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电影节的参展影片《米兰的黄色:中国城制造》最近在意大利热门。今天这部电影纪录片的导演兼制片人赛尔焦巴索带着它的作品来到了我们的学院为我们做放映和交流,我们有幸看到了这部影片,的确耳目一新。

这部电影纪录片首先让我了解了意大利的文化艺术名城米兰是除巴黎之外的欧洲最大的拥有华人生活区(chinatown)的城市。影片的引子是一起真实发生的当地华人与华人之间的暴力事件,时间是在2007年4月14日。导演正是这一起冲突事件的目击者,当时他用摄影机从某一楼层拍摄了现场画面,并在之后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余的采访和拍摄,进而制作成片。我们发现后来的采访和拍摄似乎已和那起事件无关,没人提也没再出现过。我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在米兰中国城生活的中国人,之中有民工的小孩、练体操的小孩、打台球的一群年轻人、学歌剧的女孩和他的打工男友、恩爱的两口子、观念不和的一家三口,儿子是同性恋舞蹈演员,还有因招供同伙而被肖像保护的小混混等等,他们的生活跟他们自身对米兰的期许和我们对他们的想象都有出入,甚至是巨大的落差,但导演就是选择的代表大多数的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通过和他们建立亲近可信的朋友关系得以随意的拍摄,进入敏感或私密的空间,让我觉得似真似假,质疑他是怎么做到那样拍的?

在之后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中,导演通过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表明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拍摄手法的用意、拍摄过程中的与拍摄对象的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通常在我们国内的影视教育理论中对于纪录片是有明确定义概念和具体拍摄的相关要求的。但这部《米兰的黄色》却不一样,它从影像,尤其是剪辑风格上呈现出多元的电影化手法,如果按照"我们"创作纪录片的逻辑,它背离了太多,它甚至不能称为纪录片了,但导演告诉我们,他要做的就是区别于电视专题片、人物专题片那样的原始的传统的纪录片类型,那太狭隘了。于是纪录片的定义在这里不适用。正如他所倡导的“多元的才是健康的,才是有发展的”这一文化理念一样,他同样希望用多元的表现手法来呈现或者说纪录那些意大利普通移民的生活状态和境遇。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部十分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电影。而他最关键的任务是保证主题的纯粹和内容的真实,不会有作者态度在里面,虽然作者做了拍摄素材的选择,但选择出来的和没被选择的都是真实的发生过或发生着的,而且内容要和主题相扣相呼应才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与反应。至于这个反应是同意与否,就不是导演要去强求的了,导演只是希望得到共鸣。一位老师当时也说,纪录片最核心的精神是真实,但真正客观的真实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其实纪录片实质上是最不客观的,一切都经过了选择和组合,编导能要求自身做到的就是主观真实,所谓主观真实就是作者创作态度,就比如弗拉哈迪《北方的纳鲁克》中的摆拍场景难道不是从理论上纪录片的拍摄原则吗?但为什么我们依然觉得这是部伟大的纪录片,并称之为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原因我想就是源自弗拉哈迪创作态度的真实,这决定了你的影片是否可信和有价值。

从我的角度,我的总结更多的也是从主题、拍摄手法、影像风格来看,我非常欣赏该片多元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非常规镜头的运用,动画的运用,无序蒙太奇等等,因为我也觉得只要态度和内容是一种源自义务和使命的真实,其他的形式之类的并不重要,一切都是为主题和人服务的。这部纪录电影总体给人感觉的零碎的,分割的,无序的,虽然导演试图用一个意大利语的隐喻(片名“米兰的黄色”中的黄色在意大利语中是谋杀的、惊悚的,悬疑的意思)来构成全片的一条线索,并创造了一个“侦探故事的创作要素”之类的题目将这些个毫无关联的人物及其故事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但是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的“黄色”的象征意义可不是那样的。于是没有那个对于意语“黄色”的隐喻理解,就忽略了他牵引的主线,就感觉整部片子形如散沙了。也许这并不重要,一部片子都是仁者看仁,智者看智,对于导演来说,艺术的创作其实是很纯粹的,没那么拐弯抹角。

米兰故事:唐人街制造(2009)

又名:米兰黄色:中国制造 / 米兰故事:中国城制造

上映日期:2009-10-09

主演:未知

导演:Sergio Basso / 

米兰故事:唐人街制造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