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第一季也将接近尾声,今天来说一说幕府五代将军德川纲吉这位前所未有的大昏君是如何养成的,顺便还要提一嘴柳泽吉保这么一个大奸臣是如何养成的。

“养成”,不太对,应该说是如何“塑造”的。

穷奢极欲、强占臣下妻女、放任奸臣柳泽吉保压榨民脂民膏、愚孝迷信、狗将军、颁布反人类的生类怜悯令……

以上是否是各位对纲吉的印象?那就对啦,日本人也十有八九都是这么看待这个狗将军的。

然笔者对江户时代政治制度与将军权力的研读主要集中于五代纲吉到八代吉宗,或许可以在此为这位伟大的仁主名君平凡昭雪。

你要说既然他是仁主名君,到底为什么会有前面所说的大众印象呢?

笔者在此说得浅显点,好比你追星,你对家跟你担地位资源差不多,你是单推,唯爱一个,看不上对家。你还是大粉,圈里都向你看齐,那么撰写小作文夸你担卖你担安利的同时你还能做什么呢?

那这位,六代将军德川家宣的政治顾问,儒学者新井白石就是你的模范。

此君是家宣头号大粉,也是纲吉头号anti。后世对纲吉的错误认知可以说100%源自这位黑子的记述。

他说:“触犯生类怜悯令以致于被关进监狱的多达数十万人。”

然而纲吉去世+家宣上位时天下大赦,全国总共才放出八千多个罪犯,一半多还是各藩各类犯罪人员,跟生类怜悯令有关的两只手数得过来。数十万,张口就来,真的。

新井白石的恶意抹黑再加上《三王外记》和《御当代记》的信口胡诌,纲吉的大昏君形象就此达成,后世很多历史学家在引用资料史料时全然不加分析幕府一手记载和资料,全靠下一代将军的拥趸学者所记述的子虚乌有的黑料。

再有30%的添油加醋则要归功于《水户黄门》及《暴坊将军》两部国民度超高的时代剧。前者戏说的是和纲吉同一时代的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剧中把他塑造成一个刚正不阿又不失慈爱的老爷爷,微服私访,惩恶扬善,完全的正派人物。可有正就有邪,邪的锅当然就要让纲吉来背啦。后者则戏说的是八代将军吉宗的故事,这倒没有特别抹黑纲吉,但由于家宣家继两代加起来不到十年的统治,故而吉宗的各种“善政”就会被拿来跟纲吉的“恶政”对比,以此凸显吉宗的伟光正。

当然30%里还少不了《大奥 华之乱》及吉永史的漫画《大奥》再加上两版男女逆转“纲吉篇”的功劳。毕竟《水户黄门》和《暴坊将军》都不以纲吉为主角,而“大奥”系列却实打实从正面抹黑这位将军,直到今天,直到2023年,历史上的仁主名君还在荧幕里像个小丑。

有关纲吉的谣言笔者会在接下来的内容里逐个击破,虚虚实实、是是非非也会尽量以最新的研究成果说话。

【一:纲吉好色到强占臣下妻女】

【反论1】:此为民间逸话,造谣成分居多。因侧用人牧野成贞的飞速升迁,加之纲吉频繁造访成贞家,居心不良者便猜测是成贞献上妻女供纲吉享用,又或者成贞不愿意,但纲吉强占。

【补充】:牧野成贞的飞速升迁与纲吉收门阀大权于将军手中的政治动向密不可分。成贞是第一个侧用人(总统秘书长),是纲吉治世前期的重要人物。纲吉有事没事给他加工资是因为总统秘书长如果领地不够大,工资不够高,门阀老中是不会服气的。

1695年,年已花甲的成贞退出政治舞台,也并未像传闻里说的上交所有领地,他只是退休隐居,其子牧野成春接手他的领地,并且纲吉又给成春增加了7000石。

【反论2】:纲吉的侧室前前后后只有三人,在德川十五代将军算少之又少的,因此说他好色本身就很荒唐。

【补充】:当然侧室只有三人不代表他只碰过这三人,大奥的女人即便被宠幸,如果没有怀孕也不会立为侧室,但侧室中阿传给纲吉生了一男一女外,京都来的大典侍和新典侍都是在未怀孕的情况下立为侧室的,也就是说纲吉只要想,跟怀不怀孕无关。那么“骄奢淫逸”的他有什么理由不睡一个立一个呢?十二代将军家齐就有四十多个侧室记录在册呀。说到底纲吉本人对女色可能没多大兴趣,没碰过多少女人。

另外纲吉与正室鹰司信子的关系非常和睦,在馆林时就经常一起赏能,参观祭典。纲吉成为将军后信子时不时也会从大奥出来,到中奥和纲吉一同度过,纲吉临幸大名府邸时信子亦会陪伴前去。

【正论1】:以上虽然能证明纲吉不好色,但细分下也只能说他大概率不大好女色,但十分好男色,双偏同。

【补充】:江户城中奥有一“桐之间”是纲吉专门用来与男人取乐的地方,主要对象是能乐师和旗本子弟。纲吉嗜能如命,嗜男也如命,五世喜多七太夫恒能甚至因为拒绝侍寝而被下令切腹。伺候将军饮食起居的“小姓”,纲吉有130-150个,实在是多得不像话。并且柳泽吉保府上也设有“桐御殿”提供美男子让纲吉寻欢。

男风在江户时代或者整个日本历史上都是不新鲜的事,江户时代更是发展到顶峰。德川十五代将军,明确记载宠幸过男人的占七个。

【二:政事上不作为,奸臣当道】

【反论1】:各种影视作品里把纲吉描绘得像个二百五败家子,元禄繁华仿佛是他坐上将军位就接了个大馅饼吃得香一般,然后挥霍一空。然而幕府财政在四代家纲时期就入不敷出了,“明历大火”更是烧得屁都不剩,纲吉接手的完全是个烂摊子。他通过重用天才经济学家荻原重秀改革财政,填补幕府亏空,使更多的货币流入市场,促进经济大繁荣,迎来“元禄盛世”。

【补充】:政事上的作为要分三个部分说,①政治改革②经济改革③文化改革

①政治改革与柳泽吉保

纲吉上位初期有很信赖的幕阁老中,就是推选五代将军时为纲吉力争大位的堀田正俊。纲吉上台后联合他及亲信牧野成贞开启“天和之治”。你要说后来的大奸臣柳泽吉保呢?吉保这时才二十出头,太年轻,并未进入权力中心。

1680年纲吉上台,好景不长,1684年堀田正俊被刺杀。以此为契机,纲吉一把子收回四代家纲时期过度集中于老中的大权,设“侧用人”一职,由牧野成贞担任。

幕府十五代将军,君权最为集中的时期是纲吉治世的三十年。侧用人一职的任务在于传话,老中要找将军商量事得通过侧用人,将军有想法也得靠侧用人传达给下面。将军纲吉通常不直接与老中见面商量政务(但也不少,一个月5~7次),而是通过侧用人牢牢抓住君主的权威,自然侧用人的权力和责任也就水涨船高。六代家宣有侧用人间部诠房,一个月跟老中见面的次数也差不多,说明侧用人很好用,大家都爱用。

八代将军吉宗废除侧用人,改设“御侧取次”,老中要见将军不必通过中间人传话,这并不代表吉宗更开明,而恰恰意味着自纪州藩主上台的吉宗,不能够像纲吉那样做到完美的大权在握,吉宗是受各方约束和妥协才走马上任的,他带进幕府的纪州藩臣的数量只能更有限,左右手加纳久通无法像五代纲吉的牧野成贞/柳泽吉保,或六代纲宣的间部诠房那样施展拳脚。

纲吉在人事任命上重才能而轻门阀,是非判断上不徇私舞弊,为世袭门阀掌控下的幕府吹进一股新风。侧用人则为其“将军中心政治”的构想里最为重要的一环,后世影视作品却恶意抹黑,将纲吉塑造为昏君的同时又将柳泽吉保夸大为奸臣。

前面说到侧用人的职责并没有很夸张,权势熏天纯属臆想,到底来说是总统秘书长,一切都要听纲吉的。柳泽吉保即便承主君信任和宠爱,但夹身主君与门阀老中之间,若非过人的智慧和胆量,是不可能干到纲吉去世的。

也可以说,古往今来,应该找不到再有哪个权臣是这么稳稳当当干到退休,并且面对新君都能全身而退的。

吉保的晋升比成贞还要快,并且又得纲吉赐“松平”姓和偏讳“吉”字(原名柳泽保明)。且在家宣被指定为世子后又从纲吉那拜领甲府一藩。

你都不能光以“君臣”来理解这对君臣了。

因了吉保比成贞更丰厚的待遇,个中就有了很多想象空间,有说吉保之子吉里是纲吉私生子的,也有说牧野成贞的不幸是吉保一手策划的,总之好像什么坏事都是这人干的,政治上也非常不检点、狐假虎威。

而吉保本人是非常谨小慎微的性格,夹身两方间努力平衡,对纲吉也是从小侍奉在身边,更亲近也更了解,总以独属他个人的方式劝谏纲吉。

至于说吉里是纲吉私生子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吉保是脑袋不想要了差不多,他只有纲吉在世时才有权势,一旦纲吉去世,门阀老中还不把他给大卸八块,谁会蠢到用血统说不清楚、被怀疑过的孩子再续自己的权势。

就算是纲吉的,他也只会说“不是”。

他的出身只是一馆林家臣,在幕府这样庞大的组织里说到底是编外制,不需要用各种方式夸大他的权力、抹黑他的作为。

而且人干得也挺好,纲吉、幕臣和儒学者都很爱他。

若吉保真有那么奸佞,六代家宣上台时把纲吉时代的财政大臣荻原重秀打压到死,比荻原更接近纲吉更为非作歹的吉保却能全身而退,倒也奇怪了。

②经济改革与荻原重秀

后世不惜捏造绯闻、歪曲史实来抹黑纲吉,其始作俑者是家宣的儒学者新井白石。而纲吉和吉保被抹黑的同时,还有一人,那就是纲吉的财政大臣,荻原重秀。

此君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经济学家,比凯恩斯早200年领悟货币经济的原理。他认为只要有国家担保信用,货币即使是纸也能流通,因此面对纲吉上台初期幕府财政亏空及金银资源枯竭的窘况,他打出的主要政策是改铸金币的金银含量。

假使说原先一枚金币的成分是6金4银,那么就改成4金3银3铜,以此使更多的货币流入市场,带动经济繁荣。而新井白石却认为货币改铸违反天理,幕府坐收500万两导致物价腾飞,民不聊生。

然而事实上,元禄货币改铸后的11年里年通胀率仅3%,是非常温和且优良的通胀政策,相比之下家宣上位后听信新井白石的理论直接转舵调头,再有吉宗更是延续家宣的经济政策一骑绝尘,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停滞。

且纲吉本人完全没有骄奢淫逸的迹象,鼓励武士勤俭节约,自己也带头缩减手头开支。

管理野狗、修建寺庙好像是纲吉治世后期财政恶化的根本。然而在1703年元禄大地震之前,这些费用全然构不成财政威胁,并且管理野狗是为百姓为治安考虑的无奈之举,那么修建寺庙也不仅是为他自己的佛教信仰,而是众多寺庙都到了不得不修的时候。

寺庙残破,庶民的信仰就会淡薄,佛教对传统社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力,至少它最浅显的说教就是“善”。这部分将结合下面的文化改革来说。

总结而言,后期财政恶化的原因一是恶劣气候,二是元禄大地震,三是富士山喷发,四是宝永大火。

好家伙,全让纲吉赶上了不是?勤勤恳恳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③文化改革

经济的繁荣带来更多的文化需求,百姓们有钱消费也愿意消费,这就在积极意义上造成纲吉治世下,艺术学问等各领域的人才呈井喷式出现。

小说家井原西鹤、俳谐师松尾芭蕉、美术大师尾形光琳、陶艺家尾形乾山、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形形色色的天才们共襄元禄繁华,庶民文化在此发展至巅峰。

纲吉重视学问研究,故而又出现荻生徂徕等对日本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与学者。私塾的普及带动庶民识字率一路上升,出版业欣欣向荣。

那要说文化改革,纲吉又改革了什么呢?

那便是生类怜悯令!

“生类怜悯令”是纲吉颁布的一系列法令,跨度长达二十四年。后世影视作品等二次创作通常会极端化这一套政策,光找(甚至捏造)奇葩的说,只字不提颁布本意、纲吉的政治思想和对社会积极正面的影响。近年来史学界对纲吉评价颇高,有关“生类怜悯令”的评价也趋于公正。

贞享二年(1685)幕府颁布了该系列政策的第一条:「将军御轿走过江户大街小巷时,不必事先驱赶路上猫狗。」

有关政策的颁布缘由,最经典的是1683年也就是颁布前两年,纲吉唯一的儿子夭折,于是他信了隆光和尚的话(或者说他妈桂昌院信了和尚的话,而纲吉又是孝子),所以颁布法令……

这套说辞的问题如下:

①跟第一条法令压根看不出来有什么关系。

②当时隆光不在江户,跟德川家接触不多,当时桂昌院可能都没见过隆光,不存在娘俩受他蛊惑。这么大的功德,隆光的日记里一个字也没提到过是他建议的。

③该政策从最初就不仅限于保护狗,当时江户野狗成灾,纲吉建立狗屋照顾狗子们是为了集中管理,防止恶犬伤人。

接着从纲吉本人的头脑来看颁布的本意。

纲吉崇佛尚儒,但治世并不仅会空谈仁义。当时幕府经过前四代将军的统治,社会一片太平气象,然仍残留一股野蛮的杀伐血腥气,人们普遍缺少文明教化,别说对动物的生命,对人的性命同样欠乏尊重和关爱。

于这样的背景下,纲吉颁布了“舍子禁止令”,为预防丢弃幼子,甚至还给孩子做户口登记,对被家人丢弃的孩子也会施以援助,家人实在养不起的可以跟官府说明。同样老人病人也都受这系列福祉政策的保护。

关爱社会老弱病残,在实际行动上可以说没有哪代国君能比纲吉更落到实处的,后来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开设养生所救治没钱治病的病人,也被认为是对纲吉人文关爱的延续。

说完人,再看几条有关动物保护的内容。

①禁止动物表演。

②禁止贩卖鳗鱼、泥鳅。

③禁止将【活着】的鱼、小鸟、鸡、龟、贝类作食材贩卖。【江户城内】不食用鸟贝虾。

④禁止让牛马身负重荷,禁止遗弃病牛病马。

⑤毁巢并活捉乌鸦等侵害农作物的飞禽并运往伊豆七岛放飞。

⑥饲养金鱼者必须上报数量和颜色。

关于猫狗的。

①要注意运货的板车不要轧到猫狗。

②禁止投喂野狗。

③登记狗的毛色,不见了的家养狗要去找。

④禁止遗弃猫狗,死了不要随便丢,要埋掉。

⑤在路上看到晃来晃去的小狗要为其找到狗妈妈。

⑥在路上看到狗子打架要往它们身上泼水、拉架。

至于“杀狗则流放/处死”这一说法,是有的,但早在四代将军时期杀狗就属于重罪了,并且各藩也都有这个规定,并不是纲吉想出来的。

还有“杀了蚊子就怎么怎么”,并无明确的法规条文。被处以极刑的通常是犯了虐杀动物罪,基本集中于牛、马、狗,没有很奇葩的处刑案例。

有些也很有意思,比如一只乌鸦在纲吉身上拉了屎(1689),也没有杀,只是流放乌鸦去了八丈岛。

建立狗屋、派人照料老狗小狗母狗和病狗花了不少钱,百姓有怨言也很正常。但考虑到野狗的繁殖能力和伤人问题,虽然治标不治本,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综上所述,“生类怜悯令”的主旨在于关怀社会老弱病残,其次才是动物保护,本意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没说完全不让吃不让卖,存心给百姓找不自在。

很多以现在目光所难理解的条例都不是纲吉自己拍脑袋想起一出是一出,而是在那之前就有的,没有必要全推诿给纲吉。更多的比如禁止动物表演、给家养狗做登记都是超越时代的先进理念,慈老怜幼更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福祉。

这是纲吉在文化教育上的第一大功绩,也是被后世曲解的第一大“恶政”。

【总结】

儒之精华“仁”与佛之精华“善”,是纲吉留给百姓的宝贵财富,在这样的人性教化与文化熏陶下,人们远离血腥杀伐,社会自武转向文,也才有了诸多艺术家在这一时代禀赋开花。

你当然也可以说他好色他任性,人不跟你睡你就让人切腹,但这些都属于他私德方面的问题,公德上,纲吉晚年提了三个大字——

“思”无实意,并非指“我所思所想是无邪的”,而是在为政为民上,纲吉认为自己从来都是“我无邪”,我这个人不仅想得无邪,更是落到实处,不虚不假,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纲吉和吉宗于后世的评价里一个被抹黑到底,一个被美化上天,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所谓的“评价”,书写者都是武士。武士站在武士的立场上对为自己这个阶级谋取利益的主君给予高度评价,那些学者也都是武士出身。

纲吉从小就有过人的智慧,《德川实纪》中记载到其父家光常对侍奉纲吉的人说:“这孩子比其他人都要早慧,未来可期。但他既为人臣,言行举动若尽随才气与内心,恐怕会生出意料外的祸患。”

《武野烛谈》中又提到家光对其母阿玉(后来的桂昌院)说:“我生于战乱时,从小只习武不习文,年轻时就开始治理国家,也没有读书的时间。这孩子聪慧得远超众人,你要教他以学问为重。”

(其实家光一有空就会去打猎,狗屁没时间读书。)

后来家光又说:“德松(纲吉)应该知道的事也要说不知道,太过聪明伶俐会被竹千代(家纲)嫉恨。”

家光的内心还记得父母过于偏爱事事比自己优秀的弟弟忠长,在年幼的纲吉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所以千叮万嘱要让纲吉搞学问,远离武家正统教育。在当时,读太多书对武士而言并不是多值得炫耀的事。

在学问上苦下功夫,又有母亲桂昌院的支持和鼓励,心怀仁爱上台的纲吉对庶民百姓投入大量的关怀,因此在百姓眼里,纲吉的评价并不坏。

而在幕府内部,纲吉是彻头彻尾的秩序破坏者和武士阶级的背叛者,他不仅从门阀手里夺权,夺走实际的利益,更是摈弃了武士的传统——鹰狩

“鹰狩”看似只是打猎活动,却暗含了一种武者的神圣性。将军通过鹰狩确立起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大名进献猎物时通常是在表忠心和向其他领主展示将军对自己的信赖。

没有战争的太平年代,这样的活动对武士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而纲吉不喜欢,他要的是幕府上下都官吏化、文明化,而不是通过野蛮血腥的杀伐确立起的武家社会。

儒学强调的“仁”与武士信仰的功勋与武力相违背的,它要求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以民为本,教化百姓,以德行服人。这等同于剥夺武士们的特权——一直以来武士眼里,庶民是他们可以任意处置的所有物,他们只需要奴役,而不用负任何责任。

纲吉从实际利益与精神世界阉割和改造武士,而吉宗走的路线是恰恰相反的。

吉宗不仅恢复了鹰狩,纲吉对大名十分严格,他则减轻大名武士们的负担。他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武士阶级的利益,故而在享有巨大发言权的武士群体中评价颇高。

而在百姓眼里,他所谓的“米将军”一称,是远比纲吉的“狗将军”更具讽刺挖苦之意。他恢复的打猎活动古来都是践踏庄稼不说,还要让猎场周围的百姓上缴饵料的压榨行为。

是后世一厢情愿的论调里,仿佛纲吉是败家子,不仅败光了前面四代将军的遗产心血,还留了个烂摊子给家宣,家宣天不假年,又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吉宗,最终靠吉宗吃苦耐劳三十年补上了幕府的大窟窿。

笔者所写的这篇“昏君养成记”出发点一是我对纲吉本身的兴趣,在埋头吸收这个时代的知识时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政治制度,由此对纲吉治世产生浓厚兴趣。其次是我也是“大奥”系列的粉丝,无论男纲吉还是女纲吉,他们的荒腔走板本也让人感到疑惑——您当三十年将军到底当了些什么?

这一系列几乎没有谈及纲吉半分的正面形象,纵是吉永史的《大奥》及她笔下的女纲吉,也最多是上位之初雷厉风行,有学识有教养的名君,然后引入松姬的去世让纲吉发狂,懈怠朝政,靠柳泽吉保狐假虎威,最后说出自己当将军,没能为世间留下什么,只有恶政恶行。

自然,我好像说了太多纲吉的好话,对于不当处、过火处几乎没提。篇幅有限是一点,并且我认为德川纲吉在后世的不懈努力下成了如今的小丑形象,当务之急是拨乱反正,平反昭雪,还人一个稍显公正的清白评价。

倘若我所写的内容能让您对这位将军的印象有所改观,甚至对江户时代产生兴趣,那是我的荣幸。

主要参考资料:

ベアトリス・M.ボダルト=ベイリー『犬将軍』柏書房,2015

福田千鶴『徳川綱吉』山川出版社,2010

村井淳志『勘定奉行 荻原重秀の生涯』集英社2007

塚本学『徳川綱吉』吉川弘文館,1998

福留真紀『将軍側近 柳沢吉保—いかにして悪名は作られたか』新潮社,2011

福留真紀『将軍側近柳沢吉保の政治権力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九州地区国立大学教育系・文系研究論文集,No.8-, 2015-10

仁科邦男『「生類憐みの令の真実」』草思社,2019

柴山肇『江戸男色考 悪所篇』批評社,1992



大奥(2023)

上映日期:2023-01(日本)

主演:未知

导演:大原拓 / 田島彰洋 / 川野秀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