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新旧媒体之争的思考是从The Newsroom 第三季开始的:ACN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痛苦地挣扎,但最终也没有摆脱被收购的命运,精英记者们展现出的堂吉诃德式的悲壮令人扼腕。而这部纪录片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是《纽约时报》的故事。

科技推动媒介发展。没有印刷术就没有纸媒,所以当互联网普及后,新媒体也必然发展得蒸蒸日上,因为需要2美元购买的纽约时报上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可以免费阅读到。因此广告商们也撤走了,纸媒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他们做出调整,裁员,减少报道,但仍然有一些报纸免不了倒闭。(但推动媒介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是,言论自由。)

另外,现在的大部分读者缺乏对严肃新闻的兴趣。相比伊拉克,他们更愿意读小狗的新闻。这就涉及到纸媒的尊严,精英记者们依然希望能够通过新闻改变世界,因此不愿意去报道娱乐新闻。如果纸媒没有财政顾虑,可以两项兼顾,但是……

纸媒相对新媒体的另一个劣势是,因为版面问题,纸媒的新闻一定是经过记者编辑的,这样无论如何都会带有主观判断和倾向性。而新媒体没有版面的顾虑,可以把所有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并且发布到网上让任何人看到,和其他人一起讨论。但这同时也是纸媒的优势,因为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能比普通大众更深刻地看待问题,观众被误导的可能性更小。

纸媒内部也存在使其自身被反噬的问题:信任危机。纪录片中讲到了纽约时报的两位记者Juddy Miller 和 Jason Blair 虚假报道对纽约时报造成的巨大信任危机。这让我想起了新闻编辑室第二季的热内瓦事件。那时觉得信任危机不算什么事儿,谁能不犯点“小错”,但实际上当一份报纸/电视台失去了公信力,公众无法判断他们报道新闻的真假,那么就会像扔掉一件坏了的家具一样抛弃它投向新媒体,整个过程会非常迅速。

纽约时报在积极的应对时代的挑战。首先,针对铁杆粉丝建立了自己的新闻付费网站;其次,他们谋求和新媒体的合作:“维基解密(Wikileak)在网上公布了五角大厦的很多秘密文件,纽约时报在对信息的真实性和保密性审核后登在了报纸上。这也是纸媒对新媒体的优势:精确性,这也是纸媒会永存的原因。而纸媒和新媒体的关系,究竟是source还是partener,看法不一。

iPad的出现,让很多纸媒人看到了希望。音乐界的人说,乔布斯通过iTunes付费下载拯救了唱片界,虽然他无意于此。那么同样纸媒也可能被iPad拯救。最重要的是,需要让人们都认识到无论何时信息都不是免费的。当我们自以为在浏览着免费网页时,我们的隐私暴露在搜索框中,被卖给了广告商。

话说回来,很多新媒体其实是纸媒的copy。如果纸媒不存在,如果没有记者去现场调查,即使有1000个博客在讨论同一个新闻,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

纪录片的结局是纽约时报的老总在全公司的大会上说:我们纸媒业仍然很好很强大。掌声经久不息。这样的一个Happy Ending看的我很感动。不管什么时代,认真做事的人不会消失。手工艺人不会消失,纸媒人,记者,也不会。

(这篇其实是在2015年3月看完这个纪录片后写的,现在发出来。不算影评,只是记录整理了片子里的观点,所以行文也没啥逻辑hhh完成今日输出任务。)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2011)

又名: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 / 第一页:纽约时报的一年

上映日期:2011-01(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片长:92分钟

主演:David Carr

导演:Andrew Rossi编剧:Kate Novack/Andrew Rossi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相关影评

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