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记录、观影笔记总结。
第一集:创世纪的第二个瞬间
“如果说人类历史充斥着毁灭的暴怒,它同时也凸显了一种对立的本能,即我们与生俱来的探索、发展与创造的需求”
认知性革命:是智人革命性发展中的大跨越,标志着文化的开端,是我们通往文明之路上的试探性的第一步。
人类创造力使源于非洲。
1.阿尔塔米拉洞窟(西班牙)的动物画像。毕加索的《牛的变形过程》创作来源。第一幅公牛图是临摹+其他10幅(风格迥异)=从自然主义到古典立体主义,再到寥寥数笔的极简抽象主义。
“古今中外,千万年间,其艺术手法表现是不会改变的”:在相隔那么远的时空里,能够产生类似的感动,不得不感慨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集体潜意识。
2.澳大利亚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乐器,即动物角、骨笛、吼板。洞穴内的频率
(艺术手法是相通的,不仅是视觉艺术家如此)
3.法国西南部洞穴“布拉桑普伊夫人”第一个人类面孔雕刻 眼、鼻、头发
4.米诺斯文明:邻里和谐;仪式、活动;火山爆发;航海活动;人类活动
5.迈锡尼文明:第一个世界艺术史记录战斗场面;比荷马史诗早700多年(同-表现痛苦地扭曲);好战本质;具备完整战斗装备;战士虚荣(器具多、金戒指、仪式梳头)
6.中国四川三星堆(颠覆认知)面具:量多、繁荣、长相与中国人不同、巫师-降灵仪式、一个节点说明中国文明不仅仅只是华夏文明的衍生
7.中美玛雅文明(墨西哥):适宜生存的热带雨林环境;文化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拥有自己的象形文字
科潘王国:天气是王权的核心(雨神恰克)、金字塔(豆腐渣人民不满)、石阶(统治地位和权利的象征、君高民低)、十几年的旱灾-王国灭亡-金字塔塌-王国被遗弃,仍有玛雅人居住
“所有的文明都有种无法实现的渴望--对时间的征服。他们用越来越高大庄严的建筑来逃避死亡,这从无作用,总会有终点。这些市场、庙宇、宫殿和坟墓的城市,就这样被人遗弃,于是大自然接管并荡平一切,或用植被将其扼杀,或用沙漠将其覆盖。这样看来,一切都似乎徒劳无功,其实绝非如此。这些遗迹都是丰碑,纪念着人类的创造力、野心、希望。这些是人类双手的丰碑、思维的丰碑、人类本身的丰碑”
第二集:自视如何-雕塑
“所有的文明都有兴衰,有时,一些文明,最终只有其艺术品留存传世。人像是文明最早,最经得住时间洗礼的艺术形式之一。我们创造自我形象的冲动,是我们对自我认知,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方式”
“人体形象是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想法的最佳载体。人像艺术不仅仅是形体崇拜的简单表达,还可以质疑我们的相互关系,投射世俗的力量,甚至被用来为死后的我们而战”
1.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最早的人像证据
2.古埃及-门农巨像(为其添加了神话色彩):其中一尊在黎明时唱歌,是因为风吹过一岩石裂缝的声音。雪莱的 《奥斯曼迪亚斯》就是受其启发,表达对生命、时间、历史、自然的敬畏。
Ozymandias
- Percy Bysshe Shelly
我曾遇一位行客来自遥远古国I met a trave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说道:不见了身躯,两条巨大石腿Who said----"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矗立沙漠中... 其附近,还半掩着 Stand in the desert...Near them, on the sand,
一张破碎的石像面孔。他的蹙眉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皱裂嘴唇,颐指间的轻蔑与冷漠, And wrink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足见雕刻师参透了 那位主人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迄今留在石雕中的情欲、热望。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湮没了刻绘的手,心也化为灰烬,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在那基座上,隐约可见如下铭记: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吾乃奥兹曼迪亚斯,万王之王,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看我的伟业,枭雄们呵,望尘莫及!”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此外荡然无存。在这巨大废墟周遭, Nothing besides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惟留下荒凉一片,且无边无际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这平沙落寞,伸向 远方的寂寥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away.
3.拉西克莱亚雕像-她的名字的意思是“了解她的声望”,雕塑魅力表现于女性的“清纯”
4.埃及-木乃伊肖像:纪念与渴望永生
5.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在陵墓中复刻生前世界,是皇权的象征
“他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将社会和谐安全,提升到个人的需求之上”
6.古希腊-黑陶上的雕刻:潜意识中期盼男女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
7.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力量的彰显和对民众的洗脑
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世界,甚至是现代世界最著名案例,一位法老,试图从以自己的形象,来彰显他的王权。甚至在其他雕像上面刻自己的名字。用自己的雕像借助大型艺术品来彰显他的权利,还将自己表现为神的形象,这在后世也很多见。从埃及的现代法老(在城市挂巨大的画像),到宏伟的耶稣像,凝视着他虔诚的信徒,这是一种超越时代,跨越了文化差异的冲动。
8.“北方天使”-当代艺术家设计,代表人民
9.希腊-克雷迪奥斯的男孩(裸)和宙斯神像:人体的理想比例反映了宇宙的和谐,任何不和谐的都是野蛮的(数字与逻辑的崇拜文化)
10.梵蒂冈-阿波罗和维纳斯雕像:人体比例身体线条美,其中维纳斯是全世界第一个女生裸的雕像。
最喜欢其中的一段话:
“但帝国主义和全球化的影响,往往使得西方的观察方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至今仍在引发着诸多的争论和诟病,只要打开女性杂志的封面,人们通常都会指出这种容貌,你就会明白在某中西方审美意识中,女性美的范畴,是何等的狭隘。”
请不要仅仅局限于欣赏趋于一致的美,黑白高矮胖瘦,一切自然的都是美的。
一个反思: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有未经检验的假设,关于构成美的是什么?构成价值的是什么?构成美好形体的是什么?构成价值事物的是什么?
第三集 画卷天堂
“文明与地域地貌紧密相关,山水地貌、风土人情界定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家园。然而艺术家们的风景画作,并不总是描绘真实世界的面貌。它往往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愿景,会有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亦或是对复杂多变世界的暂时逃离。它们可以表现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有时,甚至能让我们体会到一些超脱的意味。”
1.美国旧金山-安塞尔·亚当斯-《巨石半圆山的容姿》《谢伊峡谷》等:黑白摄影风格的鼻祖,创造了“区域曝光法。”

2.中国(宋)-李成-《晴峦萧寺图》:第一代山水画师,这幅画之所以被称为杰作是在于它们超越了皇家的宣传教化目的。宋朝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并开始通过这种新艺术形式,维护他们的价值观。所以,宋朝的山水画不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描写,而是一种维护秩序的官方意识形态。

解读:沿着这幅画向上看,我们对这幅画的解读也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李成改变了用墨的技法。墨迹变淡,线条更细腻,画风更轻盈,画的意境非常深远,让我们的意识感知,也随自然景物的深度而加深,去思考自然是什么?万物表象之下又是什么?宇宙真正的动力是什么?尤其是,涓涓细流与被蚀的坚硬山石之间,有着怎样的对话,才会如此和谐,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所期盼的幸福和平静呢。
李成的作品,表现出了作为和谐整体的宇宙,其中的一切事物和每个人,不论多么卑微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国的一种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的能量以一种,我们称之为‘气’的形式存在着,这种看不见的能量在世界中流转,赋予万物以形,以生发。自然,于上是我们的天空;于下,是山川树木生长的大地。这就是为什么大自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会如此重要”
“身为华夏人民,需要文明开化,而这则体现于绘画”
3.中国-手卷(手持欣赏的山水画品式):一卷一收,就完成了时间上的穿越,是一种电影式体验。
-----------------------
“为了提供一个,躲避酷热和沙尘的隐蔽之处,信徒们会在大地上规划和建造,像天堂一样的乐园。视天堂为花园的观念,在伊斯兰文化中根深蒂固。《古兰经》将天堂描述成一个,坐落在山坡上的花园,其中拥有可供人们休憩的凉亭,长满了果树和花卉。事实上《古兰经》描述的是‘下有流水,称之为天堂’”
这种伊斯兰花园在波斯语中,被称作“帕里代扎”意味封闭的花园,这就是英语词汇“天堂”的出处。
4.伊斯兰-地毯:风景在其中得到了最丰富和最优雅的表达。花园艺术经过了全世界的共同表达,进而出现在了织毯上,那就是自然景观在艺术装饰作品上的一种呈现。在伊斯兰文化中,图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而且一些做法是遭到禁止的。他们是被禁止使用人物图案的。你可以看见水、天空、花卉以及植物,形状样式不一而同,但你能感觉到它在传达一种信息。人们一次只能制作一张地毯,他们受到了,那一刻自己的感觉的启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图案,只是我们有时会忘记,但它就在那里
5.意大利-巴尔巴罗别墅:它是农舍、图书馆、画廊以及沙龙完美结合的建筑样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教养理念同乡野之趣相遇的地方,这个充满和谐、优雅和乐趣的建筑,是一个夏天永驻的地方。实际上,别墅所处的时期充满了瘟疫和动乱,农作物欠收,农民起义频发。事实上,巴尔巴罗别墅梦幻般的风景和视觉玩笑,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幻想。
达芬奇:“绘画的价值之一,它能展示自然之美,或许还能在仲冬之际,显示你对自然的热爱,那时你被困于室内,无法外出。但是通过欣赏绘画,你可以回忆去年夏天的草地以及美好的野餐。”如果你将这种观点延伸至一种对风景画的艺术理论,你或许可以说,当人们想用风景画,来表达隐遁的渴望时,首先就会创造一个世外桃源。
--------------------
风景艺术和民族意识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国家从本质上来看,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它们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面貌。所以,艺术为地域感,提供了一种物质载体。
6.德国-阿尔特多费尔-《风景与伐木工》:艺术上的革命。以自然为主题的画作,却是一幅伪装的宗教绘画,是一种带有启发性的风景。(背景:宗教改革初见端倪之时,他生活在一个天主教城镇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宗教改革旨在针对绘画和偶像崇拜进行攻击,而他的绘画通过提供一些宗教暗示,巧妙地避开了,整个野蛮而激烈的党派宗教冲突。)同时,他利用了早期的印刷术,大量生产的版刻和木刻,急速扩大艺术受众的范围。不管新旧教徒都会购买,他试图利用风景的力量,将一个分裂的国家团结起来。
7.德国-柏林墙:分裂的象征。20世纪末最持久的一件艺术作品,它贯穿一座统一的城市,并试图将其分裂。现如今人们将其变成了一件公共艺术品,任由人们在墙上绘制各种图像和标语,这对于政治和美学表达来说,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活画布
8.弗兰德-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反应人类的整体境况以及我们存在于其中的独特小空间。画中的一些独特的小细节值得玩味和感受
《残杀无辜》:他的故乡安特卫普战争场面。

“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荷兰人围海造田自己绘制了家园风景版图-荷兰牧场-这就是低地之国(荷兰语)
-----------------------
几种特性标志了美国人理解风景的方式,其中一种是和欧洲比较产生的自卑感。美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是贫穷的乡巴佬。他们处在欧洲世界的最边缘,而这个世界艺术的中心你被认为是罗马。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山脉,则都存在于瑞士。而刚刚来到美洲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加速向西部挺进,并努力尝试表达:我们也有非常高的山脉。我们也有很大的动物。我们和你们一样的方式来赞美,同时又保留我们自己的风格。所以美国人对自己风景的自豪感正式从这种有趣的自卑之中诞生的。
9.美国风景画派-哈德逊河画派: 美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发起于19世纪中期的艺术运动。这个画派的画家经常在洛基山脉、哈德逊河等地描绘自然风光。他们描绘日出、日落、悬崖、瀑布,在画中点缀牧人或印第安部落,以表达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些风景画往往是理想化的,带有舞台布景式的效果。标志着美国自我意识的崛起。



10. 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微信的启动画面就是用了这张“蓝色弹珠”,人类最近一次在太空中远眺母星的景象。


“我们都徘徊在永恒的边缘,优势会通过交错幻觉来获得风景”
第四集:信仰之眼
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已经会通过艺术,表达内心最深处的精神渴望。有无数令人惊叹的杰作流传于世,其中一些是令人膜拜的真神形象;还有一些作品揭示的是人们所感悟到的神圣精神。有些把宗教视为对上帝创造万物信仰的极大挑战;然而也有宗教视之为对更崇高使命的颂扬和表现。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和体会,我们一向痴迷于通过艺术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甚至迷失自我。
1.柬埔寨-吴哥窟-印度教:春分-日出和主塔塔顶重合。五座高塔代表神话中的须弥山,即印度教中的宇宙中心。
2.古印度-阿旃陀石窟 -佛教: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其壁画源自《本生经》,讲述释迦牟尼脱离尘世成佛的故事。它为观者带来一个有意的挑战,如同佛教的教诲一样,它们没有明确的开头和结尾,而是以片段的形式,互相混杂。让观者必须自己找到,从迷失走向觉悟的道路。
佛教教义:只需要跟随自我的感受,要忠实于自我,头脑要清醒。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去爱别人,不仅是爱人,还是爱其它生物。
古印度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包括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一大片区域。(佛教起源于如今的尼泊尔)
3.意大利-圣维塔莱教堂的图案解开了耶稣关于神性与人性的争论,彰显了基督教对罗马异教徒的征服。整座教堂中艺术力量都被用于强调基督教信仰至高无上的权力。《圣经》中的故事讲述了独一的真神,第一次揭示了自己是人类的情形:耶稣的三个不同形象,完美统一呈现出来。半圆形殿中的没有胡子的耶稣画像,是年轻是的耶斯是上帝之子;天花板中央的画像,将耶稣描绘为神的羔羊,耶稣要作为祭品,为人类赎罪;入口顶部的那一幅,是有胡子的老年耶稣的画像,那是全能的耶稣和圣父别无二致。不要质疑,耶稣就是神。
当一个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取代了众神,艺术力量便常常被看作是对上帝权威的一种挑战,犹太教的《旧约》和基督教的《新约》都警告人们:不要创造任何偶像。
4.土耳其-桑贾克拉尔清真寺-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使者”,凡人传达《古兰经》):现代主义手法表现宗教空间本质。同时也让世人对于伊斯兰教的一个典型印象,是一种“没有艺术”的宗教,它禁止刻画真主和先知、一切生物的形象,只有真主才能创造。唯一的形象来自于《古兰经》它的内容很简单“记住你的主”,这个字的神圣性成为了伊斯兰教的核心。
《古兰经》它是一本经书,是一种理法,是伊斯兰教的核心。对于穆斯林来讲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它是被创造出来的,一种是它是真主的教导(占上风)。伊斯兰教认为语言位于想象之上,这使得书法艺术形式得以发展。而伊斯兰教书法艺术家,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因为他们觉得不是自己的才能是真主的。
5.蓝色清真寺(最大最豪华的清真寺)-伊斯兰书法图书馆:全是真主的真言书法(相当于耶稣的画像)没有活物图案。
6.西班牙-肯尼科特圣经:禁止崇拜偶像(是人创造的);中世界西班牙信仰融合,集穆斯林、基督徒、犹太教;解决了文字和图案的宗教隔离。
7.墨西哥-鬼节-天主教:这一天曾是阿慈特克人的节日,但天主教传教士们试图缓和他潜在的颠覆性力量,将其融入万圣节中去。
天主教的替代物形象-圣母玛利亚(耶稣生母):流血能够救赎并更新世界,但阿慈特克人的神需要人类的血液,而耶稣是为人类献出血液。与这个更新的过程密不可分的是另一个基督教形象。她则象征了生育。生育是天主教信仰的核心。
8.罗尔丹-《马卡雷崇拜纳的希望圣母像》-大众:她哀悼自己儿子耶稣的死亡,她的“眼泪”是用玻璃做成的,头发是真人头发,身体是木质栩栩如生,只能是修女为其更换衣物。只有在耶稣受难日这一天她获得了生命。她首先代表着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这是最本质的,即时观看者并不信仰新教。但是这种大众崇拜让人思考,这种艺术是服务于神呢?还是它本身变得神圣了呢?崇拜者崇拜的究竟是什么?
9.印度:“偶像崇拜的国度,对神的崇拜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印度的威力清真寺、吴哥窟庙宇中破坏的佛像很多建筑都遭受了偶像破坏。被称为“阿兹特克魔鬼崇拜”偶像的破坏。
10.伊利座堂-哥特式建筑:在宗教分裂时期(新教-天主教)被英格兰新教改革破坏,圣母堂的圣象和墙壁外观缺少头和手的雕塑。破坏后的建筑本身也具有艺术意义,它记录了宗教的一次分裂破坏。
信仰最神奇的地方是,它能够和周围环境分离开来,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而被欣赏。
11.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殉道者们》(2014):超越了宗教,更多的是为个人的沉思而创作。维奥拉夫妇为视频艺术的先驱作品者-“视频时代的伦勃朗”,他们的作品包含一种灵性,强调共同分享和体验。空间+精神+艺术;2016年创作《玛利亚》,只捕捉了冻结在线性时间中的静态图像,却打碎、延伸并拼贴了各种不同时间线上的图像。
艺术内涵和佛教的相似,混乱的片段,促使精神的追求者探索自己的领悟。
12.伊斯兰教的义学飞翔:是重新解释传统宗教艺术形式的艺术,融合了摄影和涂鸦通过词语和图像的一种独特、短暂而透彻的伊斯兰教融合方式,将日常空间转变为圣地。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艺术曾是宗教艺术,创作的冲动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神性的表现,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对神权威的挑战,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宗教艺术始终有着改革的作用,然而对所有人来说,艺术仍是一种原始的精神感觉,是一种表现神秘的方式,它证明了人类最早的接触并解释我们之外世界的渴望”
第五集 文艺复兴
“在15、16世纪,圆顶建筑随处可见,如繁星般难以计数,它们是人世间的杰作。然而人类正在成为自身宇宙的中心。艺术家和建筑师,开始效仿历史上的古典成就。在如今的西方,这种文化现象,被称为世界文艺复兴。然而,我们往往会认为文艺复兴,即便不是专属意大利的,也是专属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含义就是“重生”,而获得重生的则是古典古迹
1.伊斯坦布尔-《圣索菲大教堂》:基督教教堂
2.米马希南-《苏莱曼清真寺》:是彰显伊斯兰教胜利的明证,超越了《圣索菲大教堂》作为后世建筑师参照的范式。
3.意大利罗马-布拉曼特-《圣彼得大教堂》(如今的巨大的教堂的原型,小的建筑):这是一座纪念圣彼得的独立神龛,据说就是在这里圣彼得被倒着钉在十字架上的。布拉曼特遍览了罗马残存的古代遗迹。他所看到的是异教的神殿。罗马神殿废墟所代表的完美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圆顶安放于一个圆柱形之上,四面包裹着一圈柱廊,这些完美的形式。包括半球和轮辐式的圆以及行星的运转,仿如一个宏大的宇宙时间片段,而他要表达的是:新的神圣艺术会是如此的和谐。
米开朗基罗:在绘画和雕塑颇有声望。他是以作品在空间中的呈现效果来构思的。他创作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圆顶建筑,同时代的人尊敬的称他为圣者
4.多纳泰罗-《朱迪斯与赫罗弗尼斯》:来自《圣经》旧约中的一个故事, 赫罗弗尼斯中了“美人计”而失去生命,无人统帅的亚述军队也随之溃败了。以庆祝推翻了美第奇家族的专制

5.切利尼-《柏修斯与美杜莎》:柏修斯与美杜莎像的铸造就是他从金匠-普通的工匠、卑鄙的工匠,转变为世人眼中的艺术家。他实现了他身份的转变讲:“我复活了一具尸体”。希望超过他的偶像米开朗基罗。
6.巴基斯坦-贾汗季-马赛克壁画:西方意志自由的画家,会利用资助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在印度则只有一位资助人,那就是皇帝。贾汗季以艺术来彰显自己的才华气质,而不是提升艺术家的才华。他为了向他的臣民显示他的伟大,这位皇帝留下了非凡的公共艺术品。他在城墙上留下了巨大的马赛克瓷砖壁画,是世界上最大的壁画
东西方艺术的区别:中央集权的帝国要比西方国家,更明确的控制和规范艺术创作。同样是发过渡时期,那些推崇个人主义与个性化创作的阶段,并没有在印度出现,因为在东方绘画艺术者的地位就是普通人一般。
-----------------------
再次打破艺术的规则
7.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想达一个宗教的故事,圣徒的指甲里满是污垢,赤裸的脚上还粘着泥土,这是前人所没做过的尝试。

《洛莱托的圣母》:朝圣者满是老茧的双脚和肮脏得手,也不再像是来自公元一世纪的圣地,而像是来自17世纪的罗马巷陌。圣母玛利亚或许是以米开朗基罗的一位女友为原型创作的,她的儿子耶稣,被认为是罗马胖乎乎的婴儿化身。他突破了宗教的约束,想要表达的是肉体的真实,人物不再是来自天堂的感觉,仿佛我们就陪在圣母和圣子身边,就仿佛在街上,当然这是违背所有传统、社会、审美利益的。

8.阿特米谢·简特内斯基-《苏珊娜与士师长老》、《克里奥帕特拉》:她的画有很强的自然主义色彩,非常生动、非常色情,也非常暴力。但是她整个人生故事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她曾被她的导师强奸,饱受折磨。

9.维拉斯奎兹-《宫女》: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画家。他颠覆了资助者与画家的关系,让画家成为艺术决定的主宰。整幅画想要表达的是:是什么或是谁,来控制我们的欣赏方式。

10.荷兰伦勃朗-《夜巡》-:脱离了大部分画作的两维维度,伦勃朗像电影那样进行人物创作,让我们感觉每个人都在运动,画中人物是在行军。从黑暗走进亮堂的房间,还要声音。他让座位阿姆斯特丹市民的快乐。这是共和党人直观的自由宣言:关注艺术,但更要关注这个世界。

之后荷兰和印度的贸易往来,使艺术从东方传到西方,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共通的视觉文化
11.印度-泰姬陵:象征不朽爱情的丰碑。
第六集 初次邂逅
“不同的文明自相遇之时起,就开始对彼此的艺术产生影响。15世纪,欧洲航海者们,开启了一个探索的新时代。原本被大洋相隔的文明,第一次相遇。然而,在它成为一段,征服、掠夺和帝国兴衰的历史之前,还存在一个被忘却的探索时代。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无数描绘人类相遇的艺术作品,记录下了人们的好奇,互相之间的尊重,以及货物和思想的交流。”
1.非洲-尼日利亚-贝宁城-象牙雕刻的女王-伊迪娅:她的头发是一排留有胡须的小头像,他们是贝宁神话的水神伊多还会葡萄牙的航海者呢?象征欧洲纳入贝宁人正在发展的世界观的尝试。
2.中美洲-阿慈特克-羽蛇神,双头蛇。这一神灵有时会以全身覆着绿咬鹃闪亮羽毛的蛇形象现身,而我们却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因,蒙特祖玛为什么把它送给科尔特斯(西班牙征服首领)?他可能认为通过其他一些礼物可以和西班牙交好,拯救阿慈特克帝国。实际上他的犹豫不决,无法判断科尔特斯是可怕的敌人还是羽蛇神的化身。很久以前就有预言称,羽蛇神即将回归但他是一个征服者不是神明。富人想要通过财富收买西班牙人,却加剧了他们对黄金和征服的欲望。
之后,墨西哥遭到了迅速 而残忍的占领,很多文明被掠夺塞入西班牙的国库。之后天主教士开始消除他们视为“活人祭奠的魔鬼崇拜文化”的一切痕迹。为了打破人和神明之间的界限,他们开始大规模消灭阿慈特克宗教,数以百计的神庙被毁,教堂在这些神庙的废墟上建立起来,有时甚至是用原来的石头建成的数千个阿慈特克人的人像雕像被砸倒、烧毁。《佛罗伦丁法典》记录阿慈特克人的日常生活和仪式,是为了区分基督教的仪式,他们害怕被当地人欺骗。墨西哥皈依天主教部分原因是因为阿慈特克宗教中“血祭”的仪式与基督教强调“耶稣基督流血救赎人类”的说法相似。土著的“鬼节”融入了万圣节中去了
阿慈特克宗教和西班牙巴洛克艺术两者之间有一种奇特的相似性,因为两者都与血腥的死亡和鲜血有关。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而狂热的信仰,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力。
3.埃尔·格列柯-《为基督脱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准备脱衣服时刻。
4.日本-南蛮屏风:葡萄牙人进入日本,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日本人称欧洲人为“南蛮”。知道了阿慈特克人的灭亡,为了让日本免受灾难,幕府诞生了。他驱逐欧洲人,并不同意日本人出境。之后“幕府将军”发起了日本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注重日本本身固有的文化传统。
5.日本-陶器:在朝日烧的美学中,不完美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清晰的美学原则是“侘寂”。导致一些曾经完美的事物也受到了损坏,但它们人被认为是美的。
日本艺术的基本概念“缺陷”和“无常”;欧洲艺术罗马和希腊追求的是“美”和“完美”的观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着眼于美,而荷兰艺术着眼于现实,不是美。他们绘画早上起床丰满的女子、腐烂的苹果、街上肮脏的狗,因为这就是自然场景,不以意志为转移就是现实
6.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挤奶女工》《地理学家》:画的是室内场景,他不仅记录简单的瞬间,而是要说明我们身处一个封闭的房间,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但是仔细观察维梅尔的内部空间看似封闭,其实却是充满了荷兰的黄金时代的全球化的特点。画中的东方陶瓷、丝绸、珍贵的地毯等。他的眼光着看向不同文明和民族的相遇之上。
7.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毛毛虫的奇妙变化与奇特的花朵食物》、《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她用水粉作画,是因为当时欧洲艺术行业公会不允许女性用油画作画。她一个女性独自前往南美洲的荷兰殖民地苏里南旅行,独自完成两年的探险
“在这个现代数字通信的世界,无论是外国的文化和文明,还是我们自己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文明相遇的范围都大大拓宽了,通过具有传统艺术实践的欣赏者间的联系。全球艺术市场,仍在将新的相遇转变为新的艺术形式,很久以来被忽略的宗教艺术,如北美洲原著民、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艺术和非洲马孔德人的雕刻又重新出现了。还有一些新的艺术家,例如出生于加纳的雕刻家 安尔·安纳祖,把瓶盖缝在一起制成大件艺术品,以此揭示:消费、废品和环境之间的影响,今天文明日益全球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明相遇的多样性,任然是灵感的一个主要源泉,塑造着我们的艺术和世界”
第七集 光辉
“色彩的力量,对于世界各地不同的信仰而言。色彩曾经让圣坛光辉无限。千百年来,画家为购买颜料所付出的财富超过了等重的黄金。色彩的映衬能够唤起爱与热情,一幅幅画作的诞生,宣告一个金碧辉煌的时代的到来。那些表现绝望的色彩甚至遭到摒弃。在现代世界,色彩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但它仅仅是装饰品吗?还是能给我们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意境呢?”
1. 法国-亚眠大教堂:哥特式大教堂。外表颜色非常美丽是一排排人,如今已经褪色了。
2. 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建造理念:升上天堂。即柱子高达40米,形成了一个框架空间。在西方世界的观念里,各类宝石都具有能够将凡人的俗世肉身转化为进入非物质的天堂世界的能量,所以建造师想要通过各类的彩色玻璃窗形成大片的宝石般的光辉,你进入这个教堂,就会产生步入天堂的幻觉。
3. 意大利-威尼斯:最早接受各种不同颜料的地方,大部分来自东方的中国和印度,此时,威尼斯进行了一场色彩革命。对于威尼斯的艺术家来说颜料就不再是艺术表现的次要形式。颜色和线条一样体现了艺术的庄严。
4. 意大利威尼斯-乔凡尼·贝里尼-《圣扎卡利亚教堂祭坛》:不仅用色革命不仅是作品中使用的鲜艳颜色,他运用颜色构图的新方式也是革命的关键。
5. 提香·韦切利奥-《酒神和亚里亚得妮》
(这些作品中颜料起着启迪的作用,拥有象征宇宙中最深刻的玄学道理的力量)
6. 德国-维尔茨堡居所的壁画: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顶壁画
7. 日本-浮世绘:最开始浮世绘只有几种颜色,但为生动地描绘出快速发展的城市面貌,版画结合的色彩逐渐变得更加复杂。更多描绘的是日本的性生活、花魁、艺伎、灯红酒绿的生活。
《花魁佳楚绪树妆图》《正写相生源氏》
后来,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将浮世绘风格结合了风景中,艺术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
8. 印象派,以莫奈为代表的。它表达了,画中的建筑不需要有实物,需要的仅仅是一种感觉。他们对了解明暗与色彩、光影的关系非常感兴趣。他们得出来的结论是:在我们看来淡色调,甚至只是黑白色调的物象,当你走进自然环境里在观察它们时,它们其实是由各种各样的颜色构成的。特别是莫奈,他认为阴影、甚至是空气都是有一种紫色色调的,所以他在表现阴影时会大量用到紫罗兰色。
同时印象派也非常强调时间,他们在描绘时间。
莫奈-《睡莲》《干草堆》
9. 梵高:他已经超越了同时代所有的人,他用两种相差较大的颜色进行对比,可以找出它的补色,使得颜色的差异更具特点。补色自然是他最大成就。因为他知道怎样让某个物象,呈现在另一个物象前面,怎样让物象吸引你的注意。如果画面变得乏味了,颜色是有激情的。在他看来颜色是一种精神媒介,它的力量极其强大,足以取代教会,来传达生命的神奇力量
梵高-《收割者》《星空》
10. 马蒂斯:色彩进行抽象的表达。冥想感和漂浮感都很不错,生活的压力和困扰都不见了。他催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启了抽象画的大门,彻底放弃了线条和传统的物象绘画。
后来就出现了以纯粹的色彩构图的画家。
《摩洛哥人》《红色餐布》《舞蹈》

“经过千年的发展,色彩的故事已走完一个循环,它再次以艺术最深层次的精神冲动结合到了一起”

第八集:进步崇拜
“19世纪的工业革命重塑了世界的面貌,随着科学与现代文明的前沿不断推进许多传统文明成为牺牲品,适应和改变无从避免有一些文明的转变更为成功。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也是一个压力巨大的时代。一边是对美好世界的畅想,一边是普罗大众的生活艰辛。一些艺术家试图向新发明学习。创造了一种新的印象派艺术,捕捉瞬间的真相,另一些艺术家则摒弃文明世界,回归自然和假想中充满奇迹与贵族气息的过往。在欧洲一种新的野蛮行为,将终结对进步的狂热崇拜”
1.约瑟夫赖特-《自画像》《气泵里的鸟实验》:工业化工厂
2.拿破仑埃及:《对埃及的描述》
3.欧仁·德拉克罗瓦-《阿尔及尔的女人》:东方主义画作,画中场景与真实情况会有出入。
玛丽安诺·福琼-《大宫女》、安格尔-《土耳其浴室》
对欧洲艺术家而言,伊斯兰文化提供了充满异域风情往往具有情色意味的素材,它好似一块画布让那些被欧洲思想和礼仪社会压抑已久的想法得以展现。
许多东方主义热衷于创造表现颓废与专制的场景,这些是欧洲人眼里所谓的东方特质,隐秘后宫憔悴的嫔妃们。繁忙的集市上等待售卖的裸体女权。东方主义题材变得十分流行,甚至安格尔这位古典主义裸体画大师也将其最后一幅代表作的场景设置为想象中的女人浴室,尽管他从未去过中东。这就是欧洲人的想象,显示了他们急欲摆脱所身处的黑暗工业化欧洲的混乱焦虑的生活。
源自波利尼西亚航海者的毛利部落,拥有通过人体艺术表现忠诚的传统。这些着色的木雕,据说是部落礼拜堂的四肢,而顶梁则是其脊柱和肋骨。在毛利人看来,创造身体象征物,有助于保存被他们称为“超自然力量”的已逝祖先的灵力。毛利人,称为“刺青”的艺术,在脸上画画。
4.高更:他人生很多时间都用在了自怜自艾上,要么是无休止的自我宣扬,而他与大溪地年轻女孩们的关系,是我们今天看来最让人不齿的,尽管劣迹斑斑。他在那座太平洋岛屿上创作的艺术,却激进而生动,美得令人目眩神迷高更的大溪地画作,借鉴了该国以往的神话传说,尽管其色彩运用怪诞,摄人心魄。高更的作品,并非纯粹的无忧天堂的幻想,颜色虽然生动。他的作品却蕴藏着哀戚与失落,并试图忠实地刻画,受进步和殖民主义荼毒的人们。他的大溪地画作,自然可以视为异域风情之作,然而作为一个复杂矛盾的艺术家。他怎可能只是照搬欧洲对于岛国天堂的幻想。像大多数欧洲人一样,他将世界一分为二,一边对着文明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虚伪的生活。另一边依然保持自然原始的状态。但他认为自己兼而有之,既是法裔鲁人,又有一部分印加血统。而这两种状态,自然与野性,都根植于其血液中。因此他在大溪地,不仅仅是寻找失落的岛国天堂,也在找寻一部分迷失的自我。

实际上,他真正成功实现与完成的旅程,是他的绘画活动。高更复杂的作品,质疑了殖民主义的合法性,回到所谓的文明世界。
5.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受非洲艺术的影响。他的第一件异域风情的作品,他开始解构经典的表现手法。在容貌和眼睛的处理上都很慎重。当然,她们并非真实的人物,却是普遍永恒的女性形象,普遍是因为她们部分是脸谱化的。表现了,面对可恐之事时的恐惧。因此,这幅画中,有许多不同的象征符号。我认为即便不知道其中的故事,你也能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
对许多人而言,毕加索的作品探索了一种潜在的野蛮状态。这是潜藏在,所谓的现代文明社会核心的野蛮。
6.奥托迪克斯和他那一代人:一战;见证了这些恐怖,同时也见证了19世纪关于进步不可避免的无法阻挡这一信仰的死亡。野蛮残忍并非仅存于殖民地的外在表现,而是根植于我们所有人内心。她们目睹了工业进步和所谓的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胜利,并不能保证文明的幸存。那些战壕里的诗人、艺术家和画家。他们最了解欧洲经历了什么,也最能预见恒远与前路的恐惧。
第九集:重要的火花
“当恐惧降临时,艺术能做什么?当文明降落时,艺术又能做什么呢?在一个驻军小镇,曾上演一个邪恶的谎言。15万犹太人陆续从中欧各地被送到泰雷津。为了欺骗全世界,纳粹把经过粉饰的街道,足球比赛和歌剧表演拍成了纪录片,让外界以为这些人得到了人道对待。然而镜头没有记录下来的,而是犹太人遭受略带、枪杀和处以绞刑的事实。处在这场骗局漩涡中心的是这些儿童。儿童是最先被送进毒气室的群体之一。1942年一位美术老师被送到泰雷津,她没有带任何衣物而是带了一行李箱的绘画材料。画画让集中营的孩子们得以片刻逃离黑暗的现实,哪怕只是在他们的想象力里。之后行李箱被发现了,里面存着孩子们4500幅画(现在存于布拉格犹太博物馆)”
“在战乱和种族灭绝的时代,艺术能做什么?在科技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艺术能做什么?在那些时代,艺术和文明准则被冲破并舍弃。当今时代,艺术只是为了追求人气和时尚,只是有钱人热衷投资的商品吗?还是绝对的必需品,是人性闪耀的火花呢?”
1.日本-直岛:对很多人来说,直岛是展示现代艺术伟大作品的圣殿,传递了现代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文明的复兴,要建立在摒弃过往混乱的基础之上。它从一个工业废岛,到现在号称为日本“现代艺术的圣地”。同时被<Traveler>选为“世界上最值得旅游的七个文化名胜” 之一。
2.荷兰-皮埃·蒙德里安《韦斯特卡佩勒的灯塔》《沙丘之五》:他背离了以往艺术创作核心原则的路,那就是尽可能接近自然本来面目的原则。但他觉得这是一个谎言且毫无意义,所以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用艺术本身材料给世界以新的启示。问题是,他终其其身都在探索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姜罐与静物之二》:他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立体主义主张将物体形象破坏和解构,在以新的角度审视。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仍然以展现物体形态为主。之后他在荷兰独处的一段时间,自成一派,没有物体,没有模特,只有一页页速写纸和一张张画布。就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创造出了不起的空间,无限延伸的抽象视野。
《红黄黑灰蓝构图》《胜利爵士乐》不仅是装饰,更是画家的冥想练习,它让人们彻底重新认识了视觉艺术。人们认为他达到了哲学上至纯至真的境界。

2.波普艺术- 安迪·沃霍尔 : 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

3.卡拉·沃克: 将事物形象简化成黑与白的剪影为叙事手段,引领她的观众进入到她所关注的黑暗的历史洪流中。卡拉·沃克的剪影使得战前南方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她的作品会让人想起安迪·沃霍尔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事实上,沃克坦白她一直都很崇拜沃霍尔)。 她的作品主要探讨种族、性别、性、暴力和身份地位等。
4.蔡国强爆炸艺术:他持续探索从家乡泉州开始的以火药创作绘画的艺术手法,逐渐推大其作品的爆破规模和形式,并建立随后著名的室外爆破计划。他以东方哲学和当代社会问题作为作品观念的根基,因地制宜,阐释和回应当地文化历史。他以艺术的力量和强悍的作品视觉漫步全球,体现在不同文化里自由往来的游牧精神。他著名的火药爆破艺术和大型装置充满活力和爆发力,超越平面,从室内空间走入社会和自然。


文明Civilisations(2018)

主演:Simon Schama/Mary Beard/David Olusoga

导演:阿什利·格辛,马修·希尔,蒂姆·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