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难怪主人公那么熟悉,原来是1900的演员。这次他扮演的戴维只是一个小小的护工,一个非常专业的护工,他离婚很久了,似乎也过得很孤独,于是他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护工。他把罹患艾滋病的姑娘,当成自己的妻子来看护(她死了之后,他很伤心,告诉人家自己妻子死了);把瘫痪的建筑设计师当成自己兄弟来照顾(他去看建筑式设计的房子,对人家说:我想看看我兄弟设计的房子);甚至还帮一个患癌症的女人实施了安乐死(他之前是坚决拒绝,但是因为对方声称不帮她就找别人,他最终还是答应了);影片最后他在照顾一个坐上轮椅的年轻人。
很明显,这些倒霉的病人,他们都有家人和朋友,但是在患病的时候,其实家人和朋友都帮不上忙。首先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出于对他们的爱,病人并不愿意去打扰他们,妨碍他们。其次他们在照顾人方面也并不专业,最简单的像如何移动病人,才可以既省力移得动,而且不会让两人都摔倒,那也是技术。再次亲人朋友很容易陷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因为他们似乎在无限量付出,却得不到那种“社会习惯性的补偿”,说直白点,人和马戏团的动物一样,总得给鼓励,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病人心情很难保持良好,给的也只有“负面”的情绪发泄。所以,作为病人,他们都隐藏真相,对亲人说谎,在亲友面前都努力表现出积极快乐的一面,其实却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超越这种恐惧的“尊严丧失”,比如片中,患癌症接受化疗的大妈,居然无法自控就上吐下泻,想想,面对这样的情况,还是接受安乐死更有尊严点。因为专业,所以主人公知道把青菜交给患艾滋病的女人处理,让她可以获得一点劳动的尊严,也知道让男人之性不死的建筑师看色情片(当然也因为这样,被患者家属起诉他别有用心)。因为他在努力像个最亲密的人一样,去陪伴他们度过最糟糕的时光。因为基本上每个人都得面对这样一种孤独的状态(猝死的人也许除外)。
片末,每天坚持的跑步运动主人公居然在跑步时,被一辆闯红灯的车子撞到了。似乎这样的厄运不应该被赋予到这样的好人身上。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安排的巧妙。从善良的角度思考,可能那群病人朋友召唤他去天堂陪伴他们了,因为在人间他也过得很孤独;从电影主题来看,这样更能够深刻地展现一个问题,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很健康,自己还在锻炼身体跑步,那些病苦与耻辱就远离我们,那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当然我们会想,希望他一下子就被撞死了,不然他也得接受别人的照顾了。16.9.22
<图片1>

慢性Chronic(2015)

又名:非常看护(港) / 慢性病(台)

上映日期:2015-05-22(戛纳电影节) / 2015-10-21(法国) / 2016-04-08(墨西哥)片长:93分钟

主演:比茜·图诺克 / 蒂姆·罗斯 / 玛莉贝丝·梦露 / 大卫·达斯马齐连 / 克莱尔·范·德·波姆 / 莎拉·萨瑟兰 / 塔特·艾灵顿 / 罗宾·巴特利特 / 迈克尔·克里斯托弗 / 乔·桑托斯 / 劳拉·尼米 / 卡丽·科尔曼 / 蕾切尔·皮卡普 / 内莉·诺温德 /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 / 编剧:米歇尔·弗兰克 Michel Fra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