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mily Wong

我们在银幕或荧屏上非常少见闽南惠安女形象,在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上,习总书记盛赞惠女勤劳,手艺巧夺天工,铁锤当成绣花针。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第三篇章《海·韵》中的《惠女风情》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福建沿海惠安地区独特的民风。着装独特、勤劳持家的渔家女惠安女子渐渐步入我们的眼界。
迄今,我们仅在《寡妇村》和《双镯》这两部电影见过惠安女子,1988年由王进执导的闽南地域影片《寡妇村》,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12届最佳故事片奖,由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和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在1989年上映时曾一度被定位为儿童不宜的“禁片”而轰动一时。所幸的是今天的我们并没有因为它曾经被禁的历史而与之无缘。电影讲述的是1949年解放前夕我国东南沿海一个拥有奇特婚俗的渔村里三个女人的故事。
《海门深处》讲述雕刻家麦野入住惠女代言人明月经营的“古大厝民宿”,他刻意隐瞒自己过去的身份,但20年前的不幸改变了三家两代人的命运,这些不敢碰触的伤痛和恩怨随着麦野的到来一点点被揭开.......
两部影片时隔30年,在影片里都能看到“不落夫家”(即:渔村少男少女的婚姻由父母包办,婚后妇女在未生育之前不得入住夫家,一年中只有少数几个节日,如清明、中秋和除夕之夜,妻子才能回到夫家团聚,但必须天黑之后进入夫家且天亮之前必须离开。结婚不满三年不可与丈夫同床,只能在丈夫家中坐夜,新婚三年内不得有孕,结婚满三年后,夫妻必须抓紧每年只有三次见面的机会来怀孕,若怀不上的话也要受人耻笑....)当地陈旧陋习所造成的惨痛伤害,但各自不同的是《寡妇村》里面所陈述的影片中三姐妹各自的遭遇即是寡妇村婚俗悲剧的折射。
人类要繁衍,却又不给繁衍的机会,寡妇村荒诞又不近人情的“祖宗的规矩”造成了村民后代子嗣单薄的局面。更可悲的是,寡妇村里活着的人活得还不如死者有地位和话语权,仿佛那些死去的人才能决定生者的人生。村民愚昧传统一味信奉祖先的依附思维最终把自己推向了有情人生离死别的悲惨境地。透过三姐妹的悲惨故事,我们看到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性无情的打压和摧残,但最终无解,人生只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走向死亡。整个影片很灰暗压抑,话题沉重,只有在外地长大的三妹阿来能说出“我不管”这样的话语对祖训表示不屑和反抗。
影片《海门深处》同样是由于“不落夫家”这样的陋习所产生伤害,影响三家两代人的命运,但麦野重返古城是带着救赎之心回归,找到了唤醒自闭症表弟大力的方法,与舅舅有根冰释前嫌,对悲催童年自我解脱和身份受到认同回归,救赎行为十分明显。因为得到救赎也得到重生和新的希望,不仅仅在救赎,对于现代经济过度未合理开发也是深感忧虑,虽然影片未再进一步说明古城的改建和闽南风貌的保存如何,但通过麦野表达了原作者想找到天人合一、共创永恒的大和谐局观,观影后能给人更多的是希望与思考以及回味,不仅在于对陋习的批判和对逝者的嘘唏不已,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有更多希望和重生。

影片中的女主角惠女代言人明月,作为新时代的惠女,有学识受过高等教育,通过她阐释了“惠女精神”,本质上是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生活写照。新时代人勇于探索,敢于顺应时代潮流,不再是愚昧接受遵从不合理的祖训。同样很厚重的人文历史,同样受到风俗习惯的影响,但《海门深处》以明快清朗和大范围航拍等制作手法,展现新的时代新的惠女形象,大笔画展现我国东南沿海美丽海湾、沙滩礁石、落日余晖等等美景,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喜欢明快清新画面的本人,拿两个拍摄手法和年代不同的影片在作对比,实在有些不妥,两部影片都是佳作,都是极深刻的刻画闽南惠安厚重人文民俗影片。而自觉得《海门深处》更具有人文情怀深度和厚度,有骨有血有肉构成主架构,是一部让灵魂得以释怀的电影,更是一个需要用心聆听的故事,使之成为30年后再现惠女佳作惊艳到我们。

海门深处(2019)

又名:Haimen Depths

上映日期:2019-04-27(中国大陆)片长:104分钟

主演:王梓权 / 杨玥 / 陈木易 / 

导演:李永超 / 编剧:李永超 Yongchao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