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的《疯爱》让我想起两部不同的作品。一是吕楠的《精神病院》,让人惊讶的是时隔20多年两部形式不同的作品所呈现出人物精神状态的高度一致;让我惊喜的是王兵在拍摄构图上有意或无意的接近了吕楠:日常的“非正常状态”影像自身便已有强烈的感染力。王兵和吕楠的策略都是守住自己观察者角色的本分,不介入这一特殊场域建构的过程及其根本逻辑,只是用外在的视角探视这场域对人的影响。精神病院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是否有效,“精神病患者”由谁判定,依据何来,精神病院这一形式对患者,家属及社会的影响都不直接体现在创作者的叙事中。

纪录片所承载的外部信息更多,为照顾西方观众而设置的片后字幕显示了王兵导演热烈的现实关怀。可影片本身确实极为克制,导演甚至有掩藏社会背景的嫌疑。在我看来,这种克制恰是《疯爱》一片最突出的优点:在微观层面对人的行为,情绪,关系的关注比起常见的由宏大叙事起步再一步步细化到对个人影响的叙事更为高明。男女精神病患隔着铁栅栏拥抱这一场景显示了人类间最本真的关系—你可以说是爱,也可以说是性—超越生存环境和时代的存在。而此处导演最为“不克制”的行为也只是在平视近景外加了一个短暂的中景而已。

另一部想到的作品是侯孝贤的《海上花》。最初一个小时的压抑感同看《海上花》的感受如出一辙,长镜头本身并不令人厌倦,可场景局限在某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却让人害怕。云南的精神病院,旧上海老城厢的妓院,曼哈顿中城的写字楼,其中人的状态并无差异。要享受便利的生活,便要接受现代工业系统对人本性的规训,精神病院和写字楼在这个意义上是同一逻辑的产物,它奖赏遵守规则的人,严厉惩罚“越界者”。旧上海的妓女们尚可同恩客们恩怨情仇一番,而东莞大浴场的标准化流水线式服务则断绝了《东莞花传奇》诞生的可能。《疯爱》里精神病人排队领药的场景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全方位、系统性精神疾病的照映。

2/19 @ MoMA

疯爱(2013)

又名:収容病棟 / 'Til Madness Do Us Part

上映日期:2013-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4-06-28(日本)片长:227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王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