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胜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评委会对于此片的垂青,也是对青年导演张猛的肯定。因为黄海波的个人新闻,这部影片从始至终都是电影节的焦点。

生活里的小人物

青年导演张猛最为出名的作品是《钢的琴》。在第七届“香港亚洲电影节”上,张猛凭借本片斩获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名,被誉为“亚洲影坛未来之光”。此次拍摄的新片《胜利》是他“东北三部曲”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是《耳朵大有福》和《钢的琴》。
《胜利》原名是《我的身上有刺青》,因为片名没有通过,故改成男主人公的名字“胜利”。影片用胶片拍摄,这在当下非常的难得。风格依然是延续导演的“东北情结”,之所以选择黄海波、张歆艺主演,也是因为两人的气质和东北比较贴,就是“猛”。而影片男主角陈胜利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原型是张猛导演的亲舅舅,依旧是张猛导演擅长的“时代小人物”。

不当大哥好多年

事情发生在1989年的老东北工业基地,关于凶杀、爱情、孩子与狗,讲述着枯竭的工业城市里的凄美故事。怀揣浪漫主义英雄梦想的陈胜利,因意外伤害罪入狱十年,刑满释放后已经时过境迁。在经历风云叱咤后回归生活的本质,陈胜利选择通过开办幼儿园来化解十年的恩怨。女主角张歆艺,在圈内被称为“二姐”,在此片中依然延续“敢爱敢恨”的性格,与陈胜利演绎了一段简单粗暴、热烈而又遗憾的,飞蛾扑火式爱情。
张猛的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不仅是因为改编于真人真事,更有真实情感融合在内,人物都活灵活现。黄海波演绎的陈胜利有着坎坷的经历,让人不禁想起那首很老的东北歌曲《大哥》。虽然刚刚出狱,但他不甘平庸的现状,揪着头发渴望改变人生,甚至想洗去自己身上的刺青,以证明自己是“新人”。他也想弥补过去,在摸爬滚打之后修炼出了市井之民特有的智慧和手段,所做的一切就是鞭策自己在泥泞中拼出一条路来,这就是80年代的东北小人物。当生活赤裸裸地呈现出它的艰难时,哪还有什么悲伤逆流成河,哪有那么多愁肠百转千回呢。
爱情是大多数文艺片里不可或缺的要素,往往影片展示爱情时都是温柔的基调,节奏都会慢下来。而本片的爱情却不是这样,而是轰轰烈烈的,伴着激烈的争吵,有飞蛾扑火的热情,也有杜鹃啼血的悲鸣。

我们都想成为陈胜利

《胜利》再现了年轻编剧对生活的捕捉,同时延续了导演的东北情结。陈胜利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有故事的人注定孤独。他那张犀利凛冽的脸,你仔细看去就会有所触动,那仿佛是某个阶段的自己,或是遥远北方的你似曾相识的人。他体会过生活冷暖,饱尝过世间风霜,却仍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梦想。他坚信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陈胜利做到了,有梦想,敢作为。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想成为陈胜利,让梦想成为生活的驱动,不为讨取别人的掌声而伪装自己,当这种触不可及的理想的状态展现在影片中,除却感慨,总令人热泪盈眶。

胜利(2014)

又名:我的身上有刺青 / Uncle Victory

上映日期:2014-06-14(上海国际电影节)

主演:黄海波 / 张歆艺 / 田雨 / 国永振 / 

导演:张猛 / 编剧:张猛 Meng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