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的力量来自愤怒。她不工作,作为家庭主妇也不做家务不带孩子,只有整天向老公孩子女仆吼叫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男主人的力量来自钱。Diouana崩溃的时候,他以为她是要钱,可她不接受,他没有其他办法。D死后,他去D家里想用钱偿命,他们不接受,他害怕了。
Diouana的力量来自拒绝。她被奴役,被歧视,不能出门看梦想中的法国,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至少她可以拒绝工作,拒绝过法国人逼她过的生活。唯一能掌握的就是自己的生死。
这三种都是消极的、无奈的,并不是真的力量。

殖民在让欧洲一时富了,但是对殖民者和殖民地都有持久的伤害,双方至今仍在无力地弥补。

------------------------------------------------------------------

很多看电影的人觉得Diouana何必自杀,明明可以回非洲,明明可以怎么怎么样。1. 旁观者清,当局者明。而且从小说中可以看出,D到法国后得了抑郁症。2. 盖茨比中的名言:“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一堆法国人吃饭,白人老头说“我从来没亲过黑妞”,然后强行亲D。其实这种事我在美国经历得太多了,一直有傻逼用pick-up line like "ooooh i've never had an Asian girl"。可是我有自信说他们是傻逼,是因为我健康地长大、学习,了解殖民和种族歧视的历史,然后作为一个成年人,自愿来到美国。这点歧视对我来说只是笑料,不会损害我的自尊,更不能在实际层面影响我的生活。
Diouana作为仆人被骗到她心心念念的法国,这个只在梦中存在的地方。她对欧洲、对白人并不了解,幻象着能融入;她不识字,说法语有口音被嘲笑;主人克扣工资她就没有钱,主人惩罚她不给她饭吃,她就得挨饿;她从家乡来到异乡,突然变成了唯一的黑人,陌生人都不叫她名字而叫她“黑人”。对于一个之前生活很简单的人,这些是天大的变化,难以理解也难以应对。
“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衣食无忧的哲学家们辩论这些问题,是精神追求,是享受。可一个生活没有保障的人,被迫思考这些痛苦的问题,是折磨。

--------------------------------------------------------------------

这部非洲电影把法国女主人拍得非常浅薄、令人讨厌。整天莫名其妙生气,大吼大叫,还会嘟嘴,嘟嘴这点我真是无力吐槽,这不是偶像剧里的小姑娘才有的表情吗。
这个荒唐的人物,就像国产抗日神剧里的日本鬼子。二战过去这么多年,中国人还是恨日本人,还是在电视里丑化他们。
殖民和黑奴的时代也很遥远了,可黑人还是恨白人,丑化白人,还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甚至觉得自己的问题应该由白人来解决。觉得自己处于任何不满意的境地都是因为肤色,而不去考虑是不是因为穷/蠢/懒/暴力/整天抱怨。我不喜欢stereotype,但是当一群人自己表现得跟负面stereotype一模一样,谁也救不了他们。扯远了,扯到美国现在的种族问题。

这部电影水平并不高:不提落后的技术,只说不清晰的时间线和奇怪的表演。但却被誉为经典,只因为是第一部非洲长篇电影。对非洲电影标准这么低,难道不是另一种歧视?

黑女孩La Noire de...(1966)

又名:Black Girl

上映日期:1969-01-12片长:65分钟

主演:Mbissine Thérèse Diop / 阿内-玛丽·耶利内克 / 罗贝尔·方丹 / Momar Nar Sene / Ibrahima Boy / Bernard Delbard / Nicole Donati / Raymond Lemeri / Suzanne Lemeri / Philippe / Sophie / Damien / Toto Bissainthe / Robert Marcy / Sophie Leclerc / 乌斯曼·塞姆班 / 

导演:乌斯曼·塞姆班 / 编剧:乌斯曼·塞姆班 Ousmane Semb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