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五千里程中的暗喻以及个人思考


《黑镜》中的“一万五千里程”这一集描绘了一个未来乌托邦,通过细微的个人视角展示了宏观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个世界有自己完整的运作体系,但作者又不重下笔墨对此描写,通过一种留白手法,再随着主角故事线的发展和层层反转,主题便显而易见了。

1个体与社会
从宏观的社会学角度来看,编剧一定是《娱乐至死》的死忠粉,巧妙地使用暗喻讽刺了商业化背后对个体的压抑和扼杀。正如《人类简史》上说,“一切要求一致,反而让心灵呆滞”,从片头每个人生活中,一模一样的网络格子房间,千篇一律的灰色的衣服,到主人公宾这一阶层工作的方式---蹬车,便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压抑个性的世界。大家的生活无聊且出奇地一致,每个人都是社会系统里的一个打工人,一颗螺丝钉。准确地说,是一块电池,每个人的工作和实现价值的方式便只有蹬车发电,这不禁令人想到《黑客帝国》中更为直接地表达:把人类身上的生物电当作电池块为“母体”发电。这一类的影视作品好像一直在问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使个人不单是社会中的微不足道的存在呢?如何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当然,影片的内容也有涉及到这个方面:个人价值的实现,便是爱与冲动,是自己的爱好与追求。比如暗恋男主的女孩给男主送苹果,男主又给女主送上价值一万五千里程点的hotshot参赛券,对于他们二人,这便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轨迹,是“自我”做出的选择,是个体在社会中为了个体发展的行为

2乌托邦的社会分析
从影片中反复弹出的hotshot广告吹嘘歌星,邀请百姓加入舞台,和brotherguts打胖子作为搞笑节目(宾蹬车时旁边那个胖子,贾斯丁,爱玩打黄皮胖子的游戏)以及贾斯丁对待胖清洁工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乌托邦有它固定的阶级关系,它反对肥胖,以瘦为美。为什么呢?因为胖人蹬车蹬得慢,发电慢,创造的价值少。所以胖人便去做了清洁工和大家消遣愚弄的对象,这个社会的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胖子和清洁工就该收到嘲讽,很明显这是非常畸形的。更为畸形的是,艾比(女主角)在面临选择回去蹬车和做艳星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无不与社会的文化氛围有关,正如评委所说:大家都那么努力地蹬车,给系统发电,大家都那么努力,现在大家想让你脱下衣服去拍AV给我们快乐快乐,你竟然在犹豫,你是不是看不起大家。一副道德绑架的嘴脸,台下的无脑虚拟观众也跟着叫好,逼良从娼。看上去她的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可这是民主吗?这样合理吗?这符合正义吗?这直接使人联想到古希腊某时期多数人的暴政和苏格拉底之死。令人深思,究竟怎样才能既照最大限度地顾民主又保障参政人的素质呢?



3《娱乐至死》
主人公宾看到心爱的姑娘“被迫”走上艳星之路,卧薪尝胆,攒够里程点再登舞台,拿着玻璃碎片在台上激情演讲大胆发声,宣泄他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这一部分可谓是全片的高潮,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了最高峰,一字一句深入人心。可更大的反转隐藏在老奸巨猾评委的笑脸上。他说,你这可能是节目开播以来我见过的最激情澎湃最精彩的表演了!好,我愿意给你单独开一档节目!直接把主角的反抗当作是一种表演。
老练圆滑地令人拍案叫绝,同时完美致敬了《娱乐至死》书中的一句: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我们现实中这个社会也像这样,把一切尖锐的观点,不适宜但又有那么一些道理的观点,冠以that's quiet a show来隐瞒和回避,这就扼杀了毛主席曾说过的反叛精神。矛盾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这样无视矛盾,是极不利于社会进步的。
但谁又有这权利和胆量来提出矛盾呢?或许这就是大学教育之所在,让中国青年有创造力,有敏锐的觉察力,来发现现实生活的瑕疵,并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还有这么一种观点一定程度却支持着“娱乐至死”。在电影《马戏之王》(根据马戏团鼻祖P.t.巴纳姆一生改编的传记电影)中,美国马戏团鼻祖在招募一个任人嘲笑,自卑胆怯的侏儒时说,既然全世界都想看着你笑话你,为什么不用它赚钱呢?嘲笑需要付费,欢乐并不廉价!与《黑镜》中不同的是:男主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说出真相,唤醒麻木的众人,而《马戏之王》则是从个人角度,既然你嘲笑我,那你就笑吧,我已经达到了超我的状态,我的赚的比你多,活的比你洒脱,我不在乎你的笑。那从这个角度?娱乐至死是不是又有些合理性呢?个人到底为了现实物质生活作出牺牲的限度是多少呢?


4《认知盈余》
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中阐述,当经济高度发展,我们的时间盈余会越来越多,时间盈余对了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麻烦事,于是有了大众娱乐这回事。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确实如此:部分同学时时刻刻被手机统治着,上课打王者,回寝刷抖音,吃饭聊微信,假期又追剧。多像影片中啊,(当然这样的对比是不恰当的,影片中的社会高度发达,人们的时间盈余过大)每个人在蹬车的时候看着那几个在我们看来无聊幼稚的视频,打着过时无趣的游戏。那么到底是我们主宰我们创造的“大众娱乐”,还是它主宰我们呢?

其实,大众娱乐又是社会道德形态和阶级关系的反映与强化。比如有个片段,男主玩的打僵尸游戏,僵尸的形象变成了黄皮胖子。这样醍醐灌顶的日复一日,人们自然会在心里形成,你身边的黄皮胖子都是“下贱之人”,不值得被尊敬。这么一个片段也反映出这个乌托邦的阶级关系。
5大众娱乐与超我
片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是沉迷于上层精英给他们下的“阶级锁”,即强调统治者思想,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大众娱乐。压抑了每个人的个性,大家才能安心地享受上层带来的娱乐方式,以至于迷失自我,舍弃超我,回归本我,所以才有了众人逼着艾比当艳星的情节,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再说宾,他最后被消费主义招安,他的激情妥协掉。那么这是他实现了超我,还是向物质世界代表着的本我屈服了么?不得而论,影片到此结束,怎样来看都有道理。比如,宾虽然妥协,但他得以继续宣传自己的思想,有机会唤醒更多的人,推动一个something bigger than himself的发展,这便是他超我的实现罢。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构建出多彩多样的世界。



黑镜 第一季Black Mirror(2011)

又名:黑镜子 第一季

主演: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鲁伯特·艾弗雷特 Rupert Everett/丹尼尔·卡卢亚 Daniel Kaluuya/托比·凯贝尔 Toby Kebbell/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Jessica Brown-Findlay/艾伦·里奇 Allen Leech/保罗·帕波维尔 Paul Popplewell/汤姆·库伦 Tom Cullen

导演:Otto Bathurst/Euros Lyn/Brian Welsh编剧:查理·布鲁克 Charlie Brooker/Jesse Armstrong/Kanak Huq

黑镜 第一季相关影评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