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短评放不下,所以就搁这了。
电影可能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中心人物,而这个焦点人物原本应该由冬冬担当(四人帮的故事应该围绕着她而起),但又奇怪地选了三皮作旁白(我觉得正确的旁白应该是小梅),而在他的旁白中,赵小龙显然又是主角,但他们这一群人,方圆又是个头,而大四对冬冬是个关键暗线……结果一边去中心化,一边群像又没立起来,就显得非常的碎块化了。
当然,还是有可以进一步推敲和玩味的细节的,比如最后那段不可靠叙事作结,挺让人想起杨德昌《恐怖分子》的同样作结,而且它这段挺让人想起杨的一个延续的主题的,比如在海滩上发现一具尸体的《海滩的一天》(《抵达之谜》相对应的是永远没发现一具尸体):相知相交的人在从自然状态(学校学生的身份)进入社会关系后,因为经历了完全不同的经历,而变得形同陌路,是成长还是绝望,或皆有……
然后是紧接着的挂历女郎这个剧情点,虽然是收线,但放最后想表达什么呢?什么乐观情绪吗……前后情绪就不太搭啊。至少跟前面这段赵小龙“放下”的不可靠叙事不太搭。没想通怎么让它衔接过来的。难道是这样:“导演,我可以放下了吧。”“好,你放下吧,不,让我再想想,你放不下。”放下了仇,放不下爱!?嗐,我可真能扯!
大四和小梅的燃烧暧昧和烧船那段应该赋预更深层的联系,大四除了跟小梅搞点擦边小色情,存在感太低了,不足以支撑起关键剧情点;其实最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方圆失手(故意)将摩托车打翻到江里,这其实是一个冬冬(咚咚)命运的隐喻——就因为大家一起骑过,这陪葬品可还行——但我觉得这个动作是不是得交给大四更合适?或者说,精减一下角色,把大四和方圆并成一个也成。两两的三角关系的张力完全都没建立起来,而且两个女的五个男的搞什么啊,没搞几对基三角出来(比如赵小龙与三侠武义禁室培欲),怪不得群像失衡。
———追加:回应一楼———
这可不是观众仔细不仔细看的问题,是导演和编辑对剧情信息传达得到不到位的问题,毕竟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已经不算短了,想单靠摄影撑起来还是不够的,单看摄影的话还不如去翻挂历美女。虽然构不上大型翻车现场,但要指责观众不仔细看,观众可不背锅。正如标题所说的Enigma,观众只是懵逼了,Arrival不到。
一楼提到的大四挂钩离间兄弟这个角度不错,但缺乏对大四这个角色的情绪加强,多做些铺垫会让观众更明白导演的意图——跟小梅讨论冬冬究竟喜欢谁的时候,而且仅此一次,只会让人觉得,他们那边三角恋还不明朗,你又来插什么脚!?(有这样的误解的可能不止我一人:《[大四也喜欢冬冬吧]》)就像拍挂历这种也都是没什么铺垫的,都是仅此一处的回响,就太空中楼阁了。
而且兄弟情?所以说基三角看不出来……这么一说四人帮真的真的非常有必要变成三人帮。前面提到将大四和方圆拼成一个,只是一种角色戏份合理分配的提议,你像旁白三皮完全可以去掉(这也是我前面提到可以让小梅做旁白的建议,因为大四枕边人肯定有合理的“知情权”啊,也会让这个角色更有存在感),而且三皮旁白跟最后那段不可靠叙事一点也构不成视觉延续,但可以作为小梅对大四的当心进行合理追溯。
而且这么一来,在变成三人帮的情况下,武义这个角色也会更加值得玩味,他相当于一个小三,在冬冬-三人帮-小梅这组三角人物群结构中逐渐替代掉了冬冬。在这个基础上再重新构建武义与三人帮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武义他哥则替代小梅——忘记他叫什么了,就叫他武昌吧,配上标题感觉比较革命气息——进入新的这组人物关系,一个哥舞厅一个没有黑社会,顺势就搭上了;里面的换车剧情,对冬冬对小梅都可以作为一种影射),让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关系的异化,而不是像目前的,只着重于赵小龙与武义的禁室培欲戏,而武义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在“关键事件”后只用了几个闪回镜头来概括。
最后说到冬冬挂历,更合适放到字幕后面作为彩蛋这样的结构存在,会让这个剧情点设计更加有张力,而且有字幕作为隔断,也不会存在视角追溯的问题; 而且,你知道还有什么更妙的解构方向吗?只要把旁白大胆地换成冬冬就行了(当然,要操作方便的话,就是将电影切割为数段,配以不同角色作旁白,这样追溯起来比较容易),这样一来,字幕之前的所有故事,都可以视为是冬冬拍挂历筹钱时对未来的幻想(跟挂历的时间属性也应衬)——这另一重不可靠叙事,有前一个不可靠叙事铺垫,就会形成有趣的互动,故事也有留白的余地,也让电影不止陷于一种廉价的伤痕文学中去。不说什么阳光吧,但我们的过去为什么大基调非得是灰暗的?

抵达之谜(2018)

又名:野蛮生长 / The Enigma Of Arrival / 失去的时间(韩)

上映日期:2020-07-31(中国大陆) / 2018-10-05(釜山电影节)片长:114分钟

主演:李现 / 董博睿 / 顾璇 / 林晓凡 / 刘韦伯 / 李宗雷 / 张绮烟 / 

导演:宋文 / 

抵达之谜相关影评

soya
so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