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金银岛》的励志故事,一个存在于真实历史之中的争奇斗艳的大海盗时代,就这样被天才的导演,亦或应该说是被美剧台中最会讲史的STARZ台,近乎“无缝”的捏合到了一起。尽管其中颇多取舍,尽管其中难免牵强,但对于仰望那个星光璀璨的时代(就像我们无数次的仰望三国一般)的我们来说,用最崇敬的心去向历史朝圣,也许就是我们在看完整整四季后最真切的感触。
这其实是两部历史。活跃于19世纪80年代的史蒂文逊笔下的那个脍炙人口的《金银岛》,讲述的一个宣扬英雄主义,顺便带上一点帮人们实现发财梦的冒险故事,恰如14世纪初由困在热那亚大狱中的马可.波罗所叙述的仿佛到处是冒险、遍地是黄金的东方之旅一般(后来几乎每一个探险者、梦想家、殖民者在踏上去往东方的旅途时,《马可波罗游记》几乎是《圣经》一般的存在,尽管当他们距离东方那片广袤的土地越近,就会越感到自己被这个数百年前的老疯子愚弄的多惨,比如觐见乾隆帝的马格尔尼便是如此);而另一个则是如同美国淘金潮一般,兴起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由两位(也仅此两位)成功的海盗/私掠船先行者德瑞克和亨利.摩根所引领,最终终结于伍兹.罗杰斯(也就是本剧中那位智计百出,却最后被俘破产的倒霉蛋)所携来的“英皇大赦令”的仅仅持续三十年,却一时间风起云涌、群雄辈出的以西印度群岛为主要舞台的被后世称为“海盗的黄金时代”的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
很多人物的命运被改变了,比如叱咤风云,即便现在提起都让人胆寒,曾经成功洗劫美国东海岸,最后传言即便首级被割下,也依然奋战不休(有点像咱中国的“刑天”哈)的“黑胡子”爱德华.蒂奇,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在一场本不应落下风的战斗中,输给了白的像一个洋娃娃的总督大人,还居然就如此不壮烈的被轻易爆了头,弄得黑胡子挂掉后很久,我还在想是不是导演留着什么后手再让他复活.....因为历史上不是这样子的,因为这样死了也太没有存在感了;安妮.波尼——一个历史上明确记载被小白脸白棉布杰克给勾搭到船上,怀揣少女梦的红头发前酒馆女招待,居然是强大的如同战神一般的存在,那气场,那魄力(因为她毕竟是1719年英兵突袭杰克的船时进行了抵抗的两名女子之一),而史籍记载真正具有战斗力,同时丑的可以替父从军,也确实女扮男装在臭男人堆的海盗丛里混迹了十余年的玛丽.里德,却直到最后一刻才倩影闪现(这里选角选的真好,最后几分钟听杰克吹牛的里德,把帽子往下一压,还有那“粗壮”的声音,实在是不会让任何人生出“这是一个女子”的感觉);那两个牛的不行(在导演的如椽妙笔下也确实是牛的不行)的本来存在于《金银岛》中的架空人物弗林特和西尔弗的光芒大盛,将一干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的节操刷的一点不剩...;还有一切都只为了一个拿骚(尽管拿骚确实是西印度群岛的要塞),却将广大的西印度群岛,还有发生在海盗黄金三十年中龙吟虎啸的无数群雄身上的所有故事,全部扔进了虚空里。这使得这部剧的感觉既新奇又怪诞,《金银岛》的铁粉会感觉故事里出现过的人在《黑帆》刻画的形象都颇显奇异(就说我们放弃战争、放弃名利,一心只愿与红颜相守的“好好先生”西尔弗,怎么可能是《金银岛》里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奸邪到骨子里的令人为之色变的独脚大坏蛋呢),追逐于真正历史的人也会对这部只包含了部分人物、部分历史,充满了残缺感的作品表示极大地不赞同。
但这无妨于这是一部好作品,就像谁都知道老鼠只会钻洞,鸭子只会嘶鸣,可是谁又能认为华特.迪士尼1928年在火车上灵机一动画出的那只大眼睛圆耳朵的小老鼠,其形象不是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存在呢?既然《金银岛》可以架空与历史,塑造出一部传奇,那么今人为何就不可以?只要人物丰满,情节合理,再充满了与无论把布景、着装弄得多么古色古香的令人作呕的国剧,八匹马也塑造不出来的令人仿佛置身其间的浓浓的历史感,历史真相如何,真的如此重要吗(项少龙跑去当秦始皇的智囊,有谁觉得违和了)?在这里不得不赞一句STARZ的鬼斧神工。众所周知,美国的电视台是各有所长的,能够弄出如《法治进行时》般让你一年看二十个案件,连看十多年也不会腻,是CBS的专长(《海军罪案调查处》,就这个名字,其他的就不用说了吧);如果说能够让你尽享“中二病”风景,充分感受那种蕴含在白痴当中让人无法逃避的“甜腻”,说白了也就是不管拍什么都能拍出“中二”色彩,那这就非CW莫属了(本人最不喜傻大粗的中二戏,所以CW在我心里=“WC”,唯请钟爱此道者海涵勿喷)。而如果说不管剧情背景如何,最大的本领就是像磁铁一样的将你彻底的吸附进历史的长河里,让你如同坐在《清明上河图》中酒肆茶馆里,无论是恶霸,还是路人,任你品评、感受着三教九流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那么,有此专长者,非STARZ莫属。也就是说STARZ恰如一本展开的历史书一般,历史书并不负责赏善罚恶,它只是平铺直观的将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详实的记录下来,至于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该歌功还是应该笔伐,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说赞叹项羽力能举鼎,也可以说他刚愎自用;你可以说始皇帝统一六国,功在千秋,你也可以说嬴政暴虐无道,使得民不聊生。历史只负责记述,自身才负责评判。
STARZ起到的,恰恰就是一部展开的历史画卷的感觉。比如总督罗杰斯,他为了重塑纲纪,希望拿骚重回文明;他待妻至诚,用心专一,这些你都可以说他是一个事业爱情两不误的大好人,尤其是在那个人心纷乱的时代里,这样的人更为难得。但同时,他手段残忍,肆意滥杀,诡计百出,对待同样为人的海盗们不如猪狗,如果你是站在海盗的角度上,这个人恐怕就该千刀万剐,百死不足以赎其罪。比如弗林特,他待友至善(比如汉密尔顿,比如直到最后都不肯一枪毙了明显已经要背叛自己的西尔弗),待人至诚(他的哪一段发言不是切中人心,令人心潮澎湃?即便在荧幕之外,我们听到,心中都有所动容),胸怀大志,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英雄,不做领袖,那么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别人有资格担任这一职位了;可是他简直就是瘟疫传播者,似乎除了西尔弗以外(即便是西尔弗,也丢了一条腿),谁沾上他,谁便不得好死(比利分化西尔弗时对西尔弗讲出了这个道理,西尔弗问:你是说弗林特会连累我吗?比利说:不会,但他会连累别人。“谁?”“马蒂”。后来马蒂果然为了弗林特的“大业”几乎香消玉殒,如果不是导演开恩,马蒂落到和埃莉诺同样的下场,应非难事),一个总在高谈阔论的“瘟神”,他的一切目标似乎便是用他巧舌如簧的言语让你与魔鬼签下出卖灵魂的“卖身契”,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捣碎了锤烂了,然后填进海眼去吗(比如《封神榜》里的申公豹,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呢?最后他的下场不就是塞进东海填了海眼吗)?正像我所说的,STARZ的绝佳之处,就是它似乎从来不先入为主的告知你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存在,只是告诉你哪些人物相对别人比较重要,然后便把所有的精力,全部花到了真实准确的记录历史,并且将其全景还原,像吸铁石一样的将你牢牢的吸附其中的方面去了(注意,一般的主角是两种特性兼备的,比如主人公一定是真善美,大反派一定是假恶丑,这些从国剧身上,太司空见惯了吧,也就是传统的主人公不但拥有“重要”这一特性,同时还被绑架上了道德指引。而最纯粹的历史,则是将这两者剥离的,重要的不一定是好人,好人却不一定重要。比如如果你是站在海盗一边的,你会为了总督的恶行咬牙切齿;如果你是站在只有统一,才能安定的角度上来看,总督的行为则是令人拍手叫绝的)。
个人来说,我是认为弗林特的理想——从拿骚开始,掀起一场推翻英帝国权柄的革命,并非是不能实现的,也并非是一定不可行的。想想数十年后北美的列克星敦之火,何尝不就是原住民+流民,最终推翻了英帝国的统治呢?况且,引用《三国》中贾诩贾文和在董卓死去,如狼奔豕突一般逃离长安城的李傕、郭汜之间的对话。贾诩问李傕:将军要到何处去?李傕答:丞相死了,我们要回西凉当马贼去。贾诩问:将军们(指同在的董卓四大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还有多少人马?李傕答:总还有数万之数。贾诩说: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冒险一试?尝试失败,大不了还是逃回去当马贼的命运,一旦一试成功,那么天子都在将军之手,荣华富贵岂不易如反掌?李傕四将一听有理,决定大胆一试,最后不但逐走了吕布,逼得献出连环计的王允坠城而亡,还完全掌握了天子,直到汉献帝自己出逃去找曹操为止。弗林特的革命情形也是如此,总督已败,拿骚可得,再加上手上的财宝,以及闻言蜂拥而来的万千战士,一试何妨呢?能胜,就如列克星敦一般建立万古功业;失败,大不了如同结尾般遁入深山,从此春种秋收,美人在抱,逍遥此生,岂不乐哉?何必自断己臂,让拿骚如此轻易再次落入一直隔岸观火的资本家手里?所以,导演可能为了二十年后的那部大名鼎鼎的《金银岛》做铺垫,所以弗林特不能成功,财宝不能去动,西尔弗必须归隐;但如果抛开这些既定的结尾,那么我所提出的可能难道不更具有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吗?

黑帆 第四季Black Sails(2017)

主演:托比·斯蒂芬斯 / 卢克·阿诺德 / 汉娜·纽 / 杰西卡·帕克·肯尼迪 / 托比·施密茨 / 克拉拉·佩吉特 / 汤姆·霍珀 / 雷·史蒂文森 / 大卫·威尔莫特 / 

导演:史蒂夫·博伊姆 / 埃里克·萨哈罗夫 / 乌塔·布里兹维茨 / 罗伊·雷内 / 马克·约布斯特 / 编剧:罗伯特·莱文 Robert Levine/乔纳森·E·斯坦伯格 Jonathan E. Steinberg

黑帆 第四季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