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对美国饮食文化的了解,是从一部真人秀开始。
一提到西餐,虽然在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有点喜欢在小型聚餐时去啃啃牛排,嚼嚼披萨,但是城市主流文化仍旧不把西餐作为宴请重要宾客的手段。毕竟四五十岁的人更习惯于,八仙桌一摆,铜壶煮三江,凉的热的猪牛鸡鱼,外加些时鲜的小蔬菜,小铜锅。在这种时候,本地的传统习惯就在中老年人中更为走俏,何况还要下酒呢。
至于火锅,大概没有外来饮食文化可以取代。川菜同理,简直大杀四方。
就这样,有些宣称自己是饕餮家的中年人也会有几分犹豫地说,嗯,西餐好像真的不好吃……也许他只吃过快餐店橡皮一般的牛排。
直到看了《厨艺大师》。
一个真人秀厨艺节目,海选出三十多人,再现场真刀真枪、明火执仗地计时比拼厨艺。实在没有想到,如此具有观赏性。每一道菜都主配分明,所有肉类都要配有精细考究的酱汁,红酒酱烧烤酱不必提,各类水果和坚果现场用锅子熬制出来的酱,在白色盘子上划出放射般的漂亮形状,真好像是水彩的用法了。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意大利菜、中国菜、泰国菜、越南菜、法国菜、墨西哥菜都很寻常。但是,当一种外国风味在美国流行久了,自然而然就脱胎而生,和本地文化交流融合,慢慢与母体渐行渐远。后来,在美国的意大利菜中国菜们,也就有了自己的面貌。
比如,美式披萨厚厚的饼显得特别实在,和意大利本地那薄薄的饼背道而驰;至于Joe这样德高望重的名厨,也会评价最后一道红烧肉“要有点酸味就更好”。其实在亚洲风味的红烧肉里,就是只尝得出老抽和糖的。长期以来,老美大概更认识越南米粉、咕咾肉、宫保鸡丁一类的亚洲菜。
节目的形式也很有意思,每一期以木条盒子扣住一模一样的食材,号称“神秘盒”——有一期神秘盒是两眼大睁的羊头,以及血淋淋的内脏,受不了的选手有的甚至立刻呕吐了。用盒子里的食材随意发挥,最好的厨师在下一环节淘汰赛可以享受巨大的优势,比如免赛,并且决定别人的食材和菜式。
除了神秘盒拔筹和淘汰,还有各种有趣的“场景比赛”,比如给几百名陆军军人烹制大锅菜,给几百名牛仔烹制特别的牛排,进入三个餐车为海滨游人提供快餐,为最繁忙的宾馆准备早餐——在这种大份额的比赛中,剩下的选手常分为两队,以最终大众的投票作为评分依据。在这种团队赛里,考验人的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也精彩得可以吸引观众。不过,由于大多选手缺少大锅菜的经验,几乎每一次的配菜都不够,马铃薯泥、甘薯泥一锅子都干干净净——两百人,我的意思是,应该准备好几桶吧。
我看了普遍口碑较好的第三季,也明白为什么这一季特别招人喜欢,因为有盲女Christine的加入,让整部剧都很温暖。不像美式综艺节目,为了博得一点眼球,参赛者始终在耍弄心机——不过美国人耍弄心机也非常天真,都是明着贱。
记得戈登在Christine端上苹果派的时候,用刀刮弄着脆脆的派皮,说,啊,这外面是恰到好处的酥脆,边沿是美丽的褐色,你们听,楼上的人,你们听见这声音了吗?听着Christine,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一些!
这场比赛最令人动容的是,每一个人都对烹饪充满热情,不管是淘汰还是走到最后,大家都像孩童一样,孜孜不倦地寻找着最好的食物搭配,尝试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特殊的料理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绞尽脑汁做一道值得苛刻评委点头的菜式。
每一个人看过Master Chef,都想立刻去厨房做菜。这是这个节目最棒的地方。

厨艺大师(美版) 第三季Masterchef(2012)

又名:厨神当道美国版(台)

主演:格雷厄姆·艾略特 Graham Elliot/乔·巴斯提亚尼齐 Joe Bastianich/戈登.拉姆齐 Gordon Ramsay

导演:Brian Smith

厨艺大师(美版) 第三季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