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 Capitolo1:
相比后两集,第一集植入现实的程度显然要多得多。诚然,还想往第二集继续发展,为了让观众逐渐熟悉这一系列剧的风格,以便于在续作中更加大胆地施展拳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未尝不是明智的。
PM在唐宁街10号或许从来没有过如此失态的一天。而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便是mass media。mass 这个词,很好地匹配了当今社会大众在新闻传播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绝不亚于官方媒体的敏感度和速度upload到互联网上。然后从自己所熟悉的社交圈开始,随着share键一下又一下的跳跃,新闻的受众呈几何级数一般扩散。而新闻源作者,又完全没有为这条消息负责任的义务。
于是乎,仅仅管住那几家电视台,几家报社已经远远不够了,PM的PR小组面临的其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封锁一个已经在youtube上引起的巨大公众反响的视频。就算是那几家表面上应和着你的大媒体,也会见缝插针,找那么些机会,让名嘴面对镜头“失言”几句。这时,PM可能会失色,失态,暴跳如雷;而节目导演,在心痛地让导播打断主持人的同时,或许正在盘算着,这样一播出,我们的节目就能打着不畏权威的幌子去多赢取一些观众了。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如今的报纸、网站,是不是能发现一些端倪呢?公众在寻找着一个自己的情绪的合理发泄点,这个点可能是一个小小的diplomatico摩擦,也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公子半夜开着兰博基尼出来兜了个风,却被一个下夜班回来的记者拍个正着,哟,公子搂着的美女,长得咋那么像XXX?太好了,有东西写了。于是,明天一个有一个煽动性的、添油加醋的、断章取义的标题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一个个情绪的宣泄点也就横空出世了。许多人正是通过八卦名人释放着自己的力比多,通过漫无目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manif来释放自己已经完全扭曲了的ZZ理想。而此刻,落在他们手里的,是一个每天光鲜地出现在镜头前的大人物,你的一句话就能左右我们的柴米油盐,今天我们要好好地看看你是怎么出丑的。当然,这样的一种情绪宣泄可能只是一种出于弱势心理的普通恶意,并没有太多ZZ上的报复内涵可言。
而PM则是这个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除非他完全置自己的政治生命于不顾,把烂摊子直接推给别人自己闲云野鹤去,现实如此紧密的缝隙已经不容许他全身而退。他要面对王室、公众、各方势力还有家庭带来的种种压力。“你所需做的,只是一个indecent behavior,你个人的面子重要,还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重要?”“你的行为是英雄的,民众都在支持着你!”或许此时撑着车门沉思的PM,不会料到pub里面那一群等着看热闹的酒鬼们,正在对他几分钟后的体位品头论足。
Per Capitolo 2:看得最让人压抑的一集,可能因为对这种虚拟场景的设定有种天生的抗拒心理。仅仅对选秀节目做一个单纯的讨论,其他的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映射情节暂且不论。
黑哥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意中人被这样一个“选秀”所扭曲,他其实是带着同样的理想主义,来到那三位评委面前,来痛斥这样一种选拔制度的不合理性,来宣泄自己理想与现实落差所带来的怒气。然而,这样一种真情实感的表露,出乎他的意料,居然也能够成为一个节目用来炒作的资本。评委们无所谓这样一场激情四溢的演讲会对他们节目带来何种负面影响,仅仅是从观众们睁大的眼睛里他们就又看到了另一个潜在的大家所追逐的舆论焦点,另一个能吸引大家在今后为了看他而守在大屏幕前的未来红人。
在我们生活着的这块土地上,以网络媒体为甚,炒作的方法就是将公众情绪与看法向极端化方向引导。例如,大家原来一直以为XX是个无恶不作,鱼肉百姓的混蛋,但是某网站就是打着“历史震惊你”的旗号,宣布史实其实是他乐善好施,广结良缘,就是因为得罪了XXX,被编造成了一个恶棍。而大家早已失去了自己做一些考证的耐心,仅仅是这样一种转变,不需要太多史实的铺陈,你就会情不自禁地点下share。这样一个在大家心中深深扎根的人物形象,从极恶转变到极善,必然对受众产生强大的心理冲击,传播的速度便会疯一般的飙升。如果你想成为媒体红人,就必须在某一方面搏出位,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太多优秀的牛人,让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不断往上爬的成功学导师们可以暂时歇歇了,就让一些奇葩们上场吧。可能这个人上台前本没有那么奇葩,但是在面试时,从她不可一世的谈吐中你隐约察觉到了她在观众眼中成为奇葩的潜质。好,就提醒她,在一开场就甩出“英雄双行体”,来吊起观众的胃口。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词能很好地解释当今社会的种种病态,我们的社会,戾气太重。与情绪的极端化相对应的,就是我们要不断地通过竞争往上爬,这可能是出于人性中固有的攀比与虚荣,也不能排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即使你已经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你也不能自恃过高,要继续奋斗啊。你从中考高考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而人生的挑战还有很多。”于是,有些人就仿佛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士兵,将“人生就是个战场”的哲学奉为圭臬,从内心深处就无法摆脱对自己竞争者的那种敌意与紧张感。
Per Capitolo 3 该忘的,就让它随着时间和人的生理规律流逝走。刻意的回忆带来的肯定会是更多的痛苦。
男主角似乎让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总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也能有和他一样的高科技设备,我可能也会把今天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会面都会放一遍,来仔细审视自己今天和他们的对话有没有失言,有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他们仅仅一秒钟的神态可能都会让我琢磨很久。
有时人仿佛觉得自己可以超然世外,每一件事情都率性而为,这也是不少隐士贤者所追寻的人生境界。可是如今,在我们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游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点开,用来分享自己的心情与所见所闻的,是SNS或BBS,而不是自己的日记本和相册了。我们已经很难与人类固有的社会化属性抗衡。
在回忆的泥沼中挣扎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现实中的不如意勾起了对以往美好的回忆,人的本性迫使着自己沉浸到过去的美好当中,麻醉自己,而不是更加积极地寻求现实中的出路。“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人在回忆当中行走的姿态,更加贴近真实的镜头处理方式是中,你只能看见你关注点所聚焦的的事物,而周围都是黑暗。
而侵入别人回忆的领地危险性就更大了,尤其是别人已经试图要忘记的回忆,别人煞费苦心通过一层层的遮蔽来摆脱的回忆。回忆中的真实,即使历经时间的洗礼,有时又是那么的残忍,尤其是当一些事已经被伪装到那么贴近现在的真实的时候。
大部分时候回忆是不能被原汁原味地被拿来共享的,尤其是当你的眼睛成为了镜头,植入在你耳后的芯片成了录像带的时候。你不能让人发现,原来你的生活有时候是如此的杂乱无章,你的视角有时候是如此的龌龊不堪。
科技的进步与人类伦理之间肯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冲突。如果像高达SD中一样,人类能通过基因的选择与优化组合,来繁衍出自己“理想”的后代,传统的家庭模式和世界的多元化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社会向全民精英化发展的话,便很难有一个金字塔般的稳定社会结构。所以,有的科学成果,出于伦理上的考虑,是不能被全面应用以及推广的。

黑镜 第一季Black Mirror(2011)

又名:黑镜子 第一季

主演: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鲁伯特·艾弗雷特 Rupert Everett/丹尼尔·卡卢亚 Daniel Kaluuya/托比·凯贝尔 Toby Kebbell/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Jessica Brown-Findlay/艾伦·里奇 Allen Leech/保罗·帕波维尔 Paul Popplewell/汤姆·库伦 Tom Cullen

导演:Otto Bathurst/Euros Lyn/Brian Welsh编剧:查理·布鲁克 Charlie Brooker/Jesse Armstrong/Kanak Huq

黑镜 第一季相关影评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