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片名翻译为年轻气盛,却主要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讲述着一篇有关生命的故事。就影片本身而言,看完后很难摸清导演到底要传达什么主题。排开静谧优美的阿尔卑斯山下的自然风景,镜头大部分都对准着群山绿草所围绕的一所世外桃源的疗养院。出入其中的不乏曾经球场上辉如日中天的世界巨星,曾经叱诧风云的电影导演,曾经年轻气盛的乐队指挥等等,当然若仅有他们整部电影或许会显得老气横秋死气沉沉,另有比他们更为新鲜的元素:好莱坞演员,拉小提琴的小男孩,世界小姐,处于叛逆期的小女孩,按摩专家牙套妹,甚至毫不起眼的妓女。当然,此片的主角是一对老头:指挥家巴林杰与导演米克。顺着他两,让我们去发现一段有关老年,人生等等有关此部作品所传达的的东西。

巴林杰与米克
影片开端,迈克尔凯恩所饰演的指挥家巴林杰,以退出江湖的姿态,面对女皇的邀请甚至爵位授勋不为所动,俨然摆出一副没有比退休生活更重要的冷若磐石不问世事的态度。而他的好友Mick则是另一种态度。怀着活到老创作致死的心态热情满满地带着几个年轻人组成的剧组进行剧本创作,甚至在给自己的遗作起名为人生的最后一天时都表现得激情澎湃,丝毫感受不出这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臭老头。

首先从米克的角度出发,概括为两个词,一是单纯,二是感情。首先是单纯,巴林杰的每一个小小的玩笑都能骗得米克团团转,巴林杰甚至夸张地说这60年来我说的每一句话你都信。但米克也有单纯的道理—作为一名导演,编剧,他必须去相信每一件事,好让自己编出好的故事。在自称为自己感情伤智慧上精神上的遗作,人生最后一部电影人生的最后一天时,像孩子头一般站在高处自我陶醉地打开一瓶香槟为自己庆祝。此外,巴林杰还说到你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不够热爱生活。夜深人静,当巴林杰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独自面对黑暗的侵蚀所带来的恐惧时,米克正兴致盎然地和小年轻们讨论着自己人生遗作的漂亮结局,并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象着自己所钦定的演员演绎着自己故事里的角色。在两人同时看到眼光下赤身裸体的环球小姐朝他们走来,就是电影海报那一幕,观察两人的表情不难感到滑稽:巴林杰,早已不淡定地目瞪口呆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而米克,一副处变不惊地享受的表情不露声色地静静观赏这美妙的移动的胴体,所谓阳光底下刷老流氓也要讲究点风度,连有客来访都打趣地说到没看到我们在享受这人生最后的春光吗。

至于感情,我想这才是米克与巴林杰的最大不同之处,不论是生活态度还是工作态度。作为一名编剧,米克曾说巴林杰的音乐里包含着令人惊讶的新感情,而作为一名音乐家,巴杰林只是平静地回应道:感情的作用也会被高估。相比之下,影片最后被米兰达拒绝演出后的米克绝望向巴杰林倾诉:感情就是我们的全部。站在剧作家的角度而言,要创造一个现实的角色,从构思,到文本,到寻找合适的演员,这个过程所必需带入普通生活的任何细微的感情;而作为一名音乐指挥家,需要的往往是沉稳,镇定,深沉等诸如此类的元素,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个人冷漠的性格,就如此片中的巴林杰。先把米克说完,单纯往往是伴随着感情的,随着岁月与时间的沉淀,脆弱的单纯被感情的幻影所包裹,直到米兰达一句没有你那些垃圾电影,生活却依旧要继续给惊醒。作为一个沉浸于自己编造的故事的世界里的晚期病人,当自己寄予感情与信赖的人出于生活因素—最世俗的金钱所背叛时,毫无疑问地将米克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此外,50余年间自认为捧红无数女星的他自称自己为伟大的造星导演,可被男演员杰米无情嘲讽道:你不是一个伟大的造女星导演,你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只是一个时代的。最后的一个时代的period或许才是最终的致命一击。关于米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那句遗言:感情就是我你们的全部。而是送别剧组的年轻人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人,艺术家,植物,动物,最终都只是临时演员罢了。终其一生,说出这样一句话,包含着愤怒,不解,遗憾,嘲讽,抱有热情地对待自己的事业的一生就如此定位,想必这种领悟比起年轻时没有努力所谓的bb带来的后悔更有感染力。

接下来是好基友巴林杰。两人谓一对正反面,除开年老都滴不出几滴尿的几分相似外。从感情往往被夸大这句话,指挥家的职业看出巴林杰,一个对待事物不会被那么强烈的感情所左右,从而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理智与冷漠,低调与沉静,一名谦谦老绅士的作风。作为一名艺术家,被女儿评价为冷漠不懂得关心家庭,不懂得理解母亲与女儿,被同行批评为傲慢,所以才会有连女王大使的面子也不给的局面,甚至在老友绝望地留下遗言赴死之际仍然稳如泰山般沉默寡言,从某种角度上说他的冷漠促成了米克的自杀。

他的生活,只有音乐。对家庭,没有关心,没有拥抱,除了对妻子说安静时会呼喊她的名字,其他时间全用在创作上。当他背着妻子在外寻欢作乐甚至为音乐创作进行同性实验这种荒谬之极的事情,妻子选择默默忍受依旧选择留在他的身边。他说,我能理解你,但女儿的嘲讽让他最终只能坦然:我只懂得音乐,因为它是不需要过多言语和经历就能去理解的东西。It just is。值得安慰的是,音乐成为维系家庭最有利的羁绊。一首只为妻子创作的简颂,哪怕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来邀请自己都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此处又得把米克搬出来对比一番。前文已谈过米克对待事业的态度,相比之下巴杰林把事业看得更加淡然,既然退休了,就不在去留恋,一心只剩下安度最后的时光,偶尔调侃调侃打坐的高僧,指导指导练小提琴的男孩,或躲入森里重温重温过去舞台上的时光。就米克与巴林杰两人对晚年对事业的态度,总会联想起一些球星,年轻时是球场上最闪耀的那颗星,可岁月拖缓了他们飞驰的步伐,有的人选择急流勇退,让位于年轻人,给自己留下一个完美的传奇结尾,如巴林杰。有人则不服老地一拼到底,不管时代是否还属于自己,直到被伤病,媒体所击败留下唏嘘落寞的背影,如米克。

有关巴杰林,作为一名老人,有着其自然的对年轻人的偏见。就好比对男演员杰米一样。不是每个好莱坞演员都是宿醉街头,干着吸毒的勾当,泡着厌食症的女模特,也会有人在一个人时读读诺瓦利斯,适当地重新定位发现自己。偏见不是老年人的特权,事实上偏见存于每个人,类似于否定一个人就可以否定一个集体一般,偏见的种子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早已潜移默化地被媒体符号化,异化,从小形成的形象与偏见所着年龄增长不断再确认,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偏见。带着偏见去解读一个你不熟悉的人,恐怕是一种病态的愤世嫉俗或单纯的嫉妒。

两人的共通点
巴林杰与米克的共同因素,恐怕是一缕晦涩的爱情以及随岁月流淌所模糊的记忆。两个老光棍第一次聊天巴林杰就问道,我想知道记忆随时间发生了什么改变。记忆并没有改变,带来的只是忘却,忘却亲人的面容,孩提的一切,唯一不忘的是那个梦中情人。两人的婚姻,恐怕都是不成功的,巴林杰10年未曾探望过住院的妻子,而米克则是被妻子所抛弃。两人同样是年轻时风流潇洒,一个搞外遇甚至搞基,一个是专捧女演员,哪个都不是省事的主~{果然还是艺术家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年轻是放肆,爱情是春药,老去是惩罚,死亡是救赎。对人一生而言,恐怕难逃于此吧。

全片除了两个各怀心事的老头外,最有存在感的恐怕是那个以观察者身份出现的男演员杰米。

因为一部电影而被铭记的Q先生,因此就背上了不可逃避枷锁。来到这座疗养院揣摩新的角色。在此之前,支配着他作为一名演员的心理状态,乃是恐惧。就比如人人看到他的第一反应都是那个Q。除了一个小女孩外。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准备好的,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作为一名艺术家,到底什么东西是值得去表达的?恐惧还是渴望,观察人世百态是件有意思的事,若屈服于某种无形的压力带来的恐惧,本性就便被埋没,但正是人世的存在打开了双眼,让人选择传达自己内心的渴望。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最为纯粹的艺术

看到这幕戏会让我联想起黑塞在德米安利的一段有关自我的描写: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不是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该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指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自我是一种渴望,当我们不再披着厚重的盔甲,带着面具遮盖自己的本来面目,选择在阳光下发出内心那份最为纯粹的呐喊,一个人此生或许才打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

写到结尾,自己仍然没有理清这部电影的主题,也罢。各种主题交织在一起成就这部诗意的电影,引起自己对一些人生片段的共鸣就是最大的收获。不管每个人的人生定位是巴林杰还是米克,又或是男演员吉米,又或是他所饰演的那个Q,到老时回望自己的人生,会抱着什么样的姿态呢。或许如米克所说,每个人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临时演员,都逃不脱被时代清洗的命运,那末,就演好自己给自己规划的角色,让它看上去既不那么遥远,也不要太过接近。

年轻气盛Youth(2015)

又名:回春(港) / 青春 / Il futuro / La giovinezza / In the Future / The Early Years

上映日期:2015-05-20(戛纳电影节/意大利)片长:124分钟

主演:蕾切尔·薇兹 Rachel Weisz/简·方达 Jane Fonda/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保罗·达诺 Paul Dano/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内芙·加切夫 Neve Gachev/埃德·斯托帕德 Ed Stoppard/马达丽娜·珍娜 Madalina Ghenea/马克·科兹莱克 Mark Kozelek/亚历克斯·麦奎因 Alex Macqueen/艾米莉亚·琼斯 Emilia Jones/波佩·科比-特曲 Poppy Corby-Tuech/汤姆·里皮斯基 Tom Lipinski/克洛伊·皮里 Chloe Pirrie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 Paolo Sorrentino编剧:保罗·索伦蒂诺 Paolo Sorrentino

年轻气盛相关影评

tinal
tinal • youth
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