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變村》是一部敘述圍村原居民的聚散和生活的紀錄片。透過嫁到蠔涌村已有63年的長安嬸及其兒女講述往事,帶出蠔涌村的變遷。一直沒能找到在英國觀看此片的方法。沒想到能在飛機上看到這部紀錄片。

長安嬸19歲便嫁到蠔涌村。影片讀白說,當年有許多新界居民到外國工作。長安嬸憶述丈夫第一次去英國時,一去便是十年:「你能想到人地過去英國呀,沒有老公個啲幾淒涼呀。個啲痴情個啲呀。哥有情妹有情,抬頭有酒兩人斟。」她仍能記得少女時所唱的山歌的大半。

劉長安夫婦二人早年在外國定居,但後來選擇回去香港。已經長大的兒女,有些選擇留在外國,過年過節時,會回村裡。《河上變村》拍攝時,適逢(或故意選擇)蠔涌村舉辦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每逢村裡打醮,在外國生活的村民總會回到村裡。

長安嬸已移民到外國的四女劉美英亦有回港,她說從前回到香港大多都是約朋友吃飯,或出去逛逛,甚少留在家裡;但可能因為現在自己年紀大了,覺得要去珍惜看看村裡發生的事情,以及不要再錯過參與這個盛會。另一位村民則說,在圍村長大的人,始終不同於外來的人,始終會有鄉情在。

影片讀白說起,自「我」長大後家裡就再也沒有人耕田,園野生活只能從叔叔嬸嬸口中知道。問長安嬸當時是怎樣,她說窮,沒有現在的人那麽的幸福。有田耕就有飯吃,沒田耕就沒飯吃。清晨起來割草,然後煲粥給小朋友吃,一天在工作,沒有什麼生活。

三女劉美蓮憶述在外國的生活,她說那時候就只帶著一個皮喼到外國,其實那也是兩手空空,因為居無定所。後來決定和丈夫儲錢買房子,衣服也沒多買一件,只穿在香港帶來的。後來開了外賣店,帶著子女工作,看著他們只覺淒涼,沒什麼好玩的,就連女兒哭,因為太忙,沒時候去看女兒因何而哭。

劉長安在巴黎加來港開的餐館,據說是第一間香港人開的餐館。因為是家庭生意,那時候四女劉美英和長子劉顯華都到加來港參與餐館的工作。劉顯華的老婆說,那時候跟著他們過來,又不懂法文,所做的工作就是在餐館「洗大餅」,覺著很淒涼。

次女與丈夫在倫敦,她說退休後,會回去自己的家鄉。如果可以再次選擇的話,她不會來外國,會留在自己的家鄉。次女的丈夫說,那時候到外國覺著自己像一根木,飄飄盪盪;四女的丈夫說,蠔涌是他的根,為生活東奔西跑,但有機會都會想回到自己的根,因為始終是自己長大的地方,有自己熟悉的人。

在看《河上變村》時,數次眼眶泛紅。並非因為這部紀錄片有什麼煽情的地方,而是因為在片裡所記敍的一切,有些是我所曾經歷過的,有些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人的身上,如此的真實。

*本文同時載於「電影語言 Film Language」Facebook、WordPress專頁

河上变村河上變村(2012)

又名:Flowing Stories

片长:97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曾翠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