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刚成年不久就要面对工作,毕业,未来路途的迷茫和不安,但到28岁,大部分已经开始工作,有自己的家庭,整集看起来,都比较突出生活状态和工作的安稳。


Tony,实现了二十一岁时想当出租车司机的梦想,并为此怡然自乐,会因为接到科杰克,沃伦莱切尔,阿尔夫加尼特这些名人而开心。

Tony是28up里最先开始采访的,听到他这几年的里,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有幸福的婚姻,有稳定的工作,我就觉得他肯定是这个阶段里最幸福的了。
Tony也觉得自己在十四个人里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性和父母的家庭情况,这也确实。当被问起是否会一直当司机时,Tony说可能会想着开一间酒馆, 要是当得不开心,就把酒馆兑钱,重新开出租车。


有的人会因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而苦恼,但Tony却很坦然地想着重新回到开出租车的日子,而且这并不是在为难或委屈他自己。
而且做演员拍一些戏当自己副业不是为了名气和钱,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观点也让我比较意外,但以Tony这种性格又觉得没什么了,他不会因外界因素改变自己。
可能是Tony自己经历过,所以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想带孩子去看更多的地方,想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些做法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上,我都觉得他过得很安稳,也很踏实。


Bruce,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做了普通学校的教师,那里各式各样的学生都有,有人会觉得即使再努力考入牛津,出来还不是当一个普通教师。

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一定没什么头脑,Bruce学术成绩非常优异,他可以考虑去当更高级别的教授,他的选择很多,但他当这个普通教师,仅仅是因为他喜欢。
他觉得教书最大的乐趣是帮助学生进步,学习,看着他们变得自信,满足,“取得成功的过程让我很满足”,“相信善良,相信爱,做积极正面的事。”小时候不懂事,经常被欺负,但却一直保持关爱他人的心,Bruce的大爱贯穿了他二十八年。


二十一岁的他成为周围唯一的社会主义者,觉得这是自由的苗头,在思想上也有自己的认识和对社会阶层的感悟。
Nick,目前为止转变最大的人物。
从小乡村走向大城市,毕业后在美国的威斯康新大学当助理教授,已婚。
Nick是验证“读书的跨越阶级最好的方式”这句话的最佳人选吧。从十四岁的自卑,到二十一岁考入牛津后变得自信的巨大转变,到二十八岁也依旧从容淡定面对镜头,完全没有多年面对采访的唯唯诺。
走出英国,来到美国,发现教育体制系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让他意识到原先自己思想上的狭隘,走出去多见识,让自己格外充满好奇与干劲,生活也朝着更好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Paul,早在二十一岁就已经结婚,二十八岁婚姻也依旧美满如初。
在墨尔本生活,曾与妻子拿所有的钱在澳大利亚中西部旅游,之后才慢慢安定下来,有两个孩子。虽然现在依旧在工地上,收入不高不低,但在家庭婚姻幸福,有工作有生活的基础上,觉得满足。


因为自己受过的教育不多,所以在生活的历练过后,明白“如果懒,不重视学业,就会吃苦”。格外重视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Paul的妻子很开朗乐观,采访时一直都是笑脸活泼的样子,可能正是两个人性格差异的互补,让Pual从孤僻的性格里走出来吧。


Neil,最可惜一个。二十一岁的漂泊本已经让人震惊,但二十八岁的他活得像四五十岁人的相貌和心态。
原先可能还在做散工,但之后几年却没有工作,一直拿着国家的社保救济过活,没什么朋友。

Neil回忆以前的自己时,醒悟过来自己太自大,进入大学之后以为自己是个天才,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所以盲目的自大后,发现自己承受不了想象与现实的差异,经不起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打击,所以一路都走下坡路吧。

可惜的是,Neil没有接受好的家庭教育,没有让他学抗击能力,没有进入牛津,这一切让他崩溃。但反过来,他也说自己太会抱怨。我觉得他是在这个阶段里混得最差的,即使Charles和他一样没有考入牛津,但也在慢慢克服,一步步进入正轨,可Neil一跌就跌了十几年还是没有走出来。
他说“要想在世界上取得成功,最主要是战胜自己”,“生活教会你怎样谋生,你迟早要穿越这个障碍。”Neil看得很通透,讲的话也很有哲理,却还是没能够克服自己。
但他不可能一直漂泊,久了也会想过安定点的生活,会想着有自己的家庭,所以他可能是属于大器晚成吧。

Peter,相比Neil的凄惨落魄,Peter倒是安稳多了。与妻子雷秋结婚四年,自己在综合学校教书。
可能因为自己属中产阶级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明白私立学校是旧的阶级系统维持,不能帮助它的助长。反而要教孩子更实际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思考。
思想比较有转变,生活也比较平淡安定。但采访时一直在叹息,摇头,觉得他还是有些不自信的,自己也说过看生活不正面,比较悲观。

Symon,当初想着学一门手艺出去外面,离开这里,时隔七年却依旧在冷冻厂上班。
但二十八岁的他已经结婚而且有五个孩子。除了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去更广阔的地方,还有就是一个大家庭需要稳定吧。
Symon只有母亲,对于父亲他只觉得“从来没拥有过,所以不怀念”,但在自己有孩子后,他说他们拥有自己没有的,“他们有父亲”。原先自己没有的,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切。
“就算你拥有一切,有全世界的物质,你还是不会幸福,因为你会渴望下一件东西”,正因为如今Symon有了大家庭,生活需要平静,所以他选择不驱动自己,只想过得舒适。

Suzy,比起二十一岁的消极悲观,如今的她已经和鲁伯特结婚五年。回答时从容淡定,虽然二十一岁的她很开心,但毫无方向。
家庭的原因让她对婚姻充满悲观和恐惧,但也是这几年的美满婚姻,让她重拾信心,走出了阴霾。很重视孩子的童年。气质依旧很good。

John,很好奇28岁的他有什么变化,但无论长相,气质,都和21岁一模一样,事业完全符合21岁的预期,成为高等法院大法官分庭的律师,而且做的很成功。已婚。John从七岁开始对自己未来路途的规划一直很清晰。他可以达到他想要的不足为奇。28岁拒绝接受采访。


Andrew,和John一样完成了事业预期,当上初级律师。虽曾是上层阶级的人,但却与乡村的珍妮结婚一年半,可见他对阶级的意识并非强烈,更为踏实。

Charles,21岁前因为父母的影响和自己的不足,与进入牛津的梦想失之交臂,在杜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东区一家报纸写稿,一年后进入英国广播公司。28岁拒绝接受采访。

Sue,当初不那么想早结婚的,在到达这个阶段后,也还是已经与丈夫比利结婚四年,有一个儿子。回想以前,Sue说“有时候我会后悔没有好好考试”。可能这也是处处遭受生活的打压下发现成绩的重要性吧。

Jackie,19岁就已经结婚,丈夫是装修工,Jackie在市区的保险公司工作。有幸福的家庭,也算是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
Lynn,和好友Jackie一样19岁结婚,丈夫在邮局工作,有两个女儿,家庭稳定。



其实所有人都在接受自己的平凡,拥有自己的小家后,更注重平凡稳定的日子,也认清了自己的能力,现实。28的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即使自己曾经多优秀,处在怎样的阶级,生活也会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平凡。



人生七年428 Up(1984)

又名:人生七载之当我二十八 / 28岁起 / 人生七年第四季 / Twenty Eight Up

上映日期:1984-11-20(英国)片长:136分钟

主演:(teenagers from 7 plus Seven) /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 

人生七年4相关影评

Nooora
羅
羅 • 28up…
姜附草
姜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