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质量粗糙,观影的情绪是逐渐慢慢提升的。观后的感触颇大,是因为叙事本身的力量。作为一个完全的外部观察者,看到片中所纪录的一些列关于墙、抗议、枪击、驱散等事件,我能多少感受到一些列的种族冲突,都是嫁接在资本和政治利益之上;而这些冲突,又是蛮不讲理地冲击一个主体或者一群主体。记录冲突中,不停地重复穿插着自己的孩子,则更像是在无意识地隐喻这段种族冲突史。而在记录孩子们成长的同时,也算是在回望自己的记忆。

整个过程中的旁白,听似冷漠且不知是压制了多少情绪,但却能渐渐让我感受到那种直面残酷的坚决。思绪突然一下子转跳到关于面对暴力占地和强制拆迁的问题。同类型纪录片《白马村》(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6474403/)所纪录的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问题,同样的征地与建造,那过程和冲突则是相对缓和许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少了种族冲突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纪录片的视角问题。包括白马村、武汉、或者中国教育模式什么的,bbc近几年所作的一些列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我猜测其中一个目的,都是一种对于现代性于不同文化语境里的审视。英国人的手段就在于:将“他者”的现象进行物化、分类化,然后通过科学而系统化的分析,得出一种可以被使用的研究成果或数据。且不说这个“科学”的概念是有多少令主体们不适,但本身纪录的形式出发点就是偏颇的:倒在了社会学科研究和人文学科主张之间的门槛上。拘泥于外部的再现方式,完全就是一种东方主义的“他者”视角,一种走马观花的游大观园。旁观者清么?那么,作为主体,你听着旁观者说了几句风凉话,还是要自己拍板儿做决定。“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而本片中所呈现的第一人称视角,便是“自己做决定”。抹去了旁观者的自我意淫,留给观者的是自我意会。冷漠的旁白就是在斜着眼告诉你:我自己能搞定。超验的学术理论的自我圆场,或者autoethnography企图的“揭露真相”的叙述,形而上的话语实际上都苍白的很。语言让造巴别塔的人产生隔阂,而实际上,语言也早就开始失效了。比起来,让行动发声才是最有力的。片中Adeeb人字躺在地上对着以色列军队大呼:就这样杀死我吧!而作者举着相机直面军队,这就是他对于这个世界的方法论。


如果自己拍过街拍,就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影像的魅力,是如何驾着作者强大的内心而驱动的。尽管使用手机拍摄已经很简单了,但生活中某一个时刻,对着某一感兴趣的场景,刚刚举起相机,事件却已经很随意地随着时间消逝了。
一方面看来,纪录片纪录的算是一种时间在可见世界上的投影,但另一方面,重新组织一遍现存的影像记忆,也算是重新审视和解构自我的行为。这个有趣的点,就好像在《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319017/)里,Banksy吐槽的:Thierry Guetta剪辑他自己拍的东西,简直不能看,完全就是那个家伙浆糊般的脑袋和鬼哭神嚎的图像意识的再现。事实上,自娱自乐是很开心很费钱的,普罗大众的传达则是消耗时间的。


对我而言,强调客观,那是殖民需求,是个投机的捷径;主观能动性,就是创作主体,就是你摆脱漠视、脱离(自我)矛盾的主路。

5台破相机5 Broken Cameras(2011)

又名:摔不坏的摄像机 / Five Broken Cameras

上映日期:2011-11-23片长:9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Emad Burnat/Guy Dav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