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浪潮

本片改编自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1934—)出版于 1982的小说《在我坟上起舞》(Dance on my Grave,译林出版社,2004或《少年盟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青春期的欧容读了这本书非常喜欢,因为当时文学中对同性恋的描写都比较负面,而这本小说却真实地反映了同性之爱的真挚、美好与痛苦。欧容当时就很想把它拍成电影,但那个时候他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之后他一直等待能有英美人士来翻拍。大约40年过去了,并没有人着手将小说搬上银幕,年过50的成熟导演决定实现自己年少时的心愿。

欧容在采访中表示,在拍完《感谢上帝》这一沉重并引起争议的电影之后,他想尝试一点相对轻松的题材,刚好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就决定着手实现他年少时候的梦想。但是作为一个观众,对电影的第一感觉是欧容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上映并大热之后,也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夏日终曲”。毕竟“青春”、“同性”、 “文艺”都是导演非常感谢兴趣的主题,80年代的他也正值青春年少。《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很可能极大地引起了他的共鸣并引发了他的创作欲。

欧容也不是第一个开始怀旧的成熟且有同性恋背景的法国导演。罗宾·坎皮略(Robin Campillo)在201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推出了《每分钟120击》(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这个90年代初的同性恋群像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第二年,克里斯托夫·奥诺雷(Christophe Honoré)带着《喜欢,轻吻,快跑》(Plaire, aimer et courir vite)来到戛纳,也带来了90年代艾滋病肆虐时期同性恋故事的另一种叙述可能。

但是欧容的夏日恋曲更多地让我想到了安德烈·泰希内(André Téchiné)2016年的电影《当我们17岁》(Quand on a 17 ans)。泰希内是40后,比坎皮略、欧容和奥诺雷这些60后、70后大20岁左右,但是《当我们17岁》所勾勒出在青春期发现自己性取向的心境和初恋的氛围实在太逼真自然,很难让人想到出自一个70多岁的老者之手。总体上说,《当我们17岁》比《85年盛夏》更加细腻,完成度也更高,但两部电影都涉及了母亲的影响,父亲的死亡,内心的压抑等内容,都散发着中学生的青春残酷物语的意味。

青春与死亡

故事的开篇就提到了“尸体”和“死亡”。可以说死亡是故事的核心要素,对于主人公叙述者Alex来说,死亡从抽象意义上令他着迷:埃及人的死亡观、如同石棺的浴缸;但是从David的角度来说,死亡是现实的,父亲的死让他承受着内心的打击和生活的重担,爱情的破裂也让他真正迎来了死亡。对于Alex,死亡在遇到David之前和之后是不一样的,David用自己的经历给Alex上了死亡的一课,让他从对死亡着迷的幻想之中走出来,开始面对现实的尸体(停尸房)、墓地和刻骨铭心的痛苦,实现真正的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David就是成熟版的Alex,Alex就是青涩版的Alex。具有文学才华、被语文老师器重、面临工作和继续学业的选择、被同性所吸引……David从Alex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还没有被生活蹂躏、充满希望的自己,散发着不经雕琢的青春之美的自己。Alex则在David身上看到了一个他还没有达到的更加老练、成熟、自信的男人的形象,Alex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而且也更加拘谨和羞涩,他渴望有人指引和带领他,David就是他的完美情人。

电影是围绕Alex的视角展开的,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感知Alex情感的发展和变化。但是David的情感走向就不是特别清晰了。在我看来,David是一个表面快乐内心痛苦的人,他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洒脱和开心,什么勾引小鲜肉啦、夜访醉酒鬼啦、骑摩托飞驰啦、约会英伦女啦都是掩饰。就像他妈妈说的,在遇到Alex之前,David非常痛苦,无法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中走出来。David的玩世不恭是他的伪装,他也许是一个四处撒情的人,但不代表他内心没有一往情深。片中有至少三次David表现出神情严肃,一次是要Alex许诺坟头蹦迪,一次是谈到是否想他的父亲,再一次是他们最后的争吵。从David的行动来看,他对Alex是动了真的感情的,虽然嘴上说对他厌烦,但是一旦Alex离开,David仍然感到无法承受。

David的死是一场意外,但这个意外有某种一厢情愿的成分:父亲去世的打击、玩命的飙车、对身后事进行交代、情感上的重创。在遇到Alex之前,David很可能有过想死的愿望,所以才有了逼他坟头蹦迪的承诺,在那场戏里面有一种“你张口闭口都谈死,但是其实你根本不懂死亡”的感觉。

虽然电影在剧作上有不少粗糙之处,但是两位主演的演技很在线,尤其是Alex,从开始的试探、后来的纵情,再到无法遏制的愤怒和嫉妒,再到最后的崩溃和伤心欲绝。爱情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陶醉感和无穷的摧毁性的力量在他们短短的恋情中尽情地展现。

青春往往是一个人体验爱情的最初时刻,在这个时期的爱情是全身心的、也是最刻骨铭心的。在两个人的关系当中,爱是一切,没有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干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青春期的爱情会带来更多的冲动,这冲动的背后也隐藏着危险和死亡。

文学的力量

《85年盛夏》显然不是欧容最好的作品,甚至和近几年的作品相比,都算不上特别出色。就故事本身而言,并没有太多让人新鲜的内容,这大概和原著小说的底子不无关系。小说在当年可能对欧容起到了启蒙的效应,但就作品本身而言,尤其是放在大量同性佳作涌现的今天,恐怕不能算是特别优秀。

但是原著小说也给电影带来了一些英伦元素:The Cure乐队的英伦摇滚风格随着In Between Days扑面而来,Rod Stewart感人至深的Sailing将影片的情感推向高潮,不明所以介入其中的英国女孩Kate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然而,欧容的改编显然加入了很多他自己的味道, 最突出的就是文学元素的引入。

梅尔维尔·珀波(Melvil Poupaud)饰演的中学法语老师Lefèvre先生很容易就让人想到了《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 ,2012)中的Germain先生。两部电影中文学和法语老师对于一个相对边缘但是具有文学才华的中学生具有明显的拯救的力量,阅读与写作对情节的推进和主人公的自我认知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电影中引入文学元素是法国作者电影的常见手法:从特吕弗的《四百击》到克拉皮斯的《西班牙公寓》,从柯西胥的《阿黛尔的生活》到奥诺雷的《喜欢,轻吻,快跑》,这一方面说明法国导演很多早先都是文学青年,另一方面也与法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有关。

欧容的文学性的出发点是(高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启发。一个热爱文学却没能成为作家的老师看到了学生笔端的才思,为之兴奋;学生本来并没有意愿走上文学的道路,却在老师的鼓励下发现了且成就了自我。

在片中,当Alex拿起打字机开始写作的时候,他从一个痛苦、无助、左右为难的青年走向一个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不仅解释了自己的行为,还让自己从这段无处安放的情感当中走出。老师道出了这样一个古往今来结通用的道理:当一个人拿起笔,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倾诉无法说出口的故事。

写作,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构回忆,重新赋予一切意义。Alex的讲述不乏文学性,但是讲述故事的他已经不是原来故事中的那个他了,他是小说家和叙述者,他已经知道每一个情节在这个故事中的意义,并且在恰当时候告知读者。翻船事件如何让主人公登场,在舞厅里的David给他听的音乐意味着什么,Kate的再次出现又如何预示着故事的终结……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设置悬念,从故事的结尾讲起,让现实和回忆交织,一点点揭开故事的全过程,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写作完毕,Alex已经比写作之前更清楚这段感情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可以直面法官对判决并重新在海滩上开启一段新的感情。写作,就像他老师说的那样,对于经历创伤的他是一种治疗的手段。

可以看出,欧容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挖空心思去做太多突破和尝试,他更多做的是对自己母体的重复,而且这种重复带有某种随意和漫不经心。从导演的角度讲,他是想拍给青少年的自己,以青少年的视角讲青少年的故事。但是没有冒险的艺术就是保守的艺术,虽然真挚和流畅,但这部舒适区作品没有给观众带来太多的冲击和惊喜。



85年盛夏Eté 85(2020)

又名:八五盛夏 / 85年的夏天(台) / 八四盛夏 / Summer of 85 / Summer of 84 / Eté 84

上映日期:2020-07-14(法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菲利克斯·勒费弗尔 / 本杰明·瓦赞 / 菲莉皮娜·维莱芝 /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 梅尔维尔·珀波 / 伊莎贝尔·南蒂 / 洛朗·费尔南德斯 / 奥罗拉·布鲁坦 / 布鲁诺·洛歇 / 约恩·齐默 / 安托万·西蒙尼 / 帕特里克·齐默尔曼 / 塞缪尔·博拉夫曼-芒蒂尔 /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 编剧: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85年盛夏相关影评

_
_ •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