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赋予我们智慧,对自然敬而不畏是鄂伦春族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山神是他们的信仰,而时代一直在前进,但鄂伦春族人并未因信仰与时代不融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导演以金福的故事为主线,表现着鄂伦春族人信仰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日渐没落的过程。
同期声恰到好处的展现鄂伦春族人对山林尊崇的情感。金福是这一族人的代表,是这一族人的缩影。他与时代的抗争是族人们最后对自然,对信仰的守候。即使被政府接出大山,也毅然决然的返回山林,此刻同期声铿锵有力,不卑不亢。他不屈于时代。以坚定的信仰在山林继续狩猎。轻而缓的音乐,幽静山林的鸟叫声在夏日的临近下越发强烈。金福对夏天的山林情有独钟,别有韵味的山林在音乐感染下更为迷人。而哀婉的长调曲在夏天将要结束时出现,或许是乐极生悲,最后一棵刻着山神的树被砍倒,音乐的声调越来越大直到寂静。金福一族对山神的敬拜及对山神的依赖轰然倒塌,无声的渲染着那个族人的悲哀无奈。信仰最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趋于弱势。
影片中具有科普性的解说词简明扼要地表明鄂伦春族人与现今文化发展的不相融性。开篇介绍了鄂伦春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林里,侧面表现了鄂伦春族人的与世隔绝,无法与现代生活融合。随即解说词提到山神火神月神,更是印证了鄂伦春族人的信仰,但对于城市的人来说这是封建迷信。解说词通过观念对比,为鄂伦春族人与时代发展的不融埋下伏笔。同时在介绍划皮文化时点到对划皮文化的了解者越来越少,道明人才缺失的现状。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在日益遗失,解说词利用这一现象呼吁大众同时烘托鄂伦春族人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他们一点点被淘汰。
影片中大量隐喻蒙太奇的存在,深化了影片中信仰随时代发展渐弱的主题,从而含蓄表达导演对鄂伦春族人逝去的哀婉。老人的离世,孩子们痛哭,这一切都在冬天发生。冬天的寒冷带来了悲哀,族人的减少,所聚集的信仰力量也在变弱。他们离山林越来越远,山林是鄂伦春族人信仰的起源将山神刻在树上,是对神与自然的敬畏。当信仰渐与时代不融,他们依旧选择守护信仰。夕阳落山速度之快,为鄂伦春族人的快速衰落埋下伏笔。正如离世的老人们选用风葬,希望死后可以重返自然。这也是老一辈人誓死守护信仰,不妥协于时代发展下信仰的不融洽。隐喻蒙太奇以季节更替,夕阳下落等方面暗示着观众鄂伦春族人在时代发展下仍有坚定的信仰。
鄂伦春族人矢志不渝地前进,即使在时代步伐快速发展时,也没有丢弃他们心中的信仰。哪怕山神已逝,但精神扔在。坚定的信仰,时代的发展并不融洽;正如影片的最后,以金福为缩影的鄂伦春族人行走在消逝中,可信仰从未消殆。

最后的山神(1992)

上映日期:1992片长:40分钟

主演:孟金福/丁桂琴

导演:孙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