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我刚看了原著小说,很多细节是做了更改的,毕竟要适合中国国情。例如,原著中,诚的心理活动是要让长峰找到那两个人,解决掉他们自己就不会被他们欺负,而电影中只是用行为来体现,并不能一定解读为小说中的心理,诚的心思也没反应出来,只有懦弱。

另外,原著中,诚的父亲具有绝对权威,并教诚如何逃避法律,而电影只表现了父亲的强势,没有让父亲与法律作对。

原著中女房东着墨很多,还有房东父亲的角色,电影中只是客串一下,也没有感情升温的戏,例如长峰帮助女房东批图的桥段。

原著中长峰寻找快儿(电影中最后一个未成年罪犯,忘了叫什么了)是废了好大劲了,凶手骑摩托和长峰是擦肩而过的,而电影是长峰直接就看到了凶手(人家戴着头盔,你是怎么知道的?,想杀他,结果瞄准了不打,等人家转弯要逃跑,才打中摩托轱辘,然后来了一段追逐戏。

还有,原著中长峰是前枪手,枪法很精准,所以他自己有一把枪,而为了符合国情,毕竟中国是不让有枪,所以好人长峰是不可能有枪的,所以就加了一个前往修理厂(黄片加工窝点)询问凶手去处,被对方殴打,最后反杀,拿了对方的枪。(因为对方是类似于黑社会的那种,所以有枪就“合理”了。)

但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观众看的是父亲对仇恨的发泄,原著中,长峰看到对方的录像后,是直接把对方杀死了,而电影中,长峰居然看到录像后,去的是质问对方,然后差点被对方杀死,要不是情急之中拿到鹿角(我莫名想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记者的死亡),这才成功反杀。不合理的是,对方是未成年人,体力是不如你这个成年人的,而且你是建筑行业的。力气要大的很,居然打不过一个未成年小混混?这里演成了正当防卫!这就不是发泄女儿死亡的仇恨,有点偏离主题了。或者说,偏离观众的预期了。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录像中女儿被骑脸,殴打时,父亲也被对方骑脸打,现实与影像的交织,这一点不错,也是属于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段,更强化了父亲的屈辱和仇恨。

综合来看,电影值得一看,尤其是看了原著后,可以对照着看电影是如何改编的,很有收获。

我头看电影前,看了豆瓣的影评,网上有人说这电影成了普法栏目剧,我在电影结束之前都没有这个感觉,直到影片中十年以后:我去,直接用字幕显示我国法律条文!怪不得网友说他是普法栏目剧呢!不过,瑕不掩瑜。



彷徨之刃(2022)

又名:彷徨之刃中国版

主演:王千源 / 王景春 / 齐溪 / 张宥浩 / 王天辰 / 周政杰 / 阿如那 / 吴双 / 

导演:陈卓 / 

彷徨之刃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