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电影之前,并没有拜读过原著和日版、韩版的电影、电视剧。

完全以一个新的故事去看,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只有拧巴二字。以下深度剧透:

电影想拍的故事线,大致如下:

1、父女间的互动→展现浓厚父女情、相依为命;

2、父亲告诫女儿远离某某同学→暗示了跟该同学一起可能出事;

3、女儿放学回家和某某一起去抓娃娃同时发给父亲短信表示自己即将到家→表现2的正确性,放学直接回家可能会没事;

4、出地铁站下雨→父亲悔恨的根源,没有去接女儿;

5、人渣三人组掳走女儿→体现无特定受害人的随机作案动机;

6、女儿失踪→不知道是否报警;

7、河流里女儿浮尸→第一次公安机关露面;

8、父亲认尸、情绪崩溃→体现出父亲的绝望;

9、警察开始查案,女儿是被注入过量毒品,且生前被轮暴→展现人渣三人组的疯狂;

10、父亲行尸走肉搬的生活→展现更深的绝望,期待抓到凶手;

11、新闻报道该事件,人渣A感觉害怕→展现三人组内部矛盾;

12、人渣A去找两位大哥,被打→展现人渣A是长期被暴力、精神控制;

13、人渣A发短信给父亲,告知其另两人位置(此处存疑)→剧末说的是其父泄露的办案经过,没有说这一次的短信到底是谁发的;

14、父亲收到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公安,因在开会,没接到电话→黑公安第一次,从打电话到找到地方,公安没有回电话,导致父亲独自进屋寻找线索;

15、父亲在屋内找线索,遇到人渣B回家,人渣B正在打电话→电话来源是姥姥,暗示了人渣B家庭不健全,没人管(实际上姥姥不是一直在管?)

16、父亲在屋内发现女儿书包,同时人渣B重温凌虐女儿视频,父亲被激怒,此处重点在于,人渣B认为父亲是小偷,率先动手→黑公安第二次,比父亲晚找到人渣B,且在事发后没有调查出关于人渣B死亡的实际情况

17、父亲被人渣B压制,被电脑里女儿凄惨的叫爸爸的声音唤起力量,反杀人渣B→父亲思想的开始转变,从法制人渣三人组变成法律不能彻底改造,要肉体毁灭;

18、父亲去看女儿遗体、回家整理衣服后踏上找人渣C的道路→再次黑公安,在刑事犯罪调查阶段,父亲直接就能看到女儿遗体,如果通过公安看到了,那就是黑上加黑,不解释清楚未接来电要干嘛么?

19、在人渣B手机内看到人渣C短信说要去沙坪,去沙坪路上多次试图打开人渣B手机未果→本剧高度赞扬了苹果手机的安全性,在软件店打不开手机、多次尝试密码后,IPONE被停用。

20、父亲在沙坪租住在女房东家找线索,找到人渣C线索,去某修车店核实,发生争执→再次黑公安,一个涉黑势力的修车店,一直没有排查到,既是黄色光盘窝点、又涉毒,又涉枪。

21、父亲拿走了修车店猎枪回租住地,女房东工作时看到相关新闻,选择保护父亲→给父亲重新安排房间时有个仓库,堆了女房东儿子的玩具,没有说这个儿子是什么情况,大概率是是有同样霸凌经历;

22、父亲找到了人渣C所在线索,女房东掩护父亲出逃→剧中女房东说外面全是警察,你跑不了的,结果开个小货车,父亲在副驾驶低个头就跑出去了,再次深度黑公安。

23、路遇道路塌方,父亲丢了女房东独自上山寻仇→没理解此处设计的意图,可能是想让女房东摘出来?

24、此时公安终于先一步找到人渣C藏身地,发现另一受害人,结果该受害人示警,人渣C逃跑→剧末给的解释是该受害人严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25、父亲在人渣C逃跑时一枪崩掉了人渣C的摩托车,开始跑路逃亡,父亲追人渣C,警察主角追父亲。→忘记说,只有4名警察去抓人渣C,两名是警察主角,两名是沙坪当地警察,当地警察中还有一人是某大队。再次黑公安配置。

26、追逐戏中,人渣C顺利逃脱,父亲被警察主角抓到,鸣枪示警后,父亲继续逃脱了,警察没有开枪→追逐中4名警察的三名都没跟上目标,警察可以抓到父亲,没抓,公安被黑的体无完肤。也许编剧导演想表现出警察主角也同情父亲,但是最后父亲仍然被警察击毙,所以表现只是一位警察的彷徨?

27、人渣C找人渣A借钱,进而警察布防→对,你没看错,如果人渣C不找人渣A借钱,公安抓不到人的。

28、在闹市广场,人渣C劫持人渣A,警察将其包围,被其逃脱→这群警察,哎,不说了,反正被黑的这么久,躺吧。

29、经过一系列追逐,父亲抓到了人渣C,开枪爆头,仅打瞎了人渣C的眼睛和脸部皮肤,在第20条中,可是一枪贯穿了修车店老板腿部。→人渣C天命之子,必须留到法院审判。

30、警察在父亲开枪的几乎同时,开枪击毙父亲。→剧中仅两声枪响,没有明确表明到底是谁先谁后开枪,话说我们不能要求警察可以指哪里打哪里,但是在剧中那个距离下,警察可以做到一击毙命,而不是打非要害部位,只能说明编剧是要父亲死,不然不好判啊,难道杀人渣B要来个正当防卫?毕竟《第二十条》上映过了嘛。

31、父亲、女儿,葬在了一起,警察来吊唁,发表了一番对少年犯罪的见解→主题在于“遗忘”,少年犯了遗忘了犯罪,成年后好好的生活,而受害人亲属,痛苦一生。

全片看下来,感触最深的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无能,以及公安队伍政治思想建设的问题。敢问编剧,你是想反映这个问题点么?彷徨之刃,这个刃好像说的不是父亲,全片内涵的都是公安手中的枪。

在警察主角和父亲在人渣C藏身地的追逐战中,枪彷徨了,没有开枪,让父亲逃脱;

在闹市广场中,警察面对人渣C持刀威胁人渣A时,枪彷徨了,没有开枪,让人渣A持刀在人群中逃亡;

在父亲持枪面对人渣C的时,这把枪又没有彷徨,直接击毙父亲。

电影反映了父女的情深,反映了父亲的绝望,反映了王千源的表演功力,也反映了编剧、导演的改编方向。对了,人渣C判了有期徒刑15年,涉及到强奸、绑架、轮奸、吸食/藏匿毒品、杀人、抛尸、逃亡、持刀伤人等等。片中还隐晦的暗示了人渣C是个富二代。人渣A参与了绑架、可能参与强奸,免于刑事处罚。

观众的共情应该在哪里呢?

该共情我们宛如父亲的绝望,做为升斗小民,只能拿命去换命,还换不回所有嫌疑人的命?

该共情我们的公安干警,不知道怎么办案,不知道这个枪该不该开?

该共情人渣三人组,人渣A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人渣C仅仅判了15年,减刑之后不到30能出狱享受优渥生活?

该共情我那一直没提到的跳楼的受害人的父亲,只能无能狂怒?是了,大部分人应该和这位父亲一样,只能嘶吼只能吼叫,也不敢真的去复仇,反映出的是绝望?

这是一部极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改编得没有了爽点,又屁股不正。拧巴!及其拧巴!

如果没有改编,反映出父亲的狠辣,复仇爽片,10颗星,不谈价值,不谈取向,只谈复仇。

如果改编到位,宣扬法治,拍成破案的主线,也可以,虽显平淡但引发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深思。

希望我所想的仅仅是编剧的不到位,或者我过度解读,而不是我国现有法治社会现状、意识形态的隐秘攻击。



彷徨之刃(2022)

又名:彷徨之刃中国版

主演:王千源 王景春 齐溪 张宥浩 王天辰 周政杰 阿如那 吴双 

导演:陈卓

彷徨之刃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