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里,主人公温斯顿在日记里写到,“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2+2=4的自由。“初读这句话,心里不是很明白,谁没有说“2+2=4”的自由呢?谁还能压制他人说出“2+2=4”的权利呢?

直到看了这部西班牙的短片《2+2=5》。仅仅时长七分钟,却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为了捍卫真理该如何选择的故事。在强权横行的校园里,老师强硬改变学生的认知,男老师宣称二加二等于五,学生们附和着。终于,男孩A举手质疑这个答案。可是在老师的强迫下,他默默地坐下了。接着,男孩B也站起来跟老师争辩,男老师甚至找来三名带着红袖章的学生来恐吓这个男孩,老师再次疾言厉色地问道:答案到底是几?男孩B毅然在黑板上写下了:4。随之被无情地”射杀“死。而男孩A,在一片2+2=5的朗读声中,还是将5抹去,肯定地写上了4.
该片用直白,简练的视听语言,从极小的格局出发,将故事放在一间幽闭的教室内,四面全部是灰色的墙壁,全然没有学生教室的意味,仿如是一间关押着囚犯的监狱。同时,该故事并未阐明发生在何时何地,无时代背景也更能显示出该片更加深刻的讽刺意味。

片中男孩B被”射杀“的桥段无疑是七分钟里的亮点,令人印象深刻。三名佩戴红袖章的少年,面对着迟疑的男孩B,做出了举枪的准备姿势,导演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声画并行,耳边俨然是枪械的金属声。然而,这三名少年的手里却空无一物。当男孩B违背了老师的意指而写下在老师眼里大逆不道的2+2=4时,三名少年做出开枪的姿势,枪声随即响起,男孩B倒在血泊中。这是一把看不见的枪,无形中射杀死了捍卫真理的男孩B,也射杀死了仅存的真理。虚构的枪支,杀人于无形的武器,正如同男老师无形的思想控制——一遍又一遍地跟读。只记得男老师说出过”你不必思考,只需要跟读。“这样一句话,正代表着这世上依然存在的”强权“、”专制“,你仅仅去附和着去忍受着,无需多言,也无机会给你发声。
而那三名少年手臂上所佩戴的红袖章,在那间灰暗的、和监狱并无二样的教室里,时不时地刺痛着观众的神经。那鲜艳的红色,在一团团灰色里,实在过于刺眼。很多人心里象征着权威的红色,在这间毫无自由,毫无民主的教室里,却是用来专制的工具——迫使男孩B承认2+2=5。所谓的”权威“、强权、专制精神不过如此。

男孩B是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好例子,宁可为抒发出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真理而死亡,也不为一声不响而苟且偷生。。掀开历史的纱幔,会发现数都数不过来的像他这样为了捍卫真理为了真理捐躯的人们,被火烧死的哥白尼布鲁诺,喋血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等等,他们前仆后继,送上了无数条生命,为了自由与真理,但却依旧没什么起色。不知这些一代君子们,是否想过,如果能力不能遏制住暴力,那么,就自我清醒,厚积薄发,做一个像男孩A那样的人吧。
男孩A是那群”沉默的羊群“里,第一个站出来质疑的孩子,也就是说,他最先清醒,且是有勇气的,他根本就不用在脑袋里思索,到底2+2=4还是5,他心中自有定夺。然而,不反抗并不代表服从,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男孩A的笔下,五被抹去改成了四,这一举动就已值得起立鼓掌。
这一坚定的抹去动作,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并不只是无尽的黑暗,总有人坚持着真理,总会变得好起来。而那间教室,似乎也有光明的一面。这也更加说明,强权只能用恐惧使人们一时的信服,却不能真正的让人信服。
为自己所坚持的而努力对抗,男孩A和B,两个人坚持真理的两种方式。对于男孩A来说,男老师让其喊无数声错误的观点又如何,即使明月照沟渠,但他本将心向明月,其他人是一群听从乖顺的”羊群“又怎样,只要自己心中明了什么是正确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如他一样,这世界总会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非强权。
对于男孩B,他是用鲜血昭示了强权的残暴可怕。但像这样,盲目地冲动的追求真理,洒下鲜血,历史早已证明,在黑白扭曲的时代这样是行不通的。
2+2=5这样的小扭曲在今日不会存在,可是从前,敢于去追求”2+2=4“权利的人,该值得记住。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但或许静待时机,才是活下去的可能。

二加二Two & Two(2011)

又名:2+2=5

上映日期:2011-09-17(奥尔登堡国际电影节)片长:7分钟

主演:毕扬·丹斯曼 / 

导演:Babak Anvari / 编剧:Babak Anvari/Gavin Cullen