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个夜晚,看过了《危险心灵》。心情很难平复。如果说一开始吸引我的是本剧的导演易智言和安详的桂纶镁的话,那么在看过之后,思想就变得凝重起来。
对于台湾的教育制度,在内地生长的我并不能太了解。只记得小的时候看到有关台湾电视剧里,学生不听话老师居然会拿戒尺来责打学生的手板,这个在内地,至少在我学习的环境里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至多只作为家长对子女的责罚,而不可能是学校里老师的行为)。在彼时,年少时的我是多么庆幸没有生长在那样一种教育环境下。但具体的对于台湾青少年教育到底专制和扼杀天性到什么程度,我是无法了解的。这也许跟成长的环境有关。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是社会的一分子,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永远高于集体利益,个性不被鼓励和重视。于是,在高中之前,“我”的存在永远要与“我们”融在一起,单独脱离出的个体会被规劝站进某个“我们”的行列,否则后果就会被孤立,这点与本片呈现出的小杰被孤立和排挤如出一辙。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似乎都在努力地站进队伍中去。
15岁真的是一个坎,过去之后,“自我”意识的觉醒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突然间看到了“我”在“我们”的队伍里,排着队,向着一个自己也不知晓的方向走。那种与他人无异的恐惧感和对被安排被控制的拘束感让我不安,可独自挣脱困束的力量是那么渺小,对于体制下的个体力量来说又是多么卑微。
在内地,远没有发展到可以用抗争、革命等来撼动无比坚实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程度。我没有办法说这制度不好,因为我也不清楚怎样才是好。问题一目了然,我们处在发展中,教育资源着实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太现实,谁成绩好谁就有更大的机会赢得所谓美好的未来。而这一点对于那些生长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尤为珍视,因为成绩好就是未来的出路,成绩好才可以走出大山,走出贫困,才有机会争取一个不同于祖辈的“漂漂亮亮的未来”。所以我们只好惶惑地继续在被安排中成长,似乎还来不及多想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就长大了。
所以本剧我几乎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看下来的。我相信在台湾此剧一定得到了很多很多青少年或者曾经年轻过的人们的关注,即使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我也能看出,它拍摄得如此真诚。尽管它是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叙述方式来描述这样一场问题教育体制下的个案冲突(这像易导的风格,他本身就是一个温和的人,我猜),最终结局虽不甚明朗却也似乎给出了一些希望的点,但所触及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及在畸形社会环境中人们(不论大人或小孩)性格和是非观价值观的扭曲的描述却是深刻而犀利的。
记得初中时的生理卫生课上,老师讲到了“生长痛”,即在青春发育期,有一段时间的生长是十分迅猛的,这种迅速的生长会带来疼痛,就是生长痛。每个青少年都会有这样的痛,或多或少。只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安全地度过这段“疼痛”时光。

危险心灵危險心靈(2006)

又名:Dangerous Mind

主演:黄河 / 桂纶镁 / 李烈 / 温升豪 / 高捷 / 关勇 / 张书豪 / 蔡灿得 / 

导演:易智言 / 杨雅喆 / 编剧:易智言 Chih-yen Yee/蔡宗翰 Tsung-han Tsai/简士耕 Shi-Geng Jian/郑仰山/王纪尧/雷建容/连凯鸿

危险心灵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