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看完了旧剧「人间四月天」已经有段时间,基本是以徐志摩短暂一生作为主线。如若他本人不是以爱情为第一重要之事,抛除爱情的牵绊,以他的才华或许也会有另一番作为。然而他留给别人的除了诗,还有他的风流韵事,在当时大概算不上什么正事,放在当下或许还落得真名士自风流的口碑。与他有牵绊的三位女性,各个有真魅力,且各不相同,徐志摩本人若不是有些精神上的闪光点,应该无法吸引了这么多优秀的女性。或许那个时代那个圈子,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佳人。

最初想看这部剧,源自于演员的选定,刘若英,周迅,伊能静,和我心目中的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都十分的契合。而最近印象分猛增的黄磊,聪明智慧,将生活经营的令人艳羡,虽然那个时候还是白面书生,但对于他的演技,也是有些信心。而最想看的,仍是张幼仪这个我心中最有勇气的女子,她的勇气不在敢闯敢干,而是在传统受教的环境下,在一生相夫教子的预设下,在那个年代遭遇了徐志摩这样的摒弃,又如何进行了对命运的回击。


剧中三段感情一一道来,首先是与与林徽因恋爱的过程,诸多槽点,他们的恋爱就是在读诗中度过的,过于的做作,或许因为我是俗人不能理解诗人的世界。林徽因在我看来,也被塑造的薄了,一味的内敛沉静,并没有展现出她的个性和才情。当徐志摩向他的徽徽告白,我忍不住的摇头。他的情之挚,之饱满,之热情,之默契,唯独被他的情遮了整个天,忽略了周遭的一切,尤其是旁人的心。

仅仅依据这剧,我对他的感情处理是不认可的,幼仪在刚告诉他自己怀孕了就得到要她打掉这孩子还准备要离婚的反应,她对他说,你对一个没有半点自由的人要自由,我无能为力。自由是相对的,是大家的,徐只接收到了西方思想的自由,却没有接受到尊重这件事。他要的自由,必须是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刚刚让自己的妻子怀孕然后说不能被这份感情绊住的男人的话,我不能接受。

但我也试图去理解他,他是在刚打开追求自由这扇窗,迫不及待又用力过猛的最初阶段,追求自由这件事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自然又没有那么饥渴的阶段,可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说,是即刻需要抗争的时候,或许无论在追求自由,还是其它什么人类的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总要有几次极端的反复,才能达到平衡。

当二人分别再次回到国内,显然所有人都逐渐丰满起来。徐志摩也并非一味的投入追随林徽因的脚步,按部就班的做了很多他的理想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非常感慨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每个人都想着我要学什么来改变这个国家,而我们现在都想着我要学什么不至于将来找不到工作少了混吃饭的手艺。乱世有英雄,和平年代自有我们小人物。

徐林以及梁思成之间的三角恋,难得个个坦荡,让人敬佩。到了最后林徽因要和梁思成到国外读书,其实是再次逃离,她和徐志摩去做最后的告别,诉说了她真实的内心,徐志摩虽不忍也欣然接受。这一份真实坦荡,无论是分或合,都是最高境界。林和梁上了走的船,梁说有句话只问你一遍,今后再不会问,为什么是我?林说我的答案很长,要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这个答案了吗?听了这个回答,才在剧中第一次觉得,林是个这么会说情话的姑娘。


林徽因走了,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陆小曼我本是不喜欢的,大多还是因为那些传闻,与徐志摩结婚后生活奢侈导致徐志摩多兼职养家,抽鸦片,以及后来与翁瑞午的一段都是她人生中的瑕疵败笔。然而无意中又看到了另外一些说法,首先就是她的才情,诗、文、画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奢侈以及徐志摩死后依靠翁瑞午也是来自于从小富养的习性和病体对鸦片的依赖,最为人所赞颂的则是她的真。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无言去判断这个「真」是否现在的「直」是一个含义,即不考虑他人谓之「直」,至少对于她,看官是各执一词不是一味的叫骂的。

陆小曼本人颇具争议,而电视剧对于她这一段的表现,依旧是表现不足,对于她的才情以及她对诗文画方面的热情,丝毫没有体现出来,只是几个扁平的成果一带而过,更多的表现的是从她开始爱上徐志摩直到他们关系变差这之间她对于徐志摩爱情的炽烈和勇气,还有她的任性、慵懒。尽管如此,比起剧中的林徽因,陆小曼的形象已经丰满了许多,这倒不是说伊能静比陆小曼的演技更好,可能出于剧本的限制,以及人物主线的关系,林徽因本身被标签化了。

对于徐志摩来说,真正与他耳鬓厮磨过的人只有陆小曼,与张幼仪相处的时候他没有上心,林徽因是他的幻想,与陆小曼,换一个说法是真正短兵相接过的。我对于徐决定爱陆小曼之时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大意是说他从前的爱与发妻得到的是顺从,与林徽因是他单方面的热情,而他从没有体验过这么真挚的没有一点犹豫的爱。这种爱,可以说是双方都表达的很激烈,也可以说只有陆小曼性格当中的真才激发了他来如此应对这样的爱。徐甘愿以爱情来操纵自己的人生,在后来婚姻相处过程中,遭遇了陆小曼与自己父母之间的矛盾,遭遇了陆小曼因病而与翁瑞午同榻抽鸦片的视觉冲击,他竟然都想开了,「这是我为爱情所应承担的一切」,若真是如此,我倒是有点佩服他,既然自己选择了爱情,就勇于承担选择之后的另一面苦难,一物两面,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认命。

他曾对陆小曼说:「我爱你,是希望你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做什么我喜欢做的事来取悦我,是希望你能展现出别人没看到而我看到了的闪光点,绝不是你因为嫁给我而堕落沉沦。有的时候我在想,我究竟是在爱你,还是在害了你。」这一段是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爱情准则,放在现在,也是爱情或婚姻的最高境界了吧。懂,望它流芳于世,不贪求占有。


张幼仪的这段感情放到最后,一方面是出于对她的偏爱,另一方面虽然徐志摩认识张幼仪在最先,恐怕论感情是到陆小曼之后才愈加产生出对张幼仪的敬佩之情。一度我如最俗的人想看的是大反转,从当初的怯怯突变成后面的女强人,出她一口恶气,以为这样,才是为心目中的那种苦中得来的坚强力量,既被负自刚强的美好转变画出一个形象。

不过刘若英扮演的张幼仪到了后面,虽然在生活能力上非常强大了,可遇到徐志摩,遇到他的父母,仍然是低眉顺眼一副贤惠的样子。看不爽,然而又能怎样?她仍然是她,那个时代所赋予她的女性教育必然贯穿她的整个人生,但她能够在这种压力下做出女强人的样子,比我们想象的戏剧性大逆转要经历更长更考验人的残酷。而且她的坚强,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早的就存在于她的身体里,你以为每一个张幼仪都能成为她的样子?那是因为她一直都是那个样子,只是在这样的命运中更好的激发和展现出来。

剧中她也曾经说过,她真的感谢徐志摩,虽然抛弃了她,但带给她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给」除了抛弃的逼迫,也未必没有思想的启迪。她还对徐志摩说过类似的安慰的话,「面对苦难,只能先认命,然后接受它,是什么样子,一步一步往下走。」这是她的应对方式,你可以不认同,却不能不敬重。


徐志摩,剧的设定以及黄磊的演绎的确赋予了他「真性情」的特点。我对他没那么喜欢,也不想以渣男的标签粗暴定义他。他的出发点是激进的自由,精神至上,然而一头撞进去,如同一抹极重的色彩,饱和度极高,自然耀眼。最大的吐槽当然就是对张幼仪的嫌弃,却让她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摒弃起来过于激烈,但欣赏起女性也是炙热,几个女人反倒成了他的加分项。这三段感情,他自我在爱情上也算是升华了,第一段年幼无知,以为爱情便是极力争取,求不得使他知轻重;第二段争取得来,得到后的磨合让他懂承担;第三段,历经心态上的转变与理解,更悟人的珍贵。

写了通篇的流水账,见谅。不过这传奇人物,总是越嚼越有味道,最初你以为他/她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然后越加越多成了流水账。

我的微信公众号:chrisbie1225 欢迎来访
<图片1>

人间四月天(2000)

又名:April Rhapsody

主演:黄磊 Lei Huang/周迅 Xun Zhou/刘若英 René Liu/伊能静 Annie Shizuka Inoh/郎雄 Sihung Lung/吴军 Jun Wu/马跃 Yue Ma/冯雷 Lei Feng/王斑 Ban Wang/刘牧 Mu Liu/孙桂田 Guitian Sun

导演:丁亚民 Yamin Ding/曾念平 Nianping Zeng编剧:王蕙玲 Hui-Ling Wang

人间四月天相关影评

Echo
Echo • 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