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万里程》,远不止如此 。当黑暗笼罩在上空,你是否能忆起最初童真的梦,是否还能让自己保持并向往光明,当沉寂的土地上有了一丝呐喊,你是否还能掀起丝毫对真实追求的波澜,一部影片,一种人性,从未真实,从未自已……
在这部影片中,人物形象都十分形象化,似乎是对社会上的一种映射。例如宾和艾比,就像社会上典型的人物象征,宾从未真正得到过自已,哪怕是在舞台上,他短暂的宣泄也没有换到自己未来的真实,恰如自己从未得到也从未失去,面对这种生活,宾并不想妥协,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他向往真实的感觉,他顽强的思想一直得不到美好的诠释,直到艾比的出现,让这冰冷的空间之中在这僵尸化制度的管理下,真实似乎悄然而至,来到了宾一直渴望的身边,宾把美好都寄托在了艾比身上,艾比可以说是宾对美好真实感的一种诠释,也是宾对这种微型社会上的一种新的期待,可是随着那个展示的舞台,艾比被“放逐”,而宾的美好和真实也被这个万恶的舞台所“放逐”,这让宾崩溃,宾崩溃的不是艾比本人的离去,而是对于美好真实感和温暖的一种流逝……
在影片中,还存在着符号化的元素。暗自隐喻和解释着情节的递进和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真实的流逝和人性的“进化”。当玻璃刀出现在宾的面前,宾最初的想法是拿玻璃刀解决自己的生命,让自己解脱这个崩溃的现实,可是静心水这一元素出现在画面中,让宾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宾似想非想的将玻璃刀放在了床下,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宾发奋努力,麻木自己,让傀儡一般的自己有目标和动力,这又仿佛在映射社会中的某种现象。宾的周围人都在各自麻木日复一日的骑着单车,毫无任何情感上的波澜和惊喜,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僵硬制度下毫无真实感的生活。周围人沉浸在这种虚拟生活之中,只有宾,即使麻木,也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一切似乎又超出了预想,与观众的心理预期效果背道而驰。最后在舞台上,宾不顾一切毫不保留的大肆表达自己的想法,拿着玻璃刀进行自己的独白,可是换来的是“希望”“仁慈”“魅影”三人简简单单的话语,甚至给了宾一个十分客观的条件,宾也是一个普通人,在这种条件下,宾被带动,最终成为了自己最初最讨厌的人,这样的微型社会通过符号化元素和人物的带动,十分具体反应出现代社会之中的一种妥协现象。抛弃真实的自己,迎接虚拟下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宾自己选择,只不过,真实将永远不会属于宾,而那把玻璃刀,也成为宾踏上新生活的一种“神圣”的道具。
影片中音乐的运用,给予了影片大量的渲染力,也为主题和情节贡献了独特的寓意。片段中,起初是舒缓低沉的音乐,是对宾这个任人物做简单的铺垫和解释说明,也对这个生活状态做一下阐述。宾在这个空间之中,漫无目的工作,麻木不仁的活着。但保持着自己的点点真实和仅存的顽强意志力,而伴随着艾比的出现,轻佻的音乐出现在影片之中,这有着音乐对于情节和人物之间的一种调节作用,也暗示着宾对于真实追求的一种希望在慢慢上升。而艾比对着三位导师妥协,对着这个虚伪的生活和这个微型社会妥协低头时,宾的生活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这种轻挑的音乐,直到影片结尾,宾节目结束之后,在一个宽敞的新屋子里面,宾也成为了一具没有真实情感的行尸走肉,只是在虚伪之中存活的人。当音乐响起,这是对这部影片最后的慰藉,还是对命运的妥协低头忍让?
何为从未真实自已?《一千五百万里程》之中,无论何人何地,无论是哪种阶级代表,无论是各种方式,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生活而形形色色活着,都在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抉择,并且在这个麻木的微型社会的管理模式之下向生活低下了头,而那仅存的一点点真实,似曾出现,又未曾出现……



黑镜 第一季Black Mirror(2011)

又名:黑镜子 第一季

主演: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鲁伯特·艾弗雷特 Rupert Everett/丹尼尔·卡卢亚 Daniel Kaluuya/托比·凯贝尔 Toby Kebbell/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Jessica Brown-Findlay/艾伦·里奇 Allen Leech/保罗·帕波维尔 Paul Popplewell/汤姆·库伦 Tom Cullen

导演:Otto Bathurst/Euros Lyn/Brian Welsh编剧:查理·布鲁克 Charlie Brooker/Jesse Armstrong/Kanak Huq

黑镜 第一季相关影评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