚气息,出版和项目更容易。妻子是牛津大学同学,商学院系,很漂亮,经常吵架。(哈哈哈——)
也是高智商,他说话总是深思熟虑,很有自己见解,他总能看透事物本质。

5
Peter做教师的。感觉体制内的一切都很荒谬,并正在崩塌。在伦敦大学什么都没做,按部就班上课就拿了三个A,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从小他的父母都在打击他,这种成长环境造就他悲观性格)
同样不愿意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因为那里只有法则,他认为法则就是私立学校维持着旧有的等级制度在运转。(又一个贵族学校受害者)
找了一个同样对世界悲观的妻子,认为阶层的流动性不存在,60年代最初内心怀抱的理想到后来发现并没有任何用处,难怪采访一开始她承认是因为对生活有共同的态度所以和他走到一起。但她是积极面对这种悲观,而他是消极面对这种悲观。
他认为生活中最满足的一刻,是过去他在当地一个乐队表演的时候。

6
从小在儿童福利院长大,年幼时移民澳大利亚的保罗,21岁成为建筑工人,他当时的目标就是家庭幸福(头脑简单类型),后来又成为建筑公司初级合伙人,建房子让21岁的他很有成就感,24岁时与妻子变卖了所有财产,买了一辆小货车,穿越澳大利亚中西部,7个月走了24000公里。28岁时他继续建筑工作,但开始怀疑年老时是否能继续顺利做下去,他很少社交,平时只有一个工友。
他七岁时一副迷茫和困惑的表情,后来才明白这种迷茫和困惑会伴随他的一生。

7
三个有钱人家的贵族男孩。两个做了律师,一个做了bbc的制片人助理。John之所以选择律师行业,是因为从小就被灌输学法律是最好的。并且法律行业做到显赫的层次,才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个歪嘴少年很讨人厌)
其中一个娶了乡村女子,并用父母资助的钱在乡下盖了谷仓,工作日上班与妻子在伦敦住公寓,周末住谷仓别墅,他喜欢田园生活。
去bbc做纪录片的那位富家少年(很帅),是因为少年时期的爱好是做记者,他甚至做好了在地下室写文章,30岁被报社炒鱿鱼的准备,但事实上他第二年就进了BBC,很顺利。
28岁时,其余两人拒绝被采访。(歪嘴少年也许是我最讨厌的一个采访者,总是一副自命不凡,观点也很陈腔滥调,他之后所有的采访都拒绝了。)

8
尼尔。少年时曾就读于综合学校,21岁从阿伯丁大学辍学,成为建筑工地临时工人。28岁接受采访时他已经连续失业三年,靠社会保障金生活。他依然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成长于一个周围是聪明人的环境。(抱怨环境是失败者共性感觉,天啊,他小时候好可爱的,可惜长大后沦落到这个样子)
他过去认为自己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童年时成长没有任何障碍。(这什么逻辑)可是离开体制后,他才发现自己是足够自由,但是他无事可做。
他的内心深处是疏远这个社会的,他认为社会是冷漠的,失业对于他并不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每周有四五天可以攀上火车去沿途的郊外休息散心。他在对抗着传统生活,工作一周,回家打开电视看一天,然后又回去工作,如此轮回,他在对抗,可惜他没有自己的目标,他的半生都耗在对抗上面了。他认为他的家庭没有教会他一种对抗传统庸俗生活的策略。
(我个人认为他是在思想上属于上不去又下不来,悬挂的状态,以至于生活失败)
9
两个综合学校,一个法语学校的女孩。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结婚,丈夫是煤气修理工。
一个十九岁结婚,丈夫是油漆工。她在保险公司做文员。
最后一个琳,也是十九岁结婚,丈夫在邮局工作。她一直在移动图书馆上班。(主要租借书给儿童)
三个工薪女孩都表示回看自己不该过早结婚,但都表现得非常自信,不会不满于社会阶层的事实,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掌控能力和信心。但实际上要不是节目提醒,她们甚至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她们对此从来没有什么想法。她们甚至以为自己比上层社会的人有更多选择,因为贵族孩子必须满足父母的期望和规划生活,但她们不必。(真的是这样吗,谜之自信哪里来)

10
福利院长大的西蒙21岁时是冻肉工厂的员工,28岁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结了婚并且有五个小孩。(五个!)他基本没有什么主见,并且喜欢服从纪律,认为有纪律的存在他反而自由许多。事实上采访中许多对于他弱点的问答,他都不愿意承认,企图以伪造的自信蒙混过去。看得出他是很要面子的一个人,一切困难和苦难他都表示,无所谓,他可以接受,或者他很享受。但其实她当初面临的都是很不公平的待遇。作息的安排对于他而言是好事,因为他无需自己动脑思考,他无需对此承担责任。(也许这也是他一直在社会底层的原因)
这个采访人物很少会主动对改变生活做出行动。七岁的时候他就经常做梦梦到乌云,想要如何逃避。他的一生其实都在逃避承担责任,这也是他永远上不去的原因,他一直认为做到高位要承担更多责任,以为是麻烦,但其实他这种想法,给他带来更多麻烦。






人生七年428 Up(1984)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二十八 / 28岁起 / 人生七年第四季 / Twenty Eight Up

上映日期:1984-11-20(英国)片长:136分钟

主演:(teenagers from 7 plus Seven)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

人生七年4相关影评

Nooora
羅
羅 • 28up…
姜附草
姜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