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隔多日没有推送文章,不是偷懒,是因为有些谨慎的顾虑,虽说明知公众号根本没人当回事,却还是无法随便待之。初心是为了“分享”,于是告诫自己不可傲慢,不可不懂装懂,不可有炫耀之心,要有分享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想来想去就陷入了迷茫,我该说些什么,我能说些什么。

“文艺青年”不知何时成了一句似乎骂人的称谓,可文艺使人深处泥泞可以仰望星辰,不陷于眼前苟且,仍怀抱诗和远方。所以我爱文艺,我可以把这份热爱与朋友分享。

对于飙高音以及情歌的先抑后扬的煽情套路已经一片质疑,《我是歌手》为何固执如此,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大众审美的确如此么?

说到大众审美,的确又要告诫自己谨慎,不能草率质疑和批判,这不是简单的能力问题,还关乎习惯,就像吃惯了东北菜,哪怕粤菜再美味也吃不惯。从娘胎就听传统大小调和五声音阶的音乐,换教会音阶和布鲁斯的确要适应,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秧歌的节奏,身体也不容易随着切分音一起舞蹈。至于我就爱川菜愿意吃一辈子,其它菜系根本没兴趣尝试好像也未尝不可。但细思又似乎不同,菜首先关乎吃饱解饿,其次愉悦口舌的味觉,可音乐除了愉悦感官,更重要是滋养心灵。既然涉及心灵的滋养,似乎养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加选择的深度和广度有些必要。

我想如果我是一位观众评审,我该如何评判一首歌?

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艺术是否有高下的分别,答案一定是肯定的,绝不仅是个人喜好的区别。就像有人爱读琼瑶,不爱读《红楼梦》,可《红楼梦》依旧是比琼瑶所有的作品都优秀很多的小说。同理,肖邦的钢琴曲一定是好过那首《小苹果》,无论多少人依旧喜好后者。

既然有标准,我自己的标准会是两个方面:作品和表演,各一半的权重,一首欠佳的作品再高超的演绎也无济于事,同样一首优秀的作品差强人意的表演也会大打折扣。


首先作品的质量包括作品主题传达的意义是否有营养和词曲是否符合艺术审美并充分表现了主题。我不同意仅满足于愉悦感官的艺术欣赏态度,打动人心滋养灵魂才是艺术的意义。冯小刚关于电影的评论我觉着放在音乐及其它艺术上都有道理:“有两种电影,一种是有话要说,一种是没话找话说。”因此如果是一首无病呻吟的歌估计我不会投票。歌词的审美属于文学范畴,这方面有很多著作,旋律的审美也有基本的理论,但最终还是靠直觉和本能判断。我投票的依据是文字要真情实感的表达,有意境,旋律流畅有新意,词曲契合度高。所谓口水歌就是没有新意的旋律加上直白没有意境的歌词。单举一例,《飞的更高》在各个音乐节目里被选用的特别多,这首歌旋律模式化,歌词没有丁点意境,比起汪峰很多作品都有逊色太多。为何还要选唱?音乐节目喜欢改编旧作品,好坏的分别就在词曲的意境契合度,有些简直哗众取宠,一个忧伤意境的词,非要用欢快的节奏,不顾歌曲的内容,为新意而新意实在愚蠢。


其次演绎的质量包括编曲、器乐演奏和人声演唱以及灯光舞美等其它方面。编曲其实也是歌曲创作的一部分,是作品的一部分,因为说电视节目所以放在演绎方面。好的编曲不能凌驾于旋律之上,应该是作为旋律的背景和支撑,结构的设计、和弦声部的编配以及配器需要根据词曲的特点来考虑,一切围绕主题的表达。不是越丰富越好,我听过交响乐版本的二泉映月,觉得不如孤单的一把二胡。演唱说到“飙高音”和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我想还是由于选择的都是情感强烈的作品缘故,比较能煽情以及展示演唱技巧。这类作品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吃多了会腻,所以我会更倾向于其它音乐风格的音乐,民谣、布鲁斯、爵士、SOUL、朋克、电子、世界音乐都好,最好是谁敢来个死亡金属、硬核之类的。

歌曲在舞台上表演不仅是声音的艺术,也包括视觉。但这方面估计不太会影响我投票的决定,例如人的颜值。如果说因为非音乐本身的原因投票,这就涉及电视音乐节目向真人秀方向发展的问题了。如果未来真若如此趋势,希望现场演出的市场更加繁荣和亲民。


《人质》《修炼爱情》《爱之初体验》《从开始到现在》《当我知道你们相爱》,《我是能吼》到了第四季依旧主要选择煽情的情歌而不去更多元的选择,到底何故呢?大家应该想听到更多风格的音乐啊。这涉及到技术原因么?例如电视传播对于音乐类型的表现力方面有所限制?亦或是的确因为其它类型音乐依旧属于小众,而电视必须照顾大众的需求?谁能告诉我,给我留言啊。

转载请联系本人微信公众号:amonstudio

我是歌手 第四季(2016)

又名:I Am A Singer Season 4

主演:李玟 / 张信哲 / 李克勤 / 徐佳莹 / 黄致列 / 容祖儿 /  / 赵传 / 老狼 / 王晰 / 苏运莹 / 关喆 / 金志文 / 黛青塔娜 / 

导演:洪涛 / 都艳 / 

我是歌手 第四季相关影评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