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我是歌手》,对容祖儿、张信哲麻溜儿地路转粉。
非常佩服他的才华、创新、大胆,我个人认为他应该起码是第三的,可惜大众对这种风格还是不感冒……
张信哲改编张国荣的《这么远那么近》,其实价值是在它的意境、表现形式,后半部是最为出彩的。

暗红灯光下常思思站在舞台高处,女神的打扮(非屌丝女神),唱高亢的美声,那是一种神秘、带来潜意识的、命运的声音。[img=1:C][/img]

梁翘柏低沉的旁白,是一种内心独白,是孤独者的呓语。没有直说自己多么孤单寂寞,说的是小事,却让人感觉到,这个人游离于人群外的状态。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是什么样的人,才如此注意这些小事,如此沉浸于呓语般的状态?
是孤独的、永远也等不到爱的人。[img=2:C][/img]

而把这些串起来的,是张信哲高亢独特的唱腔。他唱腔的独特不用我说,关键是,他唱腔的华丽、对音阶变化完美的起承转合,在这里具备了非常艺术的意义。[img=3:C][/img]

整首歌是有舞台剧风格的,要承载得起这样的故事,就要有足够艺术的声音,泯然与众的声音是配不上的,它会黯然失色、拉低Level。

这首歌不是单纯的歌,而是非常完整地表达了一个故事、一种心境、某种性格、某种人活着的状态。

如果把它看做文学作品,张信哲的歌声是叙述,梁翘柏的旁白是内心独白,常思思的美声是对潜意识的描写,舞台的灯光、站位是一个人内心复杂的痛苦表现在外的映射。而整部作品,是意识流的。[img=7:C][/img]


如果把它看做舞台剧,它缺了传统的故事结构,但它有话剧必不可少的高潮、矛盾,也有舞台剧的张力、表达。独特的是,它是通过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而非对白。[img=5:C][/img]

如果把它的情节丰富了,增添人物、场景等等,它也将是一部优秀的戏剧。它是非常个人主义的戏剧,也许不是最顶端的,但是,艺术这种东西啊,不也是个人的折射吗?说出完整的“我”,不论“我”是如何的,这已经是完美。
非常非常佩服和欣赏。

可惜,张信哲一下台,大家好像都只是说,“你的眼神好犀利啊”等等不着边际的话……
你们都只是看到了酷炫的外表,却没看出痛苦的内心啊喂!你们这群只看到了颜值的人!╮(╯▽╰)╭[img=6:C][/img]

评论员看出了这个表演的价值。评论员很有素养,说得很独到精准,我说的这些其实可以说是他们的拓展。

那么,为什么这首歌这么优异,却还是名次靠后呢?难道只因为先锋主义本来就不是大众所好吗?
在这里就要不知天高地厚地点评一下,唯一的缺憾是,张信哲毕竟不是张国荣这样的人。[img=8:C][/img]
他的唱腔、歌声、表演也算符合歌的意境,可惜我们在看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一点点勉强,一点点的不对劲。这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像张国荣那样,沉浸在完全与外界隔离的,游离于边缘的状态里。

他应该是孤独的、受伤的、带着一丝期盼的,可张信哲,没有。

张国荣是同性恋,他能遇到真爱的几率,比很多人都更低,而且他本人的抑郁,与人群格格不入,这是张信哲所没有的。

那是一种像是完全在梦里的状态,那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有点神经质的状态,像是在说梦话,像是在说真心话,像乞问上天,像自言自语,既孤独,又深刻。

梁翘柏反而理解得非常深刻,他的旁白,很出彩。

张信哲很好,只可惜,他不是这样的人,他没有体会过这样的境遇,也就没能完全体现这首歌。他很优秀,只是他不是这样气质的人。[img=9:C][/img]
真正的艺术是感染人心的,如果是张国荣这样的人来唱,我相信大家即使没完全明白这首歌价值在哪里,也会感受到它在心灵深处的震撼。

《这么远那么近》,非常有个人色彩的一首歌,张信哲的改编是先锋主义的,称得上艺术而非单纯的流行歌曲了。

可惜我功力太浅,没有音乐、艺术方面的功底,只凭自己的理解去评说,肯定会有很多贻笑大方的地方,请大家指教、见谅了。

题外话:《这么远那么近》,这首歌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按我们的的用语习惯来看,“这么”应该搭配“近”,“那么”应该搭配“远”,可它为什么要反过来?首先这样会造成一种“陌生感”,让人觉得拗口但是特别,而且带来新的感觉和思考。其次,这是一种特殊的“距离”,它说的不是现实中“我”和“你”这个人隔了多少米多少公里,二是心理上,我在好像离你很近的地方,随时都可能遇到你,可你却永远都不会出现;我好像永远都遇不到你,可好像我离你还是很近,你会在我心里有一个朦胧的影子,也许下一刻就会遇见的。[img=10:C][/img]

我是歌手 第四季(2016)

又名:I Am A Singer Season 4

主演:李玟 / 张信哲 / 李克勤 / 徐佳莹 / 黄致列 / 容祖儿 /  / 赵传 / 老狼 / 王晰 / 苏运莹 / 关喆 / 金志文 / 黛青塔娜 / 

导演:洪涛 / 都艳 / 

我是歌手 第四季相关影评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