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我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也没有十分系统的去学习过心理学,我只是一个曾经患上过抑郁,曾经有过心结而后喜欢上心理学的爱好者。我只能说,我比一般人,更能理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

看这部剧,我第一感觉是,这个编剧肯定是个有十分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的人,里面的小黑屋可以理解成人的内心/潜意识/本我,6个房间可以理解成萨提亚冰山理论,第6个房间的人可以理解成内化在潜意识中的人与物,剧女主的剧情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咨询成功的过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往往就是陪着当事人走进小黑屋,让当事人重新去理解黑屋的人与物。

如果把这个剧的故事理解成心理咨询的过程,就很好理解剧情了。

女主一开始是不惑父亲的自杀,也可以理解成内心父亲形象的崩塌,导致脑中父亲与现实父亲转变不过来的内心冲突,才会让她奋而走入黑屋(开始心理咨询);

后来通过母亲知道来龙去脉,知道父亲是因为骗保而死的,又造成了女主父亲对自己真的很爱很爱,我要跟父亲在一起的依恋关系(通过咨询对话,让当事人重新回到冲突现场,体会当时的情绪);

到最后,女主通过与脑中父亲的对话,得知父亲爱自己,并不是想一直跟女儿在一起,这样会把女儿毁掉,而是想女儿在爱的环境下成长,成为一个幸福的女儿;女儿把父亲的爱理解成希望女儿成长,女儿才下起决心离开那第6个房间。(内心冲突的真正解开,当事人对冲突事物的重新理解)

这确实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让当事人重新自我理解同一件事情的两面,从而走出阴影区。

但说起来轻巧,实际上是很难,也很痛苦的过程。

好比给你一座大夏蓝图,就是知道道理的过程,知之很容易;然后,你还要去研究蓝图的内容,这是理解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难;最后,是用一砖一木构建大夏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精力,也十分的痛苦,这就是道理内化的过程,剧中用女儿杀父来表达这种痛苦,我觉得恰到好处,真的就是这么痛苦。知易行难,就是这么个道理。

这部剧还有很多心理学上的彩蛋,比如说第6房间里父亲天天给女儿做早餐,在现实中很可能父亲十年都做不到一顿早餐,因为按照父亲的职业、身材,他父亲是不太可能能做到的。但有趣的是,真的,父母很偶尔的一次行为,会深深的扎进孩子的内心,当时孩子很可能就理解成,这么忙的父亲为我做早餐,他一定很爱我,要是他天天给我做早餐就好了。

我看杀父的那场戏时,直接哭崩溃了,产生了跟我父亲通灵般的感觉。我脑中浮现了一个画面,我还是个小婴儿,躺在床上,躺望着笑眯眯看着我的年轻的父亲,他的表情是多么自然,他的身体是多么的伟岸,真实的能感受到他看着我有多开心。我瞬间明白父亲后期为什么这么想死,当年我刚刚毕业,他不想连累他心爱的儿子,连命都可以不要了。

期待交流。



零异频道 第二季Channel Zero(2017)

又名:零异频道:无尽房子 / 零异频道:无尽恐怖屋 / 零异频道:无尽诡屋 / Channel Zero: The No-End House

主演:艾米·弗塞斯 Amy Forsyth/艾莎·迪伊 Aisha Dee/杰夫·沃德 Jeff Ward/谢默斯·帕特森 Seamus Patterson/塞巴斯蒂安·皮戈特 Sebastian Pigott/Jess Salgueiro/Melanie Nicholls-King/约翰·卡洛·林奇 John Carroll Lynch/金·赫夫曼 Kim Huffman/凯拉·凯恩 Kyla Kane

导演:Steven Piet编剧:尼克·安托斯卡 Nick Antosca/布赖恩·艾伦·拉塞尔 Brian Alan Rus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