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08

小檐 • 冷战:爱情的痛感

与《修女艾达》同一位导演,如出一辙的影像风格,视觉效果一流。用黑白灰的庄重静穆来描绘一场浓烈灼热、翻滚动荡的爱情,蕴含着悲剧的美感。
相较于《他人的生活 / 窃听风暴》,《冷战》并不着力于批判极泉砖制,而是专心一意地谱写极泉砖制背景之下的爱情变奏曲,女主是艺术家,男主也是艺术家,艺术家的爱情在肃杀高压之下无处安置,等到流亡在自由国度的异乡时,却又几至枯萎凋零。我以为影片最动人的地方是表达出了爱情的痛感,男女主角个性冲突的痛,观念相左的痛,铁幕阻隔分离的痛,思念的痛,无根的痛,无解的痛,遍体鳞伤,丝丝入骨。影片保持着比较客观的调性,让观众看到男女主角的悲剧有一部分归咎于自身性格,超越了伤痕文学的“千错万错都是时代的错”的浅薄和伪饰,这个高度令人称赞。
就我个人观感,比较感叹是,男主女主在某种程度已属特权阶级,他们尚有可能出逃铁幕,他们还有选择的机会。想想铁幕下其他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普通人该有多么窒息和绝望。
影片部分取材于导演父母亲的真实经历,连男女主角的名字都由他们而来:Zula 和 Wiktor。2018年12月22日的《纽约客》采访了导演,让我们了解到,在影片中跨越15年的这个爱情故事,在现实中纠缠了40年。导演本人14岁离开波兰,毕业于牛津大学,说6门语言。
导演的母亲出身波兰中上阶层,热烈叛逆,少女时代逃家,追寻演艺事业。1948年认识了导演的父亲,一名英俊风流的医学院学生。两人恋爱十年,多次分合。1957年导演出生,他们在华沙成家。虽然两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导演母亲后来成为华沙大学英语教授),但婚后仍然争吵撕打不断。1968年,导演父母离婚,父亲移居德国。1971年,母亲再婚,带着导演移居英国。之后,导演父母各自离了婚,到德国重聚,和好复婚。之后再度爆发冲突。直到老年,导演父母终于风平浪静地执手相伴,走向生命终点。
PS:今年的奥斯卡外语片短名单9部,我看了6部: 《奥斯卡印象九分之六》

冷战Zimna wojna(2018)

又名:冷战恋曲(港) / 没有烟硝的爱情(台) / Cold War

上映日期:2018-05-10(戛纳电影节) / 2018-06-08(波兰)片长:88分钟

主演:尤安娜·库里克 / 托马斯·科特 / 波利斯·席克 / 阿伽塔·库莱沙 / 塞德里克·康 / 让娜·巴利巴尔 / 亚当·费仁希 / 亚当·沃诺维茨 / 亚当·斯齐斯科斯基 /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 编剧:雅努什·格沃瓦茨基 Janusz Glowacki/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Pawel Pawlikowski

冷战相关影评

大帅
🐘
🐘 •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