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的梦想居然是去打工,这是我在看《村小的孩子》之前再也没想到的,我也因此悲怀感伤了很久。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么?

“中国现在居然还有这样的农村?是真的吗?”在某一场《村小的孩子》全国巡展导演见面会上,一位观众这样问导演蒋能杰。更多的人是问导演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为什么要关注留守儿童,以及怎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等等。导演说只想做一个发声者,引起社会关注,至于怎么解决,不是某一个人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认识蒋能杰是在今年(2014)年初,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一个人能力有限,能做一点是一点,孩子能多读点书总是好的,加之,自己本身很喜欢纪录片,总之,认识也算缘分。

我自2009年毕业,一直用镜头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这两年也一直致力于公益展映,希望通过我的公益影像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这个群体。但不管拍摄,还是展映,常让我感觉到无力,或许我就只是一个拍纪录片的,我承载不了太多社会责任.

——蒋能杰


纪录片《初三》是导演蒋能杰继《路》《村小的孩子》推出的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第三部作品,也是蒋能杰导演关于家乡邵阳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如果《村小的孩子》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的话,《初三》更主要的是想用镜头探讨教育,再就是想用镜头关注和了解从小在缺爱和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当他们不步入青春叛逆期的变化。
  
   我只想用我的一辈子,去记录我跟拍的孩子们变化,记录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下,孩子们的成长和命运的故事。

——蒋能杰

之前我一直认为中国教育问题在于体制,然后再是观念,看过《初三》之后,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正如陈丹青所说,如今的农村已经没落了:“我只承认现在有很多农民和非城市居民住在农村,但那个不叫乡村。乡村是有自己的结构的,这个结构在1949年以后被彻底摧毁了。乡村有乡党,有乡绅,有乡民自己的组织、自己的教育。整个中国两千年的文化,一直到民国,甚至到五六十年代,最好的苗子是从乡村出来的。现在每年的高考状元,绝大部分都是城市里的,从乡村出来的已经很少了,顶多是从县城或二三级城市出来的。...现在的乡村就是一大堆没有尊严、没有土地的人,完全被抛弃的人,贱民,然后变成流民。实在压榨得太厉害了,就免税,稍微喘口气。当然,现在很多农村富了,但这个富背后的代价是乡村的沦亡。”(摘自陈丹青《我不知道那帮“傻子”能走多久》)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让留守儿童不留守也许需要首先被解决。


农村孩子的中考压力其实要比城市孩子要大得多,因为考不上县城最好的高中,就意味着辍学、外出打工,因为念其他高中考上大学几乎是不大可能的,还要交三年学费,还不如初中毕业就去打工。而县城最好的的高中考上本科(二本以上)的学生也只有40%。所以农村学生的升学压力提前到的了——初三。“本想拍摄学校的普通班的,由于种种原因,跟拍的是重点班,但一样让我们思考和反思。”导演蒋能杰如是说,“片子里重点班的班主任还是很负责的,但是,在普通班想学习的孩子就不是很多了,老师也是基本放任的。”

回想一下我的初高中时代,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我高考那年整个年级二本上线率估算下也达不到40%,城市农村的区别在于:1.硬件,2.师资,3.家长的重视程度。硬件不用说,城市学校的教室宽敞、明亮,投影仪、电脑、实验室、图书馆……师资,从师范类院校毕业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再回去了,大学生“支教”某种程度变成了年轻人的体验以及为了镀金。现在中国的农村已被“掏空”,也只剩下老弱孺了。有的父母希望挣些钱供孩子念大学,有的实在受生活所迫,干脆觉得念书花钱,还不如早些出来打工,缓解家里压力。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说明了其实就是缺爱,孩子更为叛逆,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爱别人、爱自己。过年时候,外出打工的父母辛苦一年、甚至几年,好不容易抢到火车票,赶回家看孩子,结果交流却很少;平素电话里问起孩子也只有叮嘱孩子好好学习,反复问吃了没有之类的话。很多在城市里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话题也只是这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父母没有城市或农村的区别。

村小的孩子的梦想何时不再是去打工?小学教材何时不再“假大空”?何时不再有应试教育?大学教育何时能不再行政化?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父母?(家庭教育难道不比学校、社会教育更重要?)或许,我们可以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做起。。。慢慢来。。。

初三(2014)

又名:The Ninth Grade

片长:69分钟

主演:向永红 / 范清华 / 何丽红 / 

导演:蒋能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