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梅耶的“报纸消失论”曾引起业界一片哗然。然而,从现今的纸媒的式微衰落之态来看(数数去年有多少大报停止了纸质发行),报纸消失已成定局,且消亡之日要比曾经引起巨大争议的梅耶所提出的时间还要早。哪怕是曾经傲视群雄的《纽约时报》,在全球媒体生态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单单以“内容为王”来应对数字媒体带来的生存危机,已并不是那么信心十足,那些曾经不屑新媒体的“无冕之王”们,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焦虑地进行各种探索实验,以期挽救传统媒体的颓势。本片就是以记者David Carl视角来呈现在新旧媒体的交锋冲突下的《纽约时报》。

尽管有着无冕之王的自矜,但时报人却并未固步自封,他们努力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进行着种种努力探索:设立“媒体专区”,报道媒体包括时报自身的数字化变革;和维基解密合作,拓宽信息源渠道;设立付费墙,对超出限定阅读数量的文章进行收费。NYT还吸收了以写博客出名的Brian Stelter,有趣的是,这浸淫于新媒体的年轻记者非常鄙视不上推特的人。然而,对于大多数时报人来说啊,他们对新媒体的感情是复杂的。时报记者David Carl对于新媒体是不屑的:有价值的报道是需要大量精力长线投入的,他不明白在短暂又聒噪的交流中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用起推特,“在用了推特一年后,它让我服气了吗?——没有。”在时报内部,持这种精英式的骄傲的传统媒体人不在少数,即时不得不选择和阿桑奇选择合作,他们对阿桑奇在Youtube发布的视频有所指摘,认为它没有完整地呈现事实的全部,将它剪辑为倾向性非常强的报道,并不符合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而大众对于Ipad的疯狂,让他们即困惑又担忧:ipad到底是就传统媒体于水火的天使,还是要将之绞杀殆尽的恶魔?

现实的困境不仅是数字技术所造就,无冕之王们的新闻理想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已然没有了曾经光荣与梦想时代的纯粹与坚守。片中时不时穿插了那个令无数时报人心驰神往的年代——那是专业媒体的鼎盛时期。《纽约客》的主编David Remnick说“《国王与权力》这本书让我对《纽约时报》心驰神往,除了这,我什么都不想干了。”((⊙o⊙)嗯?那你现在•••)无论是对五角大楼档案的揭秘,还是对水门事件的报道,那种推动社会进步、参与历史进程的骄傲似乎已是明日黄花。现今的状况中,《纽约时报》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独家新闻”,机械性地记录和报道,并没有进行核查消息真实性,错误地报道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内容,沦为了一场“欺诈运动”的帮凶。而以往,《纽约时报》在报道争议性事件时,都会列举出正反两方面的说词和观点,尽力保持客观中立。

片中还提到付费墙(paywall),片尾打出的字幕把这一措施的成效交给将来回答。这个现在被视为传统媒体应对数字媒体冲击的有效武器在片中(本片拍摄2010底)并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在这个急剧变幻的新媒体时代,对任何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寄托太多的信心未免让人觉得天真可笑,对于付费墙,媒体人更多的是困惑和忧虑:报业是多年来实行网上新闻全部免费,同时在互联网上“新闻应该免费“的消费心理业已形成,而大量的时报读者认为付费墙有悖于“信息自由原则”。任何探索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几经波折之后(付费墙的建立曾让网站流失不少读者,时报也多次撤掉付费墙后建立)柳暗花明。2012年底,《纽约时报》线上线下的总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为该报第一大收入来源。我们都知道,摆脱了广告的严密控制,这对媒体的意义是什么。片中一情节倒能为这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加上注脚:David Carl拿着一张被成许多空洞的newser网站页面说,“看看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内容,你们网站还剩下什么?”底下观众哄堂大笑。从最朴素的逻辑出发,对于设置付费墙的传统报纸而言,若想通过网络收费来获得收益,就需要提供足够排他性(exclusiveness)的内容。高质量的、不可替代的内容正是纽约时报成功的证明。即使在数字时代,内容生产者同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尊严和利益。

影片的最后,是NYT获得普利策奖的宣布仪式,“我要说的是,现在新闻业依旧生龙活虎,尤其是在纽约时报。”总编的一句话引起了时报人们的掌声。是的,即便是在数字时代,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这个基本点。在经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技术之后,人们总会回归到最朴素的追求,即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和冲动。这才是人类创造媒体的本意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2011)

又名: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 / 第一页:纽约时报的一年

上映日期:2011-01(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片长:92分钟

主演:David Carr / 

导演:Andrew Rossi / 编剧:Kate Novack/Andrew Rossi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相关影评

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