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 OK Bangkok 第一季是 APCOM 为配合 2016 年推出的 HIV 检测运动 TestBKK、联合 Trasher Bangkok 工作室制作的网络剧;虽然仅在 TestBKK 的油管频道播放,但推出后反响非常大,在包括泰国、中国、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在内的亚洲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第二季更得到了在线广播频道 Line TV 和国内某同志 SNS APP 的赞助,主演们有一部分是专业演员,一部分是 INS 的 LGBT icon,但演技都是在线的。

同样以 LGBT 群体爱情生活为题材,导演 Tichakorn Phukhaotong 受 Andrew Haigh 的影响相当深,无论是情节的安排、音乐的选取、影片结构设置,都能够非常容易找得到 Weekend 和 Looking 的影子,更别说在影片赤裸裸地放上 Weekend 的海报了。Andrew Haigh 是谁?除了在 LGBT 群体中口碑极佳的 Weekend 和 Looking 之外,还是前两年大热电影 《45 周年》的导演。

闷骚如你应该要认识 Andrew Haigh

在描述 LGBT 生活圈上,Andrew Haigh 冷静清醒得有一点点接近残酷,Looking 若不是收视率太低两季被砍(仍然无损经典地位),Patrick 估计还要哭上个三四五六七八九季左右,而他恰恰又是大部分 Gay 完美代表:

深受成长家庭的影响
即使在寻找男友方面也在以母亲的眼光作为标准
对于感情常常又走得太急想要一步到位确立关系
渴望爱情又不甘安稳
还有着深深的恐艾心理

虽然大主题一样,但 Tichakorn 的《曼谷基友记》却有着和 Andrew Haigh 不一样的同理心,或者是深受泰国宽容的文化影响,所有的角色设定都透露着导演对 LGBT 群体暖暖的关爱之心,这也符合创剧的初衷。

即使是像 Arm 这样浪出天际的人设,竟也处理得相当自然和真实之余,不矫情不纠结。这自然有演员本身讨喜的原因(号称泰国陈伟霆耶~),但总觉得这样一个角色剧本,应该是编剧在阳光大好的落地窗内一鼓作气写下来的吧。

Arm 脸上大大地写着任性两个字,传统道德四个字,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在他的字典里,过度地消费着自己年轻颜正的优点,利用自己天然的魅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人和东西,甚至不惜伤害朋友。

✔ Casual dating, check
✔ 抢好友的意中人,check
✔ 睡别人男朋友,almost check
✔ 3P, almost check

第一季中“抢”走好友 Pom 意中人只是他长长”恶行“清单里的小小一条,第二季更是在追求别人家男朋友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撩起人来,也是一撩一个准。而作为全剧戏分最重的一个角色,在新的一季当中他的原生家庭也有了一个更为详尽的展开,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在当时不知道能不能续拍第二季之初就将线索铺得这么细。对于自己的任性,Arm 无意要辩驳,但他给出来的理由也真是 real 梗直,逻辑严密得无懈可击。

但 Arm 在身体和性上的追求自由,并不代表着他就是渣;相反,对于朋友,他也绝对是出于真心的地关心,不是流于口头的嘘寒问暖,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导演也非常取巧地避开了俗套的正向拍摄,而是通过其他角色的态度来刻画他和好友 Pom 的相爱相杀。

Arm 和 Pom 这对欢喜好友之间的互动是一二两季的情感主心骨,由第一季的因为 Nat 闹翻再到和好,第二季 Arm 父亲逝世、Pom 和 Arm 前任交往分手又复合,虽然单独给到他们两互动的戏份不多,却是整套剧之所以温暖又闹腾的核心基石。就像他们的好友 Satang 所说的,他们不断不断地争吵和分开,但到最后还是会粘在一起。甚至还劝自己的前任和 Pom 复合,这样的朋友力也是杠杠的。

Pom 绝对是本剧里的苦难担待,先是被 Arm “抢”了自己的心上人,继而被公司的小朋友暧昧中箭,还要被炮友揶揄,简直就是爱情卢瑟里的战斗鸡,好不容易谈上恋爱,对方又被自己成功的事业震得自尊心全无,恋情告急。

Off 和 Big 这一老少配则更代表着年龄差距造成的心理生理状态无法同步恋情关系,同时也借由他们两个讨论了三人行的问题。新加入的 P'Chate 看起来会比 Big 更适合 Off 一些,对待感情也自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规劝失恋的 Pom 那一段话其实也真的是说到重点了。

而出轨在先的 Big,虽然到结尾已知道和 Off 的感情无法挽回,但同时也知道,若时间重来一次,或者自己仍然会出轨,因为有些事情有些困惑,你不去尝试,就只能困惑中蹉跎。虽然看起来为出轨洗白,但也真的是大实话。

世纪大暖男 Nat 在除了负责拍拖虐狗(第一季和 Arm,第二季和新入角色 Min)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向观众展示了一个 HIV 患者可以拥有的生活状态,关于自处、恋爱、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事业的挣扎。HIV 和心脏病、糖尿病一样都只是一种疾病,和道德和品格无关,理应受到同等的尊敬和对待。#题外话#戏里戏外,Nat 都是一个甜点师哦。

不像 Looking 那样有财大气粗的 HBO 支持,可以主打意识形态,让 Andrew Haigh 任性地说着他爱说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 Looking 质量可以如此高的原因),《曼谷基友记》的本意在于推广 Gay 群体的健康知识,不仅在每一集开篇之前由演员讲解各种关于 HIV 的防治信息,更是将阻断药被广大群体忽略的信息嵌入了主要剧情之中。

难得的是,导演和编剧都是有良心的人,不仅能够将各种 HIV 防治信息自然地融入剧情,在挖掘 LGBT 群体情感状态上绝对也是甩同类同性剧集几条街(这里不仅仅是以亚洲作为比较标准),第二季虽然每集时间由原来的 20 来分钟延长到 40 几分钟,但完全没有水份,所引入的角色虽然大量增加,却也平衡得相当有水准。

Gay OK Bangkok 和其他同性剧集唯一相似之处,大概就是在对待性的态度上吧。对于 LGBT 群体来说,性是一件容易得到和发生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群体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上,会跳过了性,更容易看得透彻、纯粹和快捷。而在异性相处之中(这里特指带有浪漫色彩的男女交往),性则隐藏性地影响、延迟和蒙蔽着双方交往的真实情况。

很真实地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荷尔蒙的驱动,对性本身赋予过多的意义,比如性是确认恋爱关系的标志、性行为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对特别性嗜好羞于向伴侣提及等等这些都在不断地将双方交往轨迹拉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确立恋爱关系之前,通常是女方占据着关系的主动权,因为性需求驱动着男方忍受着一些他本来必不能受的朋友交往底线,比如约会中女方的无理迟到,因为对方相信男士就应该无理由地等待女士出现,又比如特殊与浪漫有关的纪念日中,男方送礼是正常,不送则是对感情的不重视,女方则处于可送可不送的状态等等一系列处于主动方的特殊权利行为。而在恋爱关系确认后一段时间,大部分关系的主动权则滑过男方,性需求得到常规满足之后,对女方的要求就会重新上升到普通朋友的水平,比如我在打游戏之中,女朋友的电话那是可接可不接,约会的主动性及标准不断下降,宁愿窝在家里。

这些本来在交往前期就可以发现的秉性,都因为前期交往之中荷尔蒙未得到合理宣泄而被掩盖住了。若能在一开始就将性放在台面,大家会不会更容易、更早看到对方是不是合适的那个人?除却性驱动因素之外,如果从一开始就觉得不适合,那就永远没有合适的一天了。话是虽然说得绝对了,但其中所暗示的在交往之中的眼缘和合拍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东西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再继续下去只是去迁就而已。

人都是具有适应性的,但和迁就不是一个概念。很多恋人在后期恋情转淡还能继续下去,还不是都靠床事去和解?而讽刺的是,大部分人会用爱情转亲情来解释。
如果你愿意
欢迎移步到公众号 DramaMatters
在这里,我们分享更多关于电影的细节分享和私密感受

曼谷基友记 第二季เกย์โอเคแบงคอก ซีซั่น 2(2017)

又名:Gay OK Bangkok 2 / 基友记 2

主演:Theepisit Frame Mahaneeranon/Num Punpeng/Ten Tosatid Darnkhuntod/Suppakorn Chaiyo/Tengnueng Krisanaghan/Mac Kittidech Phukittiwarangkul/Kun Mookdasanit/Paween Snooker

导演:Tichakorn Phukhao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