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非常细腻的一部电影,对人物的刻画虽然从事情的表面发生出发,却可以深到人物内心。爷爷的矛盾和少女的坚定心理被体现地淋漓尽致,这两个角色是这部片中人物性格刻画地最好的两个。爷爷这个角色甚至超过贾诺什。那种矛盾的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的无助以及对玛格达的畏惧感,是爷爷这个角色在即便经历了如此多的起伏之后依旧无法看透并释怀的,他敬仰玛格达的过去和她坚定的性格,却无法理解政治上的铁腕手段及其残酷性。作为一个当年为理想追求的革命人最终理想因革命转变的本身破灭。他的理想或者说他所曾从事的革命事业最终随着政治所产生的质变如同发生在玛格达身上的质变一样令其信仰坍塌。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的判断人的衡量准则错失。而尤里卡最为可贵的是她执着于对生活幸福感的追求。信仰的洗脑并没有影响到她对人生理想更确切的说是生活态度的的追求,她知道哪种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不是姑妈家的舒适安逸,而是她儿时和父母在大自然的乡间度过的毫无束缚的自在生活,那种享受自然满足的人生。相比姑母的权钱在握,做冷血的政治机器或工具,她的母亲更具人性化,所以她一直不承认姑母是她的母亲,她从她一个少女的视角一种对亲情感受的视角而非人物政治思想立场来体现姑母这个貌似光鲜却内心可悲,已经丧失爱的能力只能沦为政治机器的女人,那种在跌宕的政局和动乱的战争下所造成的人性的扭曲。其实可以想象贾诺什所描述的玛格达年轻时的摸样,可能性格略带刚性,但那时少女依旧是少女,也许正如尤里卡现在一样,貌美如花。但也可能由于其当年对革命的过度热情使贾诺什最终并没有选择玛格达(看得出贾诺什的性格也是温纯且崇尚真正的自由的)。玛格达从感情的溃败中也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或者使其将热情完全投入了革命中去,成就了后来的玛格达。对于玛格达的转变故事并没有明说,也许是由于历史原因,但了解当年历史或是借用一下中国同时期历史的都可以感受到或读懂影片中所没有讲述出来的那些事,也或者导演对玛格达这个人物也还是同情大于批判。
还有就是尤里卡叛逆的性格和当时要求人人相同的大环境的格格不入,合唱团,大生产,在那种要求人都要像零件那样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时代背景下,尤里卡无疑是一个另类。她一开始觉得贾诺什不同于其他人是出自于少女的敏感,而现实却迫使他这样一个和她父亲一样有思想热爱自身工作的人却在这个事事都要规规矩矩像模像样的社会中生活地很无奈甚至要被视为异类遭遇到迫害,所以当贾诺什再次被捕是尤里卡哭了,这让她想起她的父亲同样被带走,没有原因没有要求,也使她从此丧失了母亲并留下了在她人生中所有属于她的悲痛,她眼看着曾经发生在她眼前的悲剧再次发生,她不愿意。她的父母虽然是通过尤里卡的思念和回忆刻画,却拥有这部片中最美好最自然的画面和情节,也是最不病态的一对人物。作为一个都市人,即便那些画面是黑白的,也能感受到那份天、山、树、湖和尤里卡童年一家人心灵上所构成的和谐,那种充满着爱意与美好不亚于如今任何一张彩色风景照和矫揉造作的艺术婚纱外景照,那儿与布达佩斯隔离,与政治纷争隔离,却更接近于人性。也表达了导演即主人公的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所以尤里卡说她从未想过去死,因为她不曾觉得父母已经死了,而她要继续追寻她的父亲,她要追回她曾经拥有的那段惬意人生。
然而到最后,生活也迫使她走上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道路,而她视贾诺什为继她父亲之后的另一个精神寄托,她像当年盼她父亲回来一样盼贾诺什释放的那一天,并成为她为之生活下去的动力。尤里卡的人生哲学也许非常简单,但她执着的坚持和她对真正幸福生活的追求却使这份信仰来得弥足珍贵。
“人应当自由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上”,这不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但这却是我们当代人最不可达到的“海市蜃楼”,是我们自己把这种生活状态和自我隔离,拉至遥远,而使自己锁于樊笼。其实人民不在乎谁当政谁称王,只在乎像在《阳光情人》中女主人那样打开窗户,能自由地呼吸这片土地上的空气。

留给女儿的日记Napló gyermekeimnek(1984)

又名:私人日记 / 给我孩子的日记

上映日期:1984-05-03片长:106分钟

主演:Zsuzsa Czinkóczi/Anna Polony/扬·诺维茨基 Jan Nowicki/Pál Zolnay/Ildikó Bánsági

导演:玛特·美莎露丝 Márta Mészáros编剧:Balázs Fakan/玛特·美莎露丝 Márta Mészá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