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地区位于欧洲的中心,在其独立之前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达300年之久,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1919年,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及斯洛伐克等地区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1937年,英法等国与德国和意大利签定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决定将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捷克斯洛伐克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在捷克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则成立受德国保护的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的盟友匈牙利(被称为“高地地区”)。
1945年,在苏联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获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并,割让匈牙利的领土重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但外喀尔巴阡州则割让给苏联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保护下成立的新政府宣布捷为社会主义国家,并加入苏联提倡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改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68年,当时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发动了“布拉格之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运动,为苏联所不容,苏联合其他华约国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戛然而止,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被挟持至莫斯科。)
以上是从”维基百科”上抄录的有关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介绍的部分内容。(略去了和电影背景无关的部分。(电影放映于1967年)
从中可以看出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或者说“捷克”和“斯洛伐克”)电影已史诗般大气磅礴的音乐和故事情节,影射了这个国家的民族内部夹杂着爱恨情仇的复杂矛盾和遭受外国势力征服和奴役的历史。
电影中克兹里克家族和拉扎家族的矛盾就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内部矛盾。(电影中亚历山德拉和“哈努主教”的纯真爱情就被埋葬在这样的内部矛盾中。)“哈努主教”所属国家的国王势力(代表着曾经奴役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的外部势力)。
在一个自然生存条件恶劣的国度里,(电影本身没有明确说故事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只是影射)人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存机会,不惜盗窃,抢劫,甚至杀人。克兹里克家族和拉扎家族便是如此,要么就像电影中的那位“哈努主教”主教的父亲那样,投靠了国王的势力(外部势力).我承认,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很难理解这种生存观和人生观的。汉武帝曾向他的大臣感叹:“为什么那些匈奴好好的不呆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而屡屡犯我边境。”但汉武帝不知道的是,对于匈奴来说,我们的土地太肥沃了,气候条件太舒适了。总而言之,生存条件太优越了。和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相比,他们所放牧的贫瘠草原几乎不是人能呆的地方。说了这个故事,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容忍他们对我们祖国的侵略行为,我只是说,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强盗思路的思想源头。
是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类属于兽性的那部分迅速膨胀和发展起来(电影中不时出现的老鹰和狼群正是这种思想的象征)。这时上帝的信仰刚刚被传扬到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在向上帝祈祷,但其中大多数是在假借神的名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行罪恶之事。强盗说:”我搜遍他的衣服,竟找不出一个子儿。”(米克拉斯家的老父亲)。战斗中的双方都向上帝发誓,要将他的敌人碎尸万断。这还是那个“当别人打我的左脸时,我就把自己右脸凑上去的”那个上帝的教义吗?”我疑惑。至少是不愿意相信。所以当电影中那个虔诚信仰上帝,纯真如鸽子般的玛科塔受尽米克拉斯家族的侮辱时,我感到我的眼睛有些许湿润。不是因为我信仰上帝,而是因为我“我本善良”,虽然没有玛科塔那样纯真。但倔强如导演般的斯拉夫人并不这样想。一只鸽子在群狼的领地里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影片对玛科塔的米克拉斯的“结合”是抱着赞美的态度的。虽然这又一次让我这样一个中国人觉得可以理解,但无法苟同。
斯拉夫民族(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俄罗斯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保加利亚人……)居住的土地确实是个多纷争,多战乱的土地。(所以被称为“巴尔干火药桶”)其一源于复杂的宗教矛盾(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穆斯林)引起的内部纷争。(最近有“波黑战争”)当然,内部纷争往往引起外部侵略,(近期有“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所以也难怪,纯洁如玛科塔会向上帝祈祷“将那些恶徒天打雷劈”。结局:玛科塔和米克拉斯的孩子诞生了,但“爱和理智,残忍与疑惑的斗争却一直上演着”。这也注定了在这块历来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这一场场历史与人生的悲剧将一直上演下去,永不止息。

乱世英豪Marketa Lazarová(1967)

又名:Małgorzata, córka Łazarza / Marketa Lazarova

上映日期:1967-11-24片长:162分钟

主演:玛戈达·瓦萨尤瓦 Magda Vásáryová

导演:法兰提塞·维拉席 Frantisek Vlácil编剧:Frantisek Pavlicek/Frantisek Vlácil/Vladislav Vanc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