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八月》产生好奇是因为马家辉老师在《锵锵三人行》里讲的一句话。他说自己作为香港人,看内蒙古一座城市的改制故事竟看到流泪,说这部电影「宁静中带有焦虑和惶恐」。我同意。

《八月》非常真实地反应了 90 年代国企体制改革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所面临的问题和选择。这个炎热的八月,不单是导演的私人记忆,同时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的群体回忆。

影片中的男孩小雷即将从小学升上初中,在这个最无忧无虑的八月,他的父母却面临着一些人生不得不直面的难题:不由分说的失业,在理想与现实间必须做出的选择,孩子的升学问题,以及,亲人的离开。

成年人的烦恼小雷并不了解。十二岁的他满脑子琢磨的是重点中学的校服、让人着迷的小姐姐,以及小混混三哥这个帅气的榜样。小雷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而直接:用双截棍打老师,偷看小姐姐晾衣服,照搬大姨的话安慰三哥「哭出来吧,憋着更难受」。

小雷或许不能对父母的体会感同身受,但他在同一时段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而作为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忽然意识到:在我们体会少年烦恼的时刻,父母正经历着更痛、更苦的成长。这是我觉得电影打动人的地方。

银幕上的故事分两种,一种补全人生体验、讲你未曾经历的故事,另一种再现你的回忆、唤起你的感受。《八月》显然属于后者,故事当然不必起承转合都相同,有一些扮演导火线的小细节便足够。

比如第一场戏,一家三口在客厅边吃饭边看电视。父亲说电视里的女主角长得苦相,小雷说菜有点苦,母亲回说夏天吃点苦的好。这个场景,一下子把人拉回小时候的那张餐桌。你跟父母说着学校里发生的事,他们却很少向你直接表达工作上的不顺意。你只能在一旁听着,并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理解大人的苦恼。

导演张大磊选择在第一部长片里讲自己的故事,这很好理解,因为最熟悉、也最有讲述的欲望。他在采访中说拍这部电影「出于直觉」,希望「能通过电影的形式,把一直存在脑中说不清像梦一样的东西呈现出来」。

《八月》,如它的英文名 The Summer is Gone 所指,讲了一段逝去的夏天的故事,一个「宁静中带有焦虑和惶恐」的夏天,你我都曾拥有的那个夏天。

有人说电影私人记忆太多覆盖人群会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体会到影片中的情结。我不这么认为。影像画面或许是私人的,但感受却是能够相通的。有人说导演把成年人的视角强加于一个小孩。我也不这么认为。影片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在小雷的背后观察,是「回头看」,而不是当下。

还有人说电影缺乏批判性,应当愤世嫉俗一些。我更加不这么认为。家常碎片的小情小调有什么不好呢,它们同样是时代的构成,且恰恰是你我最熟知的部分。一部电影并不能代表整个时代,它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电影《八月》,是 90 年代这块拼图中小而精致的一片。

P.S. 附一篇时光网的访谈 《八月》是大陆版《童年往事》?专访导演张大磊:受到侯孝贤和杨德昌影响 。里面问了一些我也想问的问题,包括影片有多少真实人生多少戏剧创作、小雷梦境的意义等等。有一些信息量,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八月(2016)

又名:The Summer Is Gone

上映日期:2017-03-24(中国大陆) / 2016-07-23(FIRST青年影展)片长:110分钟

主演:孔惟一 Weiyi Kong/张晨 Chen Zhang/郭燕芸 Yanyun Guo

导演:张大磊编剧:张大磊

八月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